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與資源

人口與資源

人口與資源是表征人口與資源相互關係的一對範疇。人口與資源的關係是現代社會展的重大問題之一。人口和資源之間的相互關係,是口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自然界的一切都可以看作資源, 但任何一種自然物,只有在被人類認識並加以開發利之後,才真正成為資源。資源總是與人的利用相聯繫,資源的消費也是隨著人口的增長而增長的。

基本信息

關係

人口與資源人口與資源
從人口和資源的關係看,可以把資源分成恆定的、可再生的以及不可再生的三大類。恆定資源包括太陽輻射大氣、水和土地等,它們的絕對量不會增加也不會減少。這些既是人類生存必備的自然條件,又是人類賴以從事生產活動的不可代替的環境資源。恆定資源中,對人類來說,太陽輻射能是無限的;大氣雖然因環境變化而影響其組分,但從資源的角度看,也是無限的;土地和水資源則不同,是有限的。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人均用地和用水量日益增大,人口持續增長,人均土地和淡水資源擁有量不斷下降。土壤被侵蝕、土地沙化和水污染又損害了一部分土地資源和水資源。於是,在土地和淡水資源的有效量與人口之間形成了尖銳的矛盾。

矛盾

人口增長與資源耗費之間的矛盾,已引起全世界公眾的關注,協調人口和資源的關係,是人類面臨的一項迫切任務。人類應當有計畫、有節制地生育,在儘可能短的時間裡使人口趨向靜止。20世紀70年代以後世界人口出生率的緩慢下降,使人們看到了全球性控制人口的前景。但是對資源的掠奪性開採和使用仍然有增無已,而且礦物資源進入社會生態系統後,處於不完全循環甚至無循環的狀態,還會招致生態方面的災難性後果。人類應當在控制人口增長的同時,合理地、綜合地利用自然資源,使資源得到有效保護,使社會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循環向良性的方向發展。

發展背景

人口與資源人口與資源
可再生資源是由植物、動物和微生物組成的生物資源。可再生資源因為有再生能力,在合理開發的條件下,是可以永續利用的。但是,生物的自然再生產,無法滿足不斷繁衍著的人口需要,人類為了擴大生活資料和生產資料,一方面披荊斬棘墾闢農田,使農田擴大,森林退縮;一方面不斷強化對森林和草原的索取,使森林資源以及森林、草原中的野生動物資源急劇減少。全球森林覆被率從原始狀態下的60%以上,下降到了現在的20%左右。海洋水產資源也因酷漁濫捕而超過再生能力。

不可再生資源是指礦物資源,包括金屬與非金屬礦物。金屬礦物中的黑色金屬、非金屬礦物中的化石燃料──煤、石油,是現今用量最大也是最關重要的礦物資源。但是不論用量大小,所有礦物資源都是不能再生的有限資源,開採的最後結果總是走向枯竭;而人口增長及其對礦物的需求量越來越大,使矛盾更加突出。據估計,按國際上的需求增長率,一些重要的金屬和非金屬礦物的使用年限,很少能夠超過一個世紀。當然,科學技術的進步,新的礦種和代用資源會陸續投入使用,但這需要時間,人類過度耗用資源,勢必造成人口與資源關係的緊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