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酒缸

說起這“仙人酒缸”,內里還有個傳奇的神話故事。 桂花坑盛產的桂花樹,不知歷經幾千萬年,掉落坑地的桂花,鋪得厚厚一層,香馨陣陣,四時不散。 剛開始時,釀酒大仙將美灑看管的甚嚴,深怕被偷竊、偷飲了。

源自蒼南古代神話,亦作“仙人釀酒缸”。
在詩畫山水,美麗如丹青水墨畫的莒溪大峽谷境內,靠近九峰山麓,石門漈上圩的溪澗岩石中有十個天然冰臼,沒人知道成型於幾千百萬年前、又是如何形成的?其狀大小不一,其形如缸,當地人有叫“仙打石窟”,也有稱為“仙人酒缸”。
其大者口徑有兩肘,小者一肘,均為大肚小底圓口,深者四膝,淺者也有三膝,溪澗東西兩側各五隻,離澗高過腰,沿溪岸排列兩線,缸口平齊,占位兩庹(庹,量詞,成人兩臂左右平伸時兩手之間的距離,約合五尺)。
西首五缸,間距相稱,東側五缸,狀略大,間距微密,占地丈多餘,形相似。兩側遠近五丈,缸口圓整無缺,缸內常年積水,冬熱夏冷,清澈見底,舀缸水,其色與溪水無二,聞其味,隱隱有陳釀瓊液味況
戽攪缸內,起沫升泡,汲水液,觀內狀,壁面光滑青黝,擊缸壁,鳴聲如金石音,清脆迴蕩,石瓷難辨。遇洪水即淹沒,不一會就露出缸口,極為奇觀。
可惜近年有人慾在附近毀山壞水建造小水電站,爆破的亂石堆將東首五缸盡皆毀滅,所幸西首五缸尚存,極為奇觀。
說起這“仙人酒缸”,內里還有個傳奇的神話故事。相傳遠古時期,天庭有位釀酒大仙,受命釀造專供王母娘娘瑤池中蟠桃勝會和五嶽仙尊聚會的特供香醪仙釀。但是要釀造出與平常不同的分外佳釀,須得有特殊原料和器具方成,於是釀酒大仙便週遊世界,尋遍四大部洲、五湖四海。
皇天不負有心人,神仙也是。
不知歷經多少時間,終於讓他找到一個各方面盡皆滿意的處所——莒溪大峽谷石門漈、桂花坑的地方!這裡的地理位置、氣候、水質,以及釀酒必備的原料:桂花與糯米,都是天地間少有的上上之選。
桂花坑盛產的桂花樹,不知歷經幾千萬年,掉落坑地的桂花,鋪得厚厚一層,香馨陣陣,四時不散。坑外遍山谷是野生的天質冷水糯,珠潤玉圓,粒粒飽滿。更兼莒溪大峽穀穀內植被豐富,終年煙籠霧罩,雲蒸霞偎,瀑布成群,水澈清冽,甘甜無比。最讓釀酒大仙高興地是,離此不遠的石門漈溪澗石壁上的那十個天然成型的冰臼,可不就是釀造儲酒的絕好之缸?!於是,以三伏採集桂花坑萬年桂花,寒冬蓄大峽谷雙龍瀑之飛泉,待金秋十月峽谷內野生天質冷水糯成熟,聚成香醪三寶:於十月廿五這天放料釀酒,越三秋酒糧浮缸,新酒香飄,再三秋酒麴沉缸,酒香轉重,更三秋佳釀玉液美酒成,濃濃且醇厚的酒香在大峽谷里迴蕩,醉了山谷和植物,醉了百獸和禽鳥,真可謂聞香落鳳凰,知味出蛟龍。
這天然冰臼的另一好處是四壁孕含有一股清陰之氣,對美酒的儲藏、轉醇轉醪極有好處。這神仙美酒就越陳越香、越陳越醇了。釀酒大仙釀成的仙酒過石門漈,經險橋,從天梯被源源不斷運上天庭,釀酒大仙還因此多次受王母娘娘的嘉獎表彰。
剛開始時,釀酒大仙將美灑看管的甚嚴,深怕被偷竊、偷飲了。由於莒溪當時地處偏僻,大峽谷更是人煙稀少,人跡罕至,雖酒香滿谷,但又與桂花坑花香相融合,山中無歲月,多少個年代過去了,一直不被人間發覺。所以釀酒大仙的看管也日漸鬆弛,除了釀酒的時候,有時累月經年都不在,就連那條上天梯也常常沒有收起來,就這樣一直到了凡間的宋朝年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