任應歧

任應歧

1913年,李鳴盛、任應歧被鎮嵩軍劉鎮華部收編,任應歧先任班長,後任排長、連長。 1926年9月,任應岐接受南方國民政府改編。 9月中旬,任命任應歧為國民革命軍第十二軍軍長,劉覺民任參謀長。

任應歧任應歧
任應岐,字瑞周,1892年生於魯山縣倉頭鄉劉河村一個農民家庭。6歲入私塾,16歲到縣城高等國小堂念書,18歲考入淮陽師範學校。

任應岐的青年時代,社會動亂,兵燹匪患,加之連年荒災,民不聊生。魯山縣李鳴盛帶領窮苦百姓揭桿起事。因仰慕任應岐才華出眾,聘其為參謀。1913年,李鳴盛、任應歧被鎮嵩軍劉鎮華部收編,任應歧先任班長,後任排長、連長。1918年2月,靖國軍胡景翼部圍攻西安,陝西督軍陳樹藩向劉鎮華求援,任應歧隨軍前往,1920年7月返豫,1922年9月,被公推為河南自治軍總司令。1926年9月,任應岐接受南方國民政府改編。任應歧部是從樊鍾秀建國豫軍中分化出去的,1926年吳(佩孚)岳(維峻)戰爭後,被吳收編,但任與樊一直保持密切聯繫,同吳若即若離。當北代軍向武勝關追擊時,由於任早年好友是國民黨創始人之一劉覺民,所以在劉覺民的民主革命思想影響與策動下,任即在鄭州宣布起義,反對吳佩孚,並派代表向樊談判,共同討吳,得到北代軍及樊的贊同與歡迎,同時派代表到武漢,與北伐軍接洽。9月中旬,任命任應歧為國民革命軍第十二軍軍長,劉覺民任參謀長
1927年1月被任命為十二軍軍長,1928年3月,任應岐被特任為南京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劉覺民任中央監察委員兼晉、冀、魯、豫監察使。

1928年8月,日軍增兵青島,企圖侵吞山東。任應岐代表十二軍全體將士,通電全國,督促蔣介石停止內戰,北上抗日。由於任非蔣之嫡系,他的軍事力量的擴大,以及喚起民眾而宣傳抗日思想影響力的增強,加深了蔣的戒心與殺機。1930年3月下旬,任應岐部奉調赴安徽壽州,途經靈壁、泗縣時,突遭蔣軍伏擊,幾乎全軍覆沒,任隻身逃出。同年4月,馮玉祥閻錫山樊鍾秀劉覺民愛國將領聯合反蔣,任應歧聯絡舊部,投身反蔣,任第二軍軍長兼第八方面軍參謀長。9月,原先結盟的張學良突然背信棄義而通電擁蔣,並出兵入關,從而使得閻、馮等人失敗。任應歧部退至新鄭,被蔣軍包圍繳械,任應歧化裝逃至北平。

在北平,任應岐與中共平津地區地下黨領導人劉仁相識,受劉啟導,擁護共產黨抗日救國的主張,並加入中國共產黨,為當時鬥爭環境需要,被要求暫時隱蔽身份,(所以歷史記載一直未知其是中共黨員的身份,這是歷史的謬誤!)。是年冬,任遷住天津法租界。此間,他資助河南“同鄉會”主辦震中中學,親任董事長。同時, 與馮玉祥下屬,愛國將領、同樣也一起加入共產黨(任應岐介紹)的吉鴻昌,因他們志同道合,遂成為摯友加合作者。

1934年5月,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宋慶齡馮玉祥劉覺民吉鴻昌南漢宸宣俠父任應岐等組織成立中國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聯合全國抗日、反蔣力量,組織抗日武裝。“反法西斯大同盟”成立後,全國愛國志士紛紛回響,並派代表到天津聯繫,引起了南京政府的仇視和注意。1934年11月9日夜,任應岐與吉鴻昌在天津國民飯店二樓四十五號接待李宗仁的代表劉少南時,軍統特務突然闖入,連開數槍,劉當場被打死,任、吉受傷被俘,後轉押到北平陸軍監獄。

在獄中,任應岐堅貞不屈。1934年11月24日,與吉鴻昌一同就義。臨刑前,他態度從容,談笑自若,遺書“大丈夫有志不能申,有國不能報,痛哉”!

在魯山縣倉頭鄉劉河村,青松翠柏掩映著一處占地面積約1畝的墓地。墓地中央,一人多高的墓碑上鐫刻著“愛國將領任應歧之墓”九個大字,墓碑背面,是長達千言的“墓志銘”,距此不遠的劉河村,還保存有任應歧將軍的故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