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桃站

仙桃站

仙桃站是新建鐵路漢宜線大福至仙桃城區支線的終點站,仙桃城際鐵路項目由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研究設計,利用漢宜鐵路部分既有線路(其中的70公里),在長埫口鎮大福接軌,設大福站,經長埫口、龍華山,在仙桃城區東南,沔州大道以南,和平路以東區域設仙桃站。 仙桃站初步設計8000平方米,高峰每小時聚集2000人。新建正線長約16.38公里,總投資估算26.88億元,由省市共同出資建設。支線鐵路設計行速200千米/小時,雙線,線路預留延伸條件,向東延伸至新漢陽站【武漢西站】,向南延伸至洪湖、監利,是未來武漢至我國西南方向旅遊大通道的一部分。支線鐵路建成後,營運初期預計每天不少於10對動車,近期增加至20對,遠期增加至28對。 已於2017年9月27日動工,將於2020年10月1日通車 。

基本信息

背景

仙桃站 仙桃站

作為武漢1+8城市圈成員,仙桃對城際鐵路的渴望,正如仙桃對融入大武漢、借勢大武漢發展經濟的渴望一樣,伴隨 著國家“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和振興長江中游武漢城市群重大戰略機遇,變得更加強烈。

早在2009年,國家發改委就批准武漢城市圈7條城際鐵路項目,包括武漢至仙桃、潛江線。到2015年,圈內已建成開通 3條線。但乘座率沒達到預期,財務成本過高,造成虧損。2015國家調整鐵路投資政策,武漢至仙桃的城鐵項目擱淺。

仙桃站 仙桃站
仙桃至監利鐵路示意圖 仙桃至監利鐵路示意圖

但仙桃人沒有放棄逐夢城鐵的腳步。
2015年6月,市發改委向市委市政府提交《加快推進武漢到仙桃城際鐵路建設》的報告。同年9月10日,市發改委提交《關於啟動仙桃到武漢城際軌道交通項目建議》,報告首次提出對接延伸武漢軌道交通的思路。
該方案提出,新建60公里的市營鐵路,對接武漢西捷運。這種模式自主性強、運營成本低、換乘便捷,具有可操作性。


經仙桃多方奔走,此方案得到了省政府、武漢市政府、省發改委的支持。武漢市積極支持這一項目,要求加快推進。
在項目進行集中評審時,由於捷運設計沒有考慮接納仙桃客流,捷運承受能力有限,加上接軌點存異,最終放棄這一思 路。但這一思路卻為後面的方案提供借鑑。
此路不通。但仙桃鍥而不捨,主動作為,另闢蹊徑,最終峰迴路轉。
2016年3月8日。省發改委5樓。省發改委副主任潘幼成專題聽取我市工作匯報。潘幼成提出要放開思路,“缺什麼補什麼 ”,提出了大小兩套方案。大方案是建設仙桃至武漢的城際軌道交通,小方案是利用既有的漢宜鐵路,從大福接線到仙桃城 區。

省發改委、鐵四院與仙桃方面進行認真研究,提出設計方案,並報中國鐵路總公司批覆。
在這一過程中,鐵四院先後作出10多套接線方案,但因有關技術標準難題,均被退回。鐵四院多次最佳化方案,多次報批 。
2017年5月10日,市委書記胡玖明在天河機場拜會來鄂調研的中國鐵路總公司副總經理黃民一行。雙方坦誠溝通、交流, 達成共識,黃民一錘定音,當即批示:“深化仙桃支線研究,加快報批。”
此後第43天,從北京傳來好訊息。
經鐵總計統部深化研究,提出仙桃支線鐵路在漢宜鐵路區間大福設會讓站接軌的方案。

2017年6月23日,漢宜線大福至仙桃城區支線接軌方案獲中國鐵路總公司批覆。武漢至仙桃城際鐵路項目方案塵埃落定 。

規模

仙桃站 仙桃站

新建左線長16.117km,右線長16.759km,左右線平均長度16.438km。新建車站1座(仙桃站),設線路所1座(大福線路所)。本次工程改造既有漢宜線西江牽引變電所,增加2回直供饋線,安裝容量由(20+20)MVA擴容至(31.5+31.5)MVA。

本工程永久用地617畝,臨時占地312.2畝;土石方總量12.75萬m3。設計年度近期為2030年,遠期為2040年。鐵路等級為城際鐵路,雙線,速度目標值200km/h,採用有砟軌道;採用電力牽引及CRH動車組。工程總投資232067.62萬元,建設工期3年 。

項目資金

項目法人為湖北省鐵路建設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和仙桃市城市建設投資開發公司各出資50%組建的湖北漢沔鐵路有限責任公司。項目估算總投資26.68億元,其中靜態投資23.45億元、建設期、貨款利息0.81億元、動車購置費2.40億元、鋪底流動資金0.02億元。項目資本金為13.34億元,占項目總投資的50%。項目資本金由項目法人雙方股東各出資50%。資本金以外的資金由項目法人申請銀行貸款解決 。

設計

站場工程:

