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橋山

仙橋山。雄峙於南北伸展的長嶺之巔。山頂有一長方形穿洞,遠望似一面中天明鏡,又若仕女髮髻上的一匹玉簪。因其是山峰頂上的透光穿洞,與一般低處的“天生橋”不同,故舊志稱“石鞏仙橋”。民間傳說,那高懸的“橋洞”,是神通廣大的仙人張三豐發怒時一拳擊穿的。

景區風光

仙橋山 仙橋山

站在“橋”下仰望“橋”頂,如巨粱橫亘天際,青崖黛壁,輝映雲天。天衣無縫的“橋身”和兩邊的“橋墩”,渾然一體,,高約35米的“橋拱”。“橋拱”北面的“橋墩”腳有形狀各異的石洞,曲徑相通。洞壁有形似人腳印石凹,傳說是仙人到此雲遊留下的足跡。“橋”東西兩面坡形迥然各異,東面坡度平緩,野竹遍插,荊棘叢生,石級小路蜿蜒其間;西面石岩陡峭如斧辟,懸崖深谷,飛鳥絕跡,令人毛骨悚然。

仙橋山的雄奇風光還在“橋”上。攀藤附葛,扶岩而上,如置身於九霄之中,風掀衣帽,雲飄腳底。極目遠眺,連綿群山如浪濤洶湧的大海,紫煙濃霧似變化莫測的蓬萊。“橋”上正中原建有二層六角尖頂亭閣。東面山腰原建有仙橋廟。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貴州巡撫郭子章上山遊覽,曾作詩《過仙橋有感》,並題書“播南首景”四個大字刻於“橋身”,今字跡已經泯沒。

行車線路

從甕安縣城出發徒步往花橋方向前行2公里左右即可看到,爬到仙橋山山頂約有6公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