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古觀象台

北京古觀象台部分對我國古代天文學的一些主要歷史事件和觀測成就

北京古觀象台位於東城區建國門立交橋西南側,是一座展示中國古代天文儀器以及古代天文學的自然科學類專題遺址博物館,1956年正式開放。古觀象台充分展示了中國古代天文學上的成就,是中國古代文明史上的重要遺產。
古觀象台,原名觀星台,始建於明正統七年(1442年),是明清兩代的天文觀測中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台之一,至今已有550餘年的歷史。它由一座高14米的磚砌觀星台和台下紫微殿、漏壺房、晷影堂等建築組成。在青磚台體上八件青銅鑄就的宏大精美的儀器兀立聳立,是清代製造的天體儀、赤道經緯儀、黃道經緯儀、地平經儀、象限儀、紀限儀、地平經緯儀和璣衡撫辰儀,器身上那雕刻精美的游龍,栩栩浮動的流雲,形象逼真,其中部分仍具有實測功能。
台體內部的二層展室內陳列著“中國古代天文學成就展”。台下四合院內有4個展室:紫微殿及東廂房陳列的是“靈台儀象”,介紹中國靈台遺址,現存的古觀象台的變革和天文儀器的製造等;西廂房的展覽可使您了解中國豐富的曆法及歷史上的重大曆法改革;晷影房是明清天文學家為確定時辰而進行日影測量的地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