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鏢

亮鏢是古代江湖開鏢局首先要打點當地檯面上的人物,下帖請官、私兩方有頭有臉的朋友前來捧場,這個舉措在江湖中就被稱作“亮鏢”。

概述

古代江湖的規矩很多,特別是開鏢局,規矩更是多得讓現代的人難以理解。就拿鏢局開業來說,首先要打點當地檯面上的人物,下帖請官、私兩方有頭有臉的朋友前來捧場,這個舉措在江湖中就被稱作“亮鏢”。

亮鏢在鏢局是至關重要的第一步,常言說“頭三腳難踢”,這“亮鏢”還是頭三腳的第一腳,若是各方面的關係不夠硬,亮不了鏢,這往後的生意必然會非常難做。如果人緣再不怎么樣,在亮鏢的時侯,半路殺出個程咬金前來“踢場”,是件更加糟糕的事情。倘若手底下的鏢師沒兩下子,被踢了場子,“亮鏢”就算是徹底“亮”失敗了。如果“亮鏢”沒出事,鏢局的這第一腳算是踢騰開了,算是立住了腳,站穩了腳跟,接下來能不能出人頭地,就要看第一次買賣頭趟鏢是否能打響名號了。

從上面的解釋中我們可以得知,亮鏢是一件出力並不一定討好的事情,亮不好不但砸了牌子,連門兒都開不了。既然如此,開鏢局為什麼還要非亮鏢不可?難道說不亮鏢就不能開鏢局了嗎?

這也並不是說開鏢局一定得亮鏢,也有的鏢局開業沒有亮鏢,可是不亮鏢就沒有人知道,自然也就沒有什麼生意可談了。江湖中的人會說,一個鏢局連亮鏢的膽量都沒有,還能保什麼鏢?言下之意是你亮鏢都沒有亮得出來,還有什麼保衛商人的能力?

那么,鏢局的創建、開業,難道說只是亮亮鏢就行了嗎?是否也要像工商業那樣向官府備案、獲準、請領執照以及納稅呢?這在文獻中很難覓到有關記載,但是按照當時商業發展的狀況來看,應該是有手續的。首先是需要官府的“路引”,就是鏢局在開展業務時官方發放的一種文書,沒有這個“路引”,鏢局就根本不能開業。其次是鏢局立在哪個省,開鏢局的人得在這個省內官私兩面叫得響,花錢雇用真有能力的教師充作鏢頭。沒做買賣之前先把官私兩面的朋友請了來,亮亮鏢,壯壯威勢。若是沒有個名姓,再沒有真能力,不用說保鏢,就是亮鏢都亮不了。自己要逞強,亮鏢的日子非叫人給踢了場子不可。

這就是說,開辦一座鏢局首要的兩件事,一是必須擁有具備武藝高強的武士充當鏢頭,否則非但保不了鏢還會丟鏢;二是“當家的”要憑藉自己在當地社會的聲望、影響進行“亮鏢”活動。看來“亮鏢”和當今企業開業“剪彩”的形式是差不多的,無論是企業開業典禮,還是商店開張志禧,都會請一些相關的頭面人物來捧一下場,同時這種“亮鏢”和一些產品的“廣告”性質也是極其相似的。

按照這樣的推理,鏢局應該是現代商業的先行者了!似乎比現代人還早先知道“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弊端,明白做生意就要“酒香還要叫得響”的道理,這樣才能招攬生意獲得更大的利益,難怪鏢局開張要先“亮鏢”了。

如何亮鏢

郭廣瑞、貪夢道人在《永慶昇平》中關於亮鏢的一段描寫。

再言聖上在驢上,心中暗想,說:“我前次私訪,獲五虎莊的惡霸。今日覽奏,不知前三門外土教匪徒在於何處?”正思想間,已至順治門大街。忽聽紛紛傳言:“興順鏢店亮鏢!”聖上不知亮鏢是何緣故,心中暗想:“必是人吃的胖,要亮亮膘頭兒,朕不免前去一看。”遂跟眾人一直往南,見大街南頭路東人煙稠密,舉目一看,有一高大席棚,懸掛花紅甚多。也有書寫“陶朱事業”及“本固枝榮”等字,下款俱是士、農、工、商有名之人。大門上有泥金匾一塊,雙插金花,上寫:“興順鏢店”四字,乃係名人之筆。聖上看罷下驢,將驢拴在隔壁糧店門口,手拿鞭子,分開眾人,往內便走。

進了大門,坐在大板凳上觀看。只見以東為上,上房五間,前出廊後出廈,滿窗戶玻璃,照耀眼目。南邊雪白的院牆,當中有綠屏門四扇,上寫“齋莊中正”。南邊還有院落,北房五間,直通北後院。……又見天棚底下擺著刀槍架子兩個,兩邊有十八般兵器,件件皆精。北房前有八仙桌兒三張,上鋪猩猩紅氈,擺定元寶無數。

聖上看畢,並不知裡面是何等買賣,只聽南院內划拳行令之聲,十分熱鬧。……那小子轉身方才要走,忽聽外面有人說:“老爺行好,有剩飯無有?賞給我兄妹兩個一碗半碗。”聖上回頭一看,見來了一男一女,那男子約有二十有餘,面帶病形。

女子低頭不語,五官倒也端正,釵荊裙布,窄小弓鞋,雖無傾國傾城之貌,亦有羞花閉月之容。聖上看罷,心中暗想:“各省大吏,年年進奏五穀豐收。我輦轂之下,誰知也有乞討之人!看這二人之貌,並非久作乞丐,其中必有緣故。朕出來可惜未帶銀兩,若帶銀兩,必定問明,周濟周濟他二人。”正想之間,見看門的小秦椒胡大,手舉一藤鞭,照那乞丐劈頭就打。那人還手,一拳將小秦椒打倒在地。

《永慶昇平》中所描寫的“光順鏢店”,史料中沒有記載,雖然其起形式和規模也不算小,但是從其亮鏢的倉促來看,這個鏢局應該只是一個小鏢局,而上面的描述其實只是對鏢局“

亮鏢”的一個側面的展現,但是從這個小鏢局亮鏢的側面敘述中,我們不難發現,鏢局亮鏢所造的聲勢——紛紛傳言,所請的人士——士農工商,所擺的陣勢——兵器財寶,所需的破費——大設宴席,這種熱鬧的程度,已經足可以讓我們看到鏢局對“亮鏢”重視程度。

我們知道練武之人都是性格豪爽,對錢財視若糞土的俠士,作為沒有積蓄的他們還是傾盡所蓄,力求把“亮鏢”亮得熱鬧一點,規模大一點,大造聲勢,儘可能地擴大影響面,把方方面面的知名人物,無論是當家的,還是鏢師的熟人朋友,也不管是為官的,還是務農的、從工的、經商的,只要是在當地有些名頭,必然一一請到捧場,讓名人題字,書寫個對聯,大紅燈籠高高掛起,把十八般兵器往台兩旁一擺,威風凜凜,關鍵時候再耍上幾式,來幾招絕活,然後熱熱鬧鬧大擺宴席,宴請各位來賓,好不氣派!

相關條目

鏢局 掛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