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雲亭

仰雲亭

仰雲亭位於長沙市嶽麓山上,又名忠義亭、北伐烈士紀念亭,此亭是為紀念1926年7月至8月間北伐軍第四、七、八軍攻克長沙城並大勝汩 羅江戰役而建。1931年由當時湖南省政府主席何鍵主持建造。亭內柱聯為“仰瞻翠豸思先哲,雲護金雞映曉霞”,將仰雲亭名嵌入。

基本信息

簡介

仰雲亭位於嶽麓山仰雲亭位於嶽麓山
仰雲亭即北伐烈士亭,在長沙嶽麓山上。1926年7月,廣東革命軍出師北伐,約十萬人,分三路進軍,第四、七、八軍率先攻克長沙城,北洋軍閥的統治崩潰。矛頭直指吳佩孚武漢巢穴的北伐第四軍葉挺獨立團攻占泗汾橋後,北伐軍攻克醴陵,第七軍、第八軍跨過湘江東岸,夾擊長沙,敵軍向平江、岳州退卻。是年8月,歷時五天,北伐軍攻克汨羅江防線,共俘守軍官兵7100餘人。北伐烈士亭就是為了紀念這一段歷史和那些死難的英烈而建造的。

歷史背景

仰雲亭仰雲亭
1926年7月11日,國民革命軍攻克湖南省會長沙後,12日,北伐軍總指揮部決定,以第4、第7、第8軍組成中央軍,其中第4、第7軍為右縱隊,第8軍為左縱隊,向汨羅江以北挺進。是時,湖南的吳軍大部退守平江,並以汨羅江為屏障,構築堅固工事,組成汨羅江防線,企圖阻止北伐軍向北推進。吳佩孚以宋大霈部及海軍守汨羅江正面;董政國、陸壇部駐守平江,為左翼;餘蔭森部駐守長樂街、王都慶部駐守灃州,為右翼。守軍總計3萬餘人,以平江為主要支撐點。8月15日,左縱隊第8軍經浯口與營田以北地區,向長安驛、雲溪、岳州一線攻擊前進;右縱隊第4、第7軍經浯口與平江以北地區,向大沙坪、羊樓洞、橫板橋之線攻擊前進。17日晚,左縱隊第8軍在汨羅江岸開始佯攻牽制吳軍。18日,第4、第7軍於汨羅江畔相繼展開,準備向吳軍發起攻擊。第4軍一部乘虛徒涉汨羅江,占領三眼橋。19日晨4時,全線發起總攻擊。第4軍擔任平江城的主攻任務。該軍以第l0師攻擊中洞,截吳軍後路;以第12師攻擊平江正面。第12師採取佯攻正面的戰術,吸引吳軍注意力,主力則改由北面進攻。第36團由白雨湖渡河後,於上午9時,占領北門外一帶高地,乘勝沖入北門,直搗守軍總指揮司令部。陸壇率衛隊100餘人拚死頑抗,被全殲。是時,防守平江東南獅子岩一帶吳軍,仍憑河頑抗。第12師師長張發奎親率獨立團發起猛攻,將其殲滅。中午12時,北伐軍攻占平江城。與此同時,第7軍也攻占了涪口市、將軍山和張家碑。第8軍主力於20日渡過汨羅江,沿鐵路追擊吳軍,22日攻克岳陽。同日,第4軍第10師進克通城。其前鋒尾迫吳軍潰兵進入大沙坪。吳軍退往汀泗橋。第7軍尾追吳軍,在大沙坪與第4軍會合。至此,北伐軍主力已進入湖北境內。 為紀念1926年7月至8月間北伐軍第四、七、八軍攻克長沙城並大勝汩羅江戰役而建立了仰雲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