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非開發中國家和地區現代化研究

四、泰國現代化模式的特點 四、90年代以來的印度現代化 二、傳統產業的現代化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上海辭書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10月1日)
平裝: 298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32
ISBN: 753262966X, 9787532629664
條形碼: 9787532629664
尺寸: 20.8 x 14.6 x 1.8 cm
重量: 440 g

內容簡介

《亞非開發中國家和地區現代化研究》以馬克思主義發展觀指導亞非開發中國家和地區現代化研究。《亞非開發中國家和地區現代化研究》內容包括東方落後於西方的歷史運動軌跡、亞非開發中國家和地區二戰後現代化的實踐、礦產資源驅動型的現代化等。

目錄

序:以馬克思主義發展觀指導亞非開發中國家和地區現代化研究
第一章 東方落後於西方的歷史運動軌跡
一、關於東、西方概念的由來和沿革
二、古代:東方更先進
三、近代開端:東方為什麼開始落後於西方
四、資本原始積累:東、西方發展的失衡
五、工業革命:東方國家機會的喪失
六、平行四邊形的動態合力論
第二章 亞非開發中國家和地區二戰後現代化的實踐
一、戰後民族獨立運動和民族國家的建立
二、新生獨立國家發展道路的選擇
三、戰後亞非開發中國家和地區現代化的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
四、戰後亞非開發中國家和地區的發展歷程
第三章 礦產資源驅動型的現代化
第一節 鑽石、黃金與南非的現代化
一、礦業革命
二、現代工業體系的建立
三、種族隔離制與南非經濟的受挫
四、創建種族和解的新南非
第二節 石油與沙烏地阿拉伯的現代化
一、沙特的統一和現代化的啟動
二、石油資源的開採與費薩爾的“十點綱領”
三、“石油繁榮”與五年計畫
四、石油資源驅動下的經濟現代化成就
五、沙特現代化的主要特徵
第四章 出口導向驅動型的現代化
第一節 亞洲“四小龍”
一、發展出口導向型工業
二、“四小龍”經濟實現騰飛的原因
三、東亞金融危機後“四小龍”發展的分化
第二節 模里西斯
一、殖民時代模里西斯的經濟
二、獨立後經濟結構的改變
三、迅速發展為中等已開發國家
四、模里西斯發展道路的經驗和啟示
第五章 農業資源驅動型的現代化
第一節 泰國
一、拉瑪四世和拉瑪五世的改革——現代化的艱難起步
二、走農業一工業化道路
三、迅速崛起的工業經濟
四、泰國現代化模式的特點
第二節 象牙海岸
一、殖民時期“二元農業”的形成
二、獨立後現代農業的發展
三、以農養工,以工促農
第六章 大國綜合發展型的代表——印度
一、殖民地時期印度現代化的屈辱啟動
二、尼赫魯時代——印度混合經濟的形成
三、後尼赫魯時代——經濟調整及其高科技的發展
四、90年代以來的印度現代化
五、印度現代化模式評析
第七章 走科技強國之路——以色列的實踐和示範
一、建國與起步
二、傳統產業的現代化
三、以知識經濟為主的全面發展階段
四、以色列高科技發展對開發中國家的示範作用
主要參考書目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