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犬吠

人間犬吠

《人間犬吠》是2013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禹東。故事主要以兩條走散的流浪狗沛沛和波仔為線索,以沛沛主人雨澤和波仔主人爾曼在偶遇中產生的短暫愛情故事,從而引出一系列錯綜複雜的人物關係。

百度名片

人間犬吠-封面 人間犬吠-封面

一部講述兩隻流浪犬和它們的主人故事的長篇青春思考小說,通過童話色彩、青春文學以及社會性質文學相搭配,訴說一段浸滿成長苦痛和愛情甜蜜的英國留學生活,一次對人與自然、人與動物、人與人關係的深刻拷問。

書名: 人間犬吠 裝幀: 平裝
作者: 李禹東 開本: 32
ISBN: 978-7-5063-6697-7 圖書尺寸: 152*230MM
頁數: 380 語言: 簡體中文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3.1
定價: 36元

作者簡介

李禹東,1988年10月生於山西省太原。10歲開始在報刊雜誌上發表作品。

人間犬吠 人間犬吠

國小六年級完成了第一本20萬字的長篇偵探小說《夜案》,被業界譽為中國首部中學生偵探小說;國中時期,創作完成了中國首部中學生懸疑長篇小說《罨》和40萬字的散文、雜文集《狂若處子》;高中初期完成了20多萬字的散文集《帶刺的莎士比亞夢》四本書。《狂若處子》被評為第六屆“威龍杯”中國世紀大採風活動金獎;散文“一幅幅畫面”被評為第八屆“語文報杯”全國中學生作文大賽國家級一等獎。散文(我來說韓寒)被選入“07當代中國散文精選”。2010年9月獲得中國散文學會頒發的“中國當代散文獎”。

高中後期創作完成了長篇小說《逆光的河》、《我與天使的故事》;進入大學之後,又創作完成了中篇小說集《青春之愁》;散文集《午後的日不落》。後完成的《留學生活》,是留學英國後,以自己生活經歷為原型,創作完成的又一部烙有時代深深印記的長篇小說。2009年末,在第四屆感動中國,全國新創詞曲競賽中,創作完成的歌詞“人生的第一章”獲得三等獎。最新長篇小說《人間犬吠》即將出版發行。

2006年加入太原市作家協會。

2007年加入山西省作家協會。

2007年加入中國散文學會。

2008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內容簡介

故事主要以兩條走散的流浪狗沛沛和波仔為線索,以沛沛主人雨澤和波仔主人爾曼在偶遇中產生的短暫愛情故事,從而引出一系列錯綜複雜的人物關係。雨澤是一位作家擁有非凡的才華和學識,曾在英國留學,在那裡,他找到了自己的初戀方惠惠,在一次宴會過後意外的“一夜情”,他們的感情終於走上絕路。在與爾曼牽手後,他展開了對故事的蒐集,卻意外地獲取了惠惠的訊息。當雨澤逐步了解這位初戀情人所經歷的種種苦痛後,內疚感油然而生。留學生的奢靡、混亂的情場,以及爾虞爾詐的職場和商戰,在所有人為名為利在痛苦矛盾中糾纏時,兩隻流浪狗沛沛和波仔的種種經歷又能帶給我們怎樣的心靈觸碰…