大福線路所為本線接入漢宜線而新設線路所,連線道岔採用 P60-30(GLC(08)06),岔心裡程為漢宜線施工圖設計里程 DK71+150,該里程為本線起始里程(CK0+000=DK71+150),根據行車方向,該線路所設安全線 1 條。仙桃站位於仙桃城區東南方向,站中心裡程為 CK15+800.2,車站武漢端咽喉跨沔州大道。為了預留未來延伸和貨運列車疏解條件,該站設為盡頭式高架站,採用橫列式布置,設到發線 4 條(含 2 條正線),為減小漢宜線的壓力,到發線有效長按通行16 輛動車組設為 598m。本站設 450×12.0×1.25m 的中間站台 2 座。

技術標準:

鐵路等級:城際鐵路;

設計速度:200公里/小時;

正線數目:雙線;

正線線間距:區間4.2米,車站4.6米;

最小曲線半徑:一般2200米,困難2000米;

最大坡度:20‰;

到發線有效長度: 大福站400米,仙桃站近期400米、遠期650米;

列車運行控制方式:自動控制;

調度指揮方式:調度集中;

最小行車間隔:3分鐘 。

站場

仙桃站站場規劃示意圖 仙桃站站場規劃示意圖

示意圖

開工

仙桃城際鐵路開工 仙桃城際鐵路開工

2017年9月27日上午,漢宜線大福至仙桃城區支線鐵路工程項目推進會在仙桃舉行,標誌著武漢至仙桃城際鐵路進入建設實施階段。

漢宜線大福至仙桃城區支線鐵路自漢宜線漢川站至天門南站區間(大福)接軌引出,先後上跨在建的江漢平原鐵路、孝洪高速、G318國道、在建東城大道、漢江杜家台分洪道、西氣東輸管道、滬蓉高速進入仙桃站範圍。新建線路16.692公里,設計行車速度200公里/小時,項目總投資約26.85億元,建設總工期36個月。

新建的仙桃站位於仙桃市沔州大道以南,車站布置為2台4線,為盡頭式高架車站,距離仙桃中心城區僅有10多分鐘車程。未來仙桃支線,還將延伸到洪湖、監利,形成武漢到常德的快速通道。形成武漢樞紐“米”字型構架中的西南通道。

該鐵路是湖北省首條支線鐵路,首次採用EPC(設計、採購、施工總承包)模式修建,也是繼武鹹、武黃、武岡、武孝之後,湖北省第五條城際鐵路,單程運行時間約半小時 。

意義

湖北省鐵路投資集團與仙桃市政府簽署協定,計畫9月底開建漢宜鐵路大福至仙桃城區支線。建成後,武漢至仙桃的城際鐵路將正式形成。全省城際鐵路將在武鹹、武黃、武岡、武孝基礎上,增至5條。

漢宜線鐵路開通,為沿線各城市百姓的出行帶來了極大的便利,遺憾的是仙桃城區並沒有設站點,仙桃市民不得不去天門南站乘坐火車,造成了天門南站日均傳送旅客遠超預計人數。鐵路部門堅持“創新客運供給、激發市場需求”,用足既有資源,擴充客運能力。經過充分調研,鐵路部門將利用既有漢宜鐵路武漢至仙桃大福段,新建大福至仙桃城區段,並在此基礎上開行武漢至仙桃的城際列車。從幹線上開支線,形成城際鐵路,開創了全省城際鐵路建設的先河,建成後將大大推動仙桃經濟的發展。

鐵路越來越成為城市交通樞紐建設的主旋律,在為人民出行帶來便捷體驗的同時,還加強了城市之間的互動往來。高鐵、動車已經改變了百姓的生活,成為百姓出行的首選交通工具,經濟實惠的票價,快速高效的的運輸方式,大大提高了人們路途中的幸福指數,給人們出遊帶來不一樣的感受。

越來越頻繁的城際鐵路聯通,加速了城市經濟圈的形成,帶動區域旅遊經濟的發展。鐵路建設將帶動地方產業發展,城際鐵路可為旅遊業提供強力支撐,為城市發展增添新動力。仙桃市有著燦爛的古老文化,名勝古蹟遍布,從古到今,數不勝數。仙桃市旅遊資源豐富,獨具特色的戲曲文化(如沔陽花鼓戲、沔陽皮影戲),別具一格的沔陽雕花剪紙、仙桃貝雕、鄧氏麥稈畫等民間工藝美術,民族特色深厚的沔陽高蹺龍燈、沔陽採蓮船等民間舞蹈,深深吸引了全國各地的人們來體驗不同的民俗文化。仙桃至武漢城際鐵路的開通,將進一步增進兩地交流,充分整合兩地優勢資源的區域共享,武漢城市圈的輻射範圍也更廣。

中國鐵路的發展,已影響著人們生活的出行習慣,老百姓的生活水平隨著鐵路的快速發展蒸蒸日上。仙桃至武漢城際鐵路的建設,將帶動沿線經濟的發展,加快地區間信息傳遞的速度,擴大地域間的文化交流,加快“武漢城市圈”的發展。城際鐵路的開行使得城市命運的息息相關,人、高鐵、城市、生活四者在其間融合,逐步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給人民帶來滿滿的幸福感、獲得感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