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饒之海

豐饒之海

豐饒之海(ほうじょうのうみ),是三島由紀夫超長篇巨作,1965年在雜誌“新潮”開始連載。豐饒之海是三島在東京市谷陸上自衛隊東部方面總監部切腹自殺前的壓軸之卷,將三島式美學發揮到極致。豐饒之海,是“月之海”的意思,存在於月球上的巨大坑洞,雖名為“豐饒”,其實是匱乏。豐饒之海前後分四部曲——《春雪》、《奔馬》、《曉寺》、《天人五衰》。《豐饒之海》將他的浪漫、唯美與古典主義發揮到了盡美之境,為三島的文學生涯畫上了句號。 三島由紀夫 ( みしま ゆきお , Mishima Yukio )(1925年1月14日—1970年11月25日)。

作品概述

豐饒之海(ほうじょうのうみ),是三島由紀夫超長篇巨作,1965年在雜誌“新潮”開始連載。豐饒之海是三島在東京市谷陸上自衛隊東部方面總監部切腹自殺前的壓軸之卷,將三島式美學發揮到極致。豐饒之海,是“月之海”的意思,存在於月球上的巨大坑洞,雖名為“豐饒”,其實是匱乏。豐饒之海前後分四部曲——《春雪》、《奔馬》、《曉寺》、《天人五衰》。豐饒之海是一部“大河小說”(roman fleurre),為此,三島由紀夫曾自述:“我正計畫在明年寫一部長篇小說,可是,沒有形成時代核心的哲學,如何寫成一部長篇呢?我為此遍索枯腸,儘管現成的題材多得不勝枚舉。

《豐饒之海》將他的浪漫、唯美與古典主義發揮到了盡美之境,為三島的文學生涯畫上了句號。

作者簡介

人物基本信息

三島由紀夫 ( みしま ゆきお , Mishima Yukio )(1925年1月14日—1970年11月25日)

本名平岡公威,是日本小說家,劇作家,記者,電影製作人,電影演員與右翼政治狂熱分子。

三島由紀夫是日本戰後文學的大師之一,在日本文壇擁有高度聲譽。諸多作品中,以1956年出版的《金閣寺》最為人所熟知,這是部充滿悲劇性幻滅美學的作品,奧野健男曾在當時讚賞該作:“這是三島文學的最高水平,三島美學的集大成,本年度文壇的最大豐收。”除了日本國內,三島的作品在西方世界也有崇高的評價,甚至有人譽稱他為“日本的海明威”,曾三度入圍諾貝爾文學獎,也是著作被翻譯成英文等外國語版最多的當代作家。但是,他在1970年時極端激進的政治目的自殺諫世事件,卻使他在身後獲得褒貶不一的個人評價。

作品

三島由紀夫的文學活動,大致以60年代為界,分為前後兩期。前期唯美主義色彩較濃,後期表現出一種可怕的藝術傾斜和顛倒。前期主要受20世紀初法國作家雷蒙·拉迪凱(1903一1923)和19世紀英國作家王爾德(1854~1900)的影響,大多描寫青年男女的性苦悶和浪漫的愛情故事,以不少筆墨刻畫變態心理和風流韻事。代表作有《虛假的告白》(1949)、《潮騷》(1954)、《志賀寺上人之戀》(1954)、《金閣寺》(1956)等。

1970年11月,三島由紀夫煽動軍隊組織武裝政變失敗,切腹自殺。他是一個在政治思想上富有爭議、在藝術上的成就又不容抹煞的複雜人物。

榮譽

三島與川端康成、谷崎潤一郎、安部公房以及後來的得諾貝爾獎的大江健三郎等都是在國際間聞名的日本作家,其中三島的影響力是最大的,除了因為他自己積極費心努力,讓自己追求美的小說等是被翻譯成最多外語版本之外,他的戲曲作品如《沙度伯爵夫人》,或是《近代能樂集》等不斷在日本以及法國等諸外國上演,是最為多彩亮麗的一位作家,但是因為他的自刃的死法,與芥川龍之介或是太宰治選擇相當文學的神秘的死之儀式不一樣,三島在自己四十五歲,知名度已經登上世界頂峰,成為「世界一百人」中唯一被選出來的日本人,他的藝術家地位屹立,美國人稱他為「日本的海明威」等,但是在此當兒,他對進行軍事訓練的右翼團體的同志留下檄文,並在辭世之歌託付了自己「諫世」的感懷,並衝進陸上自衛隊東部總監室,然後在陽台上呼籲自衛隊隊員起義,然後用日本傳統的方法自盡,因為是如此的死法,讓三島文學從他死的煞那起便逆光四射,如果不將三島由紀夫的死冷靜地客觀化的話,是無法正確地認識三島文學的。