圖書目錄

前言/ 1

流浪狗/ 6

留學生/ 58

在路上/ 210

在窗外/ 366

後記/ 371

前言

兩條流浪狗,在狗販子的貨艙中相遇,從此,他們相互依賴,在殘酷的人間留下了一排成長的足跡。

一群劇中人,在嘈雜聲中你爭我奪,在利益面前,他們張開血盆大口。

一個新的時代正在悄悄鋪展開來,只是起步的路太過跌宕,有人在笑,卻有人也在絕望地哀鳴著。

我不想過多地評價這個社會。在我看來,小說不同於史論、政論,與之相比,它更為親切。當一個個有趣的或是悲傷的故事在眼前展開的時候,小說家也就完成了自己的責任。

揭露,就是小說家的責任。

就像海明威寫作《老人與海》那樣,沒有過多的自我評價,卻引來許許多多專家學者分析和討論。當故事被構架起來的時候,行走於框架下的人物,也就自然而然地成為了其中的核心。多年前著名作家焦祖堯老師曾在一次聊天中對我說,人性是小說最為重要的靈魂。這句話引發了我長久的思考。仔細想來,不同的社會造就了不同的人物性格,不同的人性深處,也蘊涵了多重的宗旨。於是,《老人與海》,講述的就不僅僅只是一個出海的故事,也不僅僅闡釋了作者“不服老”的精神,所有那些圍繞這部作品產生的議論,都能夠站得住腳,卻又都不能站的住腳。它帶來的思考,是無窮無盡的。

為了將矛盾集中表現,在這本小說中,我有意地虛構了兩座城市。當兩條可愛的流浪狗在城市間穿梭時,由他們引出的人物關係,也漸漸複雜起來。

有人問我,這是一本什麼樣的小說。是童話故事,是校園故事,還是社會性質的故事?

我的回答是,它全都包括。

羅蘭夫人曾說,“我認識的人越多,就越喜歡狗。”

人類的自以為是總是讓他們認為,自己是這個世界的主宰。但在我的故事中,當人類彼此因為利益爭鬥的時候,狗兒們卻相互幫助,共同渡過難關。當人類相互間爾虞我詐的時候,狗兒們卻帶著一顆忠誠的心,踏上了尋找主人的漫漫長路。我們的世界充滿了假、惡、醜,狗的世界,卻裹藏著真、善、美。

歷史的車輪向前滾去。我們終於無可避免地走入了矛盾最為劇烈的時期。就好像維多利亞時代的大英帝國,由貧富差異所派生出許多社會問題。我們在轉型,卻不得不為此付出高昂的代價。

我不展望遙遠的未來,也不回首浪漫的過去,我只是將自己所了解的、所見過的、所思考的融為一體,娓娓道來。不少國產電視劇曾描繪到留學生活,卻因為討好觀眾,而與實際相去甚遠,為此,我不敢苟同。那些身處異國他鄉的孩子們,他們看上去光鮮亮麗,卻不過只是咬緊牙關,品嘗著無盡的寂寞,飽受著令人窒息的壓力。

三年的留學生活使我在心智上逐漸成熟起來。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在寫作的道路上,我無法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向。而當所思所想在心底越發累積,當所見所聞在腦子裡不斷堆疊,許多難題終於迎刃而解。

我不再像過去那樣,片面追求著文字本身的感覺,而是盡力將每句話都寫的輕鬆一點、簡單一點,我學會讓故事本身成為主體,將那些精妙的語句擺在次要的位置。因此,當我的讀者跟著主人公來到愛丁堡,行走在花園中的時候,他們想到的,將不僅僅是一輛冰激凌車,和幾把象徵著愛情的椅子,使他們眼前一亮的,是那貫穿其中的、屬於青春的色澤。

同樣的,當我的讀者通讀全書,最終帶著一絲笑意將它合上的時候,他們也會發現,《人間犬吠》能留給他們的,也不僅僅是兩條流浪狗哀鳴般的叫聲...

名家推薦

《人間犬吠》通過兩隻小狗與人的比較關係中,揭示出當代社會一些矛盾衝突根源,及當代人性的困頓與扭曲異化的本質。《人間犬吠》是一部引人入勝的作品。它以出色的“結構”讓讀者刮目相看,並為讀者不斷帶來不同凡響的閱讀驚喜。

作家出版社總編輯、著名評論家張陵

對《人間犬吠》的閱讀,給我留下這么一個印象:李禹東顯然有別於一般的青春寫手,但從這篇作品可以看出,他正處於從青春寫手向相當成熟的作家過渡之中,而《人間犬吠》無論從其對生活的選取角度和開掘深度來看,還是從其敘述和結構能力來看,也都是值得向廣大讀者推薦的一部相當成熟的長篇小說。

——何鎮邦(中國作家魯迅文學院教授,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理事)

