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國際文庫

亞馬遜國際文庫

亞馬遜國際文庫(CreateSpace.com)是2007年由美國亞馬遜電子商務公司(Amazon.com)以全資購買的出版機構。該部門下轄亞馬遜公司,但由Libby Johnson McKee先生獨立運營,是一家集簡裝版圖書(Paperback)和電子版圖書(Kindle)與一體的獨立出版平台。

基本信息

基礎資料

該平台擁有兩個部分。一個是KindleDirectPublishing(KDP)即電子版圖書出版發行業務,一個是CreateSpace本平台業務即Paperback簡裝版圖書出版發行業務,也就是如果是獨立出版人想在Kindle Direct Publishing出版——即Kindle版圖書必須先在CreateSpace完成出版簡裝版圖書。KDP主要針對全球12個國家的亞馬遜網站和Kindle移動終端(主要包括Kindle Paperwhie電子墨水書,Kindle Fire, Kindle Fire HDX平板電腦,Amazon Fire Phone手機,以及蘋果和安卓系統中裝備亞馬遜APP的設備)銷售。發行地區包括:美國、英國、德國、法國、西班牙、日本、義大利、印度、加拿大、巴西、墨西哥、澳大利亞;亞馬遜國際文庫主平台CreateSpace的大眾簡裝版(Mass Edition)圖書則涉及面更廣,不僅包括上述平台,還包括幾乎所有主流網上書店,如亞馬遜Z、電子港灣eBay、京東JD、巴諾書店Barnes&Noble等;不僅包括世界範圍內的圖書館,如世界三大圖書館——中國國家圖書館、美國國會圖書館和英國大不列顛圖書館,還有很多國際圖書貿易公司,如中國瀾瑞外文(Lanree)圖書公司,美國的LightingSource和Baker圖書公司也都是CreateSpace全體出版人單位的承接銷售團隊。很多定位很專的圖書非常適合這些團隊的定向銷售,比如一些宗教類的圖書在一些公園、教堂門口的書店非常暢銷。另外i,得益於線上閱讀(Look inside)功能,在全球最大電子書店亞馬遜上,讀者可以尋找到他們確實期望購買的產品。

圖書線上銷售效果展示圖書線上銷售效果展示

CreateSpace

亞馬遜國際文庫(CreateSpace)幫助自助出版單位列印出自己在亞馬遜平台上出版發行圖書。亞馬遜似乎在培養它與代理商和作家之間的關係。這項業務於2007年在美國開通。2012年5月17日,亞馬遜宣布在歐洲開通按需出版服務CreateSpace。CreateSpace是面向自助出版作家的平台。作者通過該平台出版圖書,採用按需出版的方式向讀者銷售實體書。目前具有美國、英國、德國、法國、義大利與西班牙等12國家的社保身份的公民享受到該項服務。CreateSpace主管LibbyJohnsonMcKee表示,通過CreateSpace,自助出版作家可以將圖書銷售給美國及歐洲各地的廣大讀者,這種方式將會提高作家的收入。這個平台的誕生一方面將減少紙張浪費的可能,一方面提高了作家寫書的版稅和出版的自由度。

質疑與挑戰

一名在中國長期使用該平台的出版人表示,“在整個出版業中,出版社要想發展通常要選擇集團化管理模式和專業化發展路線,因為圖書當被作為一種商品的時候是一種長期而薄利的產品,在中國圖書價格又相對美國要廉價很多,通常價格差10倍左右,這導致其在中國要在價格上接受考驗。此外,每個出版社如果沒有特色鮮明的專業偏向性很容易被消費者遺忘,而亞馬遜國際文庫在未來如果沒有優秀的出版人單位保證稿源,沒有亞馬遜強大後台支持,很容易成為時代潮流先行的試驗品”。

