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建國[長白島“鳥叔”]

任建國[長白島“鳥叔”]

任建國,60歲了。“鳥叔”不姓鳥,本名是任建國。在松花江邊的石頭房裡住了23年,日夜守護著遷徙至長白島的水鳥群,因此得名。石頭房門前的一排大紅燈籠[籠狀燈具],在中國農曆大年初一的凌晨[漢語詞語],顯得格外通亮。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鳥叔”駐守的長白島,位於吉林市松花江沿岸,松江大橋與清源大橋之間。每年都會有20多個種類的越冬水禽飛抵此處棲息過冬,包括中華秋沙鴨、綠頭鴨等水禽多達幾千隻。

人物事件

鳥叔鳥叔
喧囂了一個通宵的城市,終於迎來新年。凌晨5點,任建國從倉庫取出早已凍好的餃子,開始準備新年的第一頓吃食。“這些餃子都是志願者幫我包的,夠我在新年裡吃的。”因長年在松花江邊風吹日曬,任建國面龐黝黑。

此時的松花江邊格外安靜,城市尚未醒來。任建國盤算著時間:6點左右需要到鳥糧存放區,將幾百斤鳥糧投進松花江,那是島上水鳥一天的食物。從存放區到投食區,往返200米的距離,任建國需要拉著幾百斤苞米走上一個小時。

“一個冬天需要20噸鳥糧,來餵食這些在島上棲息的水鳥。”現在,任建國早已不為冬天的鳥糧發愁了。“每年冬天都會有市民或者各單位、企事業團體來捐鳥糧,足夠它們吃了。”一個城市所有的市民以這樣的方式,在冬天裡供養著幾千隻水鳥,如同招待遠方來的客人。

每年初秋時節,成群的野鴨從俄羅斯西伯利亞出發,飛向更南邊越冬。蜿蜒穿行於吉林市的松花江,是這些水鳥遷徙途中的驛站。尤其是2018年,吉林市松花江百里生態長廊長白島段濕地水生態修復工程在長白島開工建設,長白島的生態環境逐步改善,使得每年島上都會駐留大量水鳥。

“目前島上大約有4000隻野鴨,以赤麻鴨、綠頭鴨和斑嘴鴨為主。”任建國雖然每天都會到投食區去投放鳥糧,可每次投放的數量卻不同。“我在投食前會提前觀察一下昨天這些鳥吃了多少,現在的島上還有多少鳥,才會有計畫的投放。”任建國早已熟知每一種水鳥的習性,就像水鳥也熟悉他的身影,從不懼怕躲避。

早在1996年,任建國在長白島邊上做遊船的生意。彼時的長白島,只是江心沙堆堆起的灘涂。“那時野鴨的數量很少,種類也少。”任建國總喜歡閒時觀察這些野鴨,見有人到島上抓野鴨和雛鴨,他日漸將精力轉移,時時守護江心這座小島。久之,任建國再未離開過長白島。

“也經常有人把受傷的鳥送到長白島,讓我救助。能救活它們,看護它們,心裡很高興。”慢慢地,長白島成了任建國救助水鳥的基地,他也因此獲名“鳥叔”。如今的長白島,已經成為松花江重要的越冬水禽棲息地。

東方的天空已開始泛白。再過幾個小時,長白島會迎來大批遊客。“中午開始會陸續有人來看鳥,幾乎都是外地的遊客。”任建國和他的石頭房也因此而忙碌起來。

給遊客當導遊講解長白島,是“鳥叔”大年初一里最重要的事。“很多遊客從南方來,很喜歡松花江邊的這些水鳥,我要給他們講述水鳥的故事。”關於水鳥的遷徙時間、習性和種類等,任建國每天要說上幾十遍,甚至上百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