世上的人與人間的狗,在小說里互相比照著,這是作品的結構也是故事的深味所在。人何以如此,人該如何自處,這樣的追問,警醒著漠然的世人。並不輕鬆的經歷和少年老成的思慮使這部長篇具有凝重的含量,而清新可喜的語風與跳蕩不拘的生活,又讓字裡行間布滿年輕的激情。這是一部與成長和人生相關的文學書,而不是一般意義上的青春文學。

——施戰軍《人民文學》雜誌主編\著名評論家

作品深情呼喚人間的溫情與平等,不惜施以重彩地反映當代青年融入大時代的心路歷程。這位年輕的寫作者,通過寫作,發現了自己,也發現了更多的他者,他對社會、對人的精神騰飛與躍動寫得格外踏實和沉穩。——梁鴻鷹(中國作家協會創研部主任、著名評論家)

一部講述兩隻流浪犬和它們的靚男美女主人故事的青春小說,一段浸滿成長苦痛和愛情甜蜜的英國留學生活,一次對人與自然、人與動物、人與人關係的深刻拷問。《人間犬吠》呈現給我們的不僅僅是玄妙的青春圓舞曲,還有對當下中國年輕一代成長成熟的冷峻思考。這樣的文本創造對於李禹東這樣一個有過留學經歷的80後作家來說是難能可貴的。

——徐忠志(《文藝報》總編室主任,文學評論家)

後記

合上這本書,或許你會想到什麼。

經過前後一年的創作和修改,這本書才終於能夠擺放在讀者的面前。這一年裡,我跟著自己筆下的人物一同品嘗著歡喜、品味著憂傷。我細心雕琢著每一個人物的內心世界,生怕自己有一絲的粗心,從而使他們偏離現實。

我所寫作的東西,都來源於我熟悉的事物。

才剛回國的時候,我為家裡帶來了一員新丁。她就是小說中的沛沛,一條聰明的邊境牧羊犬。在長時間對她的觀察中,我逐漸了解了她的習性、她的動作、甚至掌握了她的思維方式。由於養狗,我了解到了“打狗隊”和狗販子的存在。令我不解的是,這種與人類和睦相處一萬年、對人類依賴程度超過對同類的生物,竟然會在我們這個社會中遭到如此的敵意,這多少顯得荒唐又可笑。從那時起,我的腦子裡就有了對這部作品的粗略構思。

在“和諧社會”的號召下,我們卻似乎只是努力做一個“和諧”的面子。

和諧,應該是一種對萬物的包容,而不是一個事物去剷除另一個事物。“有人怕狗”,所以消滅狗類的行為,著實忽略了人類的“主觀能動性”,將原本屬於人類自身的責任推卸給了弱者。在通往未來的道路上,我們著實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在“世故”的社會中,總有一些錚錚鐵骨的人。於是,小說的主人公雨澤的性格就這樣被構思了出來。他有超過強人的毅力和野心,卻也在生活中碰盡挫折。只是,頑強的他並不屈服,變換方式後,繼續行走在前進的道路上,當我們這有趣的故事停在此刻的時候,無論他的未來究竟是否輝煌,他都是成功的——我之所以將成功的信念寄託給這個人物,因為他就像我自己的翻版。

除此而外,惠惠的陰鬱、劉詩雅的任性、林志遠的實用主義、爾曼的毫無主見,還有愛丁堡的那片段預告園、格拉斯哥冷嗖嗖的風、倫敦的車水馬龍… …所有這些,我都精雕細刻,努力讓這一切入木三分。

最後,我必須要感謝為我提出修改建議的何鎮邦老師,和一直支持我的梁鴻鷹老師,你們中肯的建議和對我的肯定,使我越發有信心在文學創作的道路上越走越遠。還要特別提出感謝的是最先閱讀這本書的閆晟和班司琪,以及所有那些催促我進步和成長的同學們、朋友們。

請你們相信,從我決定寫作的那天起,就從沒有想過停下來。

李禹東

2012年9月18日於太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