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由國

仇由國是東周春秋時期的一個諸侯國,位於中山國與晉國之間,在今山西盂縣。屬白狄民族,滅於晉國。

概述

仇由國是東周春秋時期的一個諸侯國,位於中山國與晉國之間,在今山西盂縣。屬白狄民族,滅於晉國。

歷史

公元前490年,晉卿范氏和中行氏因在內爭中失敗,被逐出晉國。到前458年這一年,智伯與趙、韓、魏,四家就瓜分了范、中行的領地。智伯為四卿之首,繼續專晉國之政。
晉國東北方有中山國,又有仇由國,在晉與中山之間。仇由和中山都是所謂夷狄,故智伯要剪滅他們,以便開疆闢土。依地理形勢,仇由成為首攻目標。但那裡地處太行山脈,仇由國在山中,而山路崎嶇,多險阻。於是,智伯就命人鑄造了一座青銅大鐘,假意送給仇由國君。
鍾,在古代是非常重要的禮樂之器。憑空得到這樣一件大禮,仇由國君當然非常高興。只是這座大鐘大到要把兩輛大車並排才能裝載起運,沒有大道就運送不到。仇由國君不知智伯包藏禍心,當即命人鑿山填溝,鋪路架橋,要現修一條大道來迎納大鐘。
仇由國的一個大夫叫赤章蔓枝的,就勸諫國君說:“此舉萬萬不可。照《詩》上講,‘唯則定國’,我國能有什麼模範行為,竟得智伯如此相重呢?智伯的為人,既貪婪,又不講信用。況且送大禮這件事,都是小國討好大國才會做的,現在卻顛倒過來了。這定是智伯要攻打我國卻苦於無大道可通,所以想用這座大鐘來賺我們修路,大鐘來時,晉兵必尾隨在後。大鐘萬不可收納。”仇由國君不信,不聽,仍下令“斬岸堙溪以迎鍾”。
赤章蔓枝又諫。國君答覆說:“大國與我結歡,若不順從,可不是什麼好兆頭啊。您還是不要再提意見了。”
赤章蔓枝嘆息道:“為人臣的,對國君不忠貞,那是有罪當死的,然而忠貞不被用,就只好抽身而去,躲開禍事了。”當日就套馬駕車,並把車轂截短(長轂車穩,短轂車快),趕緊出走去了相鄰的衛國,再由衛入齊。
果然,在赤章蔓枝到達衛國的第7天,仇由亡國的訊息就傳過來了。這也是成語“斬岸堙溪”的來歷。
仇由國被滅後,其國人痛定思痛,將亡國之名“仇由”定為姓氏,世代相傳。後有人分別省文簡化為仇氏、由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