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錯人

介錯人

在日本廣泛流傳的自殺方法“切腹”中,那位被找來作為切腹者助手在最痛苦一刻替其斬首的人被稱為“介錯人”。介錯人一般是剖腹自殺者的親友。武士如果戰敗但輸得光榮﹐對手可能會為了向其勇氣致敬﹐而自願擔當介錯人。

簡介

所謂“介錯人”,是日本歷來切腹者的“助手”所謂“介錯人”,是日本歷來切腹者的“助手”

因切腹者常採用“十文字切”的方式讓自己內臟外流失血過多死亡,過程痛苦不堪,故需要他們的親友在旁協助歸西,而介錯刀一概為長刀。 在《讓子彈飛》片中“鴻門宴”一場戲中,姜文饒有興致地向觀眾普及了“介錯人”的常識,皆因他鍾愛日本介錯刀。

黃四郎給張麻子送刀時稱“砍下我人頭”,說的就是介錯人幫剖腹者斬首之事。

事件

日本近代最有名的一次切腹事件是文學家三島由紀夫。1970年11月25日三島由紀夫交付了遺作《豐饒之海》的最後一部,隨後帶領4名盾會成員在日本陸上自衛隊東部總監部將師團長綁架為人質。三島在總監部陽台向800多名自衛隊士官(軍官)發表演說,呼籲「真的武士」隨他發動軍事政變,推翻否定日本擁有軍隊的憲法,使自衛隊成為真的軍隊以保衛天皇和日本的傳統,但是沒有人回響。三島隨後從陽台退入室內,按照日本傳統儀式切腹自殺。三島由紀夫在額際繫上了寫著「七生報國」字樣的頭巾,用白色的布將預備切腹的部位一圈圈緊緊地裹住,拿起短刀往自己的腹部刺下,割出了一個很大的傷口,腸子從傷口流出來。隨他同來的兩位盾會成員之一的森田必勝用名刀「關孫六」為三島進行介錯,但連砍數次都未能砍下他的頭顱,三島由紀夫難忍痛楚,試圖咬舌自盡,第四次介錯改由學習過居合道的楯會成員古賀浩靖執行,終於成功。之後森田必勝也切腹自殺(亦是由古賀浩靖進行介錯)。

過程

一般有介錯人幫助的切腹儀式過程如下:

切腹自殺者穿著莊重服裝,用來切腹的刀放在他正前方。刀可能用特別的布料墊著。武士會作死亡的心理準備,例如寫作稱為辭世之句的詩歌。待他和身旁的介錯人助手準備好,切腹者會揭開身穿的和服,拿起刀,捅進自己腹部。切腹者首先從左至右的切割,然後作稍微向上的第二刀,讓其腸臟溢出。切出第二刀之時,介錯人進行抱首,即揮刀向切腹者的脖子斬下,但不完全斬斷,讓頭和脖子仍有一絲牽連。由於這一刀要非常精確,介錯人一般是劍道高手。切腹者會和介錯人預先同意何時徹底完成斬首。

亦有一些切腹者會以扇子或木刀來代替切腹用的小刀,作為形式上的切腹,事實上是被介錯人直接斬首而死。此即扇子切。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