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鉞

仗鉞

仗鉞是漢語辭彙, 拼音為zhàng yuè, 釋義:將帥的權威。

基本信息

詞目

仗鉞(仗鉞)

拼音

zhàng yuè

引證解釋

手持黃鉞,表示將帥的權威。引申指統帥軍隊。

《三國志·吳志·孫堅傳》:“古之名將,仗鉞臨眾,未有不斷斬以示威者也。”

唐 杜甫 《北征》詩:“桓桓陳將軍,仗鉞奮忠烈。”

唐儲光羲《貽鼓吹李丞,時信安王北伐,李公王之所器者也》:靈威方首事,仗鉞按邊城。膏雨被春草,黃雲浮太清。

宋 王安中 《木蘭花·送耿太尉赴闕》:征西鎮北功成早。仗鉞登壇今未老。樽前休更說燕然,且聽陽關三疊了。

明 黃道周 《節寰袁公(袁可立)傳》:“二十六載始出,仗鉞治登萊軍。”

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八十二回:“吳王親自仗鉞,秉素旌,中陣而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