詳細介紹

春雪

《春雪》是一部愛情小說,男主角松枝清顯在與女主角搭乘人力車賞雪時,初吻大自己二歲的綾倉聰子,這一幕讓人難以忘懷。清顯因為自己的自尊被聰子傷害而倔強不理對方,最終聰子答應了洞院宮治典王的求婚。婚約定下,清顯才發現自己是多么愛聰子,於是以公布情信為威脅與聰子頻頻幽會,最終導致聰子懷孕了,松枝侯爵不得不出面,幫助聰子前往大坂拿下小孩,聰子最後在月修寺出家為尼。清顯最後想要與墮胎的聰子見面,遭到拒絕,在好友本多繁邦的幫助下依然無法得以實現見聰子一面的請求。於是在淡淡春雪飛舞時年僅二十歲的清顯留下“在瀑布下再會”的遺言,回到東京兩日後因肺炎而死去。

奔馬

當上大坂控訴院法官的本多繁邦,於1932年在三輪山的三光瀑布遇到了由《春雪》中的清顯轉生的飯沼勛,這時的他已是一名激進的右翼青年,勛將《神風連實話》作為自己的行動準則,集結了一些與他志同道合的人,密謀襲擊變電站、刺殺商界首腦等活動,使維新政府樹立嚴威;本多曾寫了一封長信給勛,告訴他時代的變化不可以局限套入現實,希望他不要沉溺於神風連的激進精神之中。這次的懇談並沒有改變勛的決定。飯沼勛於事前遭發覺被捕,在釋放後的酒會上,他做了個“非常遙遠的南方。非常熱……在南國薔薇的光亮中……”的模糊的夢。隨後飯沼勛獨自去刺殺財界的黑幕藏原,刺殺成功後,他逃到海邊,在想像中的日出中切腹自殺。

曉寺

多年以後,本多前往泰國出差,遇到了阿勛的轉世,也就是泰國的月光公主金讓。金讓是從前在日本留學的、與本多、清顯熟識的暹羅王子的女兒,她擁有前世的記憶,央求本多將其帶回日本,本多無法做到。與公主離別後,本多前往印度,目睹了他一生中的本質性的景象,歸國後,本多潛心研究轉世之事。長大成人之後到日本求學的金讓,已經忘卻了前世記憶。本多在朋友慶子手中得到了當年暹羅王子遺失的戒指,將其交回公主手中。本多一心想知道公主是否是飯沼勛、松枝清顯的轉世,於是挽留月光公主在自己別墅小住,他從牆上的窺孔里偷看月光公主的裸體,發現了她的左側腹上有三顆黑痣。而金讓本人是一個同性戀者,和本多的好友慶子有肉體的關係,本多從窺孔里看到兩人在翻雲復雨。公主金讓回國後於二十歲那年被毒蛇咬死。

天人五衰

天人五衰中的本多繁邦已經七十八歲,他收養疑似輪迴後的少年安永透為養子,安永透的驕傲心理促使他將自己的養父踢下失敗者的位置,自己坐享其成。本多一心等待安永透二十歲的到來並希望由此證實他是否是金讓轉世;不料本多的好友慶子因為看不過安永的行為而將轉世之事向其全盤托出,本多因此與慶子絕交。安永透在讀過松枝清顯多年前留下的夢的日記之後自殺(或是為證明自己正是松枝、飯沼、金讓三人的轉世),但未能成功而雙目失明。他渡過了二十一歲而未死,但已消沉。本多因為窺視的醜聞遭雜誌報導,決定拜訪六十一年未去的月修寺,與聰子再會。交談中,聰子卻否認了清顯的存在,表示這一切只是本多的夢。最後整部小說起了一個結語做為全劇的終點:“這是個毫不出奇、閒靜明朗的庭園。像數念珠般的蟬鳴占領了整個庭院。除此之外沒有其他聲音,寂寞到了極點。這庭院什麼都沒有。本多覺得,自己來到了既無記憶也沒有任何東西存在的地方。”

豐饒之海豐饒之海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