Kindle Direct Publishing

KDP自出版在一些作者心裡是逃離第三方出版商,讓寫作自由掌握在自己手裡的最好方式。其中,亞馬遜Kindle被寄予眾望。作者只需要上傳作品並定價,就能在KindleStore里銷售。在這個平台上也誕生了不少自出版的成功者,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阿曼達•霍金(AmandaHocking),26歲的年輕女孩,2010年4月開始在亞馬遜Kindle上出版自己的小說,截止到2011年3月,她的書籍銷量過百萬,收入超200萬美元。就在今年貝索斯致股東的信件中,他花了一半的篇幅介紹亞馬遜自出版平台KindleDirectPublishing(簡稱KDP)對於作者的意義。“通過KDP銷售電子書,作者可以獲得銷售額的70%,但通過大型出版商,作者獲得的版稅僅為17.5%。”KDP的前身是伴隨2007年Kindle推出後就上線的DigitalTextPlatform(簡稱DTP),最初作者只能獲取35%的收入。2010年6月,該比例上調至70%。2011年1月,DTP更名為KDP。當年,超過一千位KDP作者每月書籍銷量過千,部分作者的圖書銷量達到數十萬冊,兩人進入了“Kindle百萬俱樂部”(KindleMillionClub)。

Kindle Direct PublishingKindle Direct Publishing

面臨問題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暢銷書《磨坊河的隱士》(TheMillRiverRecluse)的作者陳達西(DarcieChan)在解釋自己書籍熱門的原因時提到,除了有幾個電子書網站做了推薦,她還委託一個網站為她寫付費書評,並做了一些“便宜的網路廣告”。
另外一位自出版的作者約翰勒姆為了推廣自己的書籍,專門讓她的朋友到和書籍內容相關的網頁進行留言稱讚,她自己也會在Facebook上搜尋,發現合適的網站,就會去那介紹她的新書。
因此,對於作者而言,自出版和傳統出版一樣少不了費盡心思的行銷和推廣。
可惜,一切不止於此,自出版還面臨一些無法逃避的問題。
美國知名推理小說家蘇•格拉夫頓(SueGrafton)在給年輕作家的建議中提到,千萬不要自出版,因為這會讓你更懶惰。雖然像Kindle這樣的平台能夠讓你很容易把一本書推向了市場,但中間卻缺少了專業出版社的把關,本來他們可以幫你把邏輯梳理得更清楚,讓這本書閱讀起來更順暢。
作家哈里•馬科斯(HarryMarks)在一篇《自出版的問題》文章結尾處寫道:“作家寫得越多越頻繁,才能寫得越好。但如果我們寫得越多,卻並沒有意識到寫得很糟糕,那我們怎么樣進步?”

其他功能

亞馬遜國際文庫擁有眾多出版人單位,中國大陸地區由文際學者(ICP Intercultural Press)進行圖書組稿評審工作。亞馬遜國際文庫其他功能如互動平台AuthorPage可以發布圖片和文字以及視頻,用於宣傳作者或者某一本圖書;音頻圖書Audible平台可以完成聽圖書的出版發行,這一功能幫助盲人、學齡前兒童、開車的讀者完成“閱讀”體驗;視頻和音樂文創產品拓展(MP3,DVD和CD)也吸引了很多文創愛好者加入。此外,亞馬遜國際文庫還集合了作家社交俱樂部,建立了不分地域、民族、國籍的網際網路溝通平台,但是目前這一平台僅有英文一種語言模式。隨著2014年7月24日亞馬遜Fire Phone手機問世,亞馬遜國際文庫多了一個發行終端。

大事記

2007年,圖書出版業務在美國開通

2010年10月,亞馬遜國際文庫文際學者出版機構在華盛頓特區建立
2011年1月,取消作家自銷約束
2012年5月17日,亞馬遜宣布開通歐洲銷售網路

2013年2月,與企鵝出版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定
2013年10月,KDP新增MatchBook功能

2013年12月,激活圖書館和書店推介功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