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王護國咒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又稱《仁王護國經》、《新譯仁王經》、《仁王經》。二卷。唐代不空(705-774)三藏譯。師為我國四大翻譯家之一,密教付法第六祖,南印度師子國人,唐玄宗開元八年(720)抵洛陽。天寶五年(746)為玄宗灌頂,住淨影寺。代宗時,曾於太原五台山建密教道場,展開傳教活動。開元以來,所譯經典有七十七部一0一卷。對確立梵語與漢字間嚴密的音韻對照組織的功勞甚鉅。又與善無畏、金剛智並稱開元三大士。大曆九年示寂,世壽七十。

簡介

仁王護國咒”全稱為“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仁王護國咒由唐不空所譯。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又稱《仁王護國經》、《新譯仁王經》、《仁王經》。二卷。唐代不空(705-774)三藏譯。師為我國四大翻譯家之一,密教付法第六祖,南印度師子國人,唐玄宗開元八年(720)抵洛陽。天寶五年(746)為玄宗灌頂,住淨影寺。代宗時,曾於太原五台山建密教道場,展開傳教活動。開元以來,所譯經典有七十七部一0一卷。對確立梵語與漢字間嚴密的音韻對照組織的功勞甚鉅。又與善無畏、金剛智並稱開元三大士。大曆九年示寂,世壽七十。
本經是以佛陀為印度波斯匿王等十六大國國王說示如何守護佛果、修持十地善行,及守護國土的因緣,而講說受持讀誦此經可息災得福,使一切世間有情安穩康樂。與《法華經》、《金光明經》並稱為護國三經。

咒文

仁王護國咒語注音:
那摩 啦特那 達啦雅呀
那摩 阿哩呀 哇洛卡那呀 達踏噶達呀 阿啦哈諦 三藐三布達呀
那摩 阿哩呀 三滿打 跋得啦呀
缽地薩得哇呀 嘛哈薩得哇呀 嘛哈噶嚕你噶呀
打滴牙踏 加囊那 缽啦迪閉 阿乞(ki)夏呀郭(go)謝
拔啦底 拔那哇
薩爾哇 布達 阿哇洛給(gi)諦 瑜嘎 叭哩尼澀叭逆
嘎母避啦 度啦哇嘎喜(hi)
底哩呀特哇 叭哩尼澀叭逆 缽地織達 三加那尼
薩爾哇 阿毗瑟嘎 阿毗西給(gi)諦
達爾瑪 薩噶啦 三步諦 阿慕(mo)嘎 謝啦哇逆
嘛哈三滿打 跋得啦步彌 涅哩呀諦
V呀嘎啦那 叭哩叭啦叭逆
薩爾哇 悉達 那馬思克里諦 薩爾哇 缽地薩得哇
三加拿尼 巴噶瓦迪 布達嘛諦
阿啦逆 嘎啦逆 阿啦那 嘎啦逆
嘛哈 拔啦加囊 播啦弭諦 司哇哈
(括弧內請按照漢語拼音來發音,勿按英文發音)

功德利益

此咒仁王護國咒的功德利益:
如僅凝視即能獲得無量之加持。若將此咒高懸於門檻之上,或行人所經之高處,凡於此咒下經過一次者,即得無上威神加持,三業漸證清無垢,滅除百千萬劫重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