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山德羅夫紅旗歌舞團

亞歷山德羅夫紅旗歌舞團

亞歷山德羅夫紅旗歌舞團,全稱俄軍亞·瓦·亞歷山德羅夫兩次紅旗學院歌舞團。是成立於1928年的俄羅斯軍隊歌舞藝術團體,前身為蘇聯紅軍歌舞團。亞歷山德羅夫紅旗歌舞團規模已達到300多人,被公認為俄羅斯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大、級別最高、最負盛名的軍隊歌舞藝術團體以及世界最優秀的男聲合唱團之一,其成員的準入資格以嚴謹著稱。2016年12月25日,一架俄羅斯國防部圖-154飛機發生空難,包括亞歷山德羅夫紅旗歌舞團64名演員在內的機上人員全部遇難。

基本信息

簡介

演出劇照(資料圖)演出劇照(資料圖)

紅旗歌舞團於1928年由當時莫斯科音樂學院的亞歷山大·亞歷山大羅夫教授創立,並由他親自領導直至1946年去世,達18年之久。1946年初,後來成為將軍的鮑里斯·亞歷山大羅夫上校接替了他父親領導這個樂團並直到1986年退休。

亞歷山大羅夫紅旗歌舞團中的男聲合唱團普遍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好的合唱團之一,其聲音的色調變化技巧和藝術感染力舉世無雙。其成員的準入資格以嚴謹著稱。在其影響之下,世界各國的軍隊陸續建立了各自的軍隊歌舞團系統,比如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歌舞團等。

電視劇《潛伏》主題曲《深海》就是根據亞歷山大羅夫1941年創作的《神聖的戰爭》重新填詞而成。

歷史

1928年成立,最初名稱為“紅軍歌曲樂團”,只有12名成員。

1935年被蘇聯共產黨(布爾什維克)中央委員會授予“榮譽紅旗”和紅星勳章,自此該團體開始被稱為“紅旗歌舞團”。

1944年元旦夜在該團團長、蘇聯國歌作曲者亞歷山大·瓦西里耶維奇·亞歷山德羅夫的指揮下,通過廣播首次演唱了蘇聯國歌。

1945年5月9日在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宮柴可夫斯基音樂廳舉行了慶祝蘇聯衛國戰爭勝利的音樂會。

1949年為紀念該團創始人亞歷山大·瓦西里耶維奇·亞歷山德羅夫,歌舞團命名為亞歷山德羅夫紅旗歌舞團;並獲得蘇聯最高蘇維埃再次授予紅旗勳章,使該團稱為唯一兩次獲此榮譽的藝術團體。

1978年該團成立50周年之際獲得“國立模範”稱號。

演出特色及風格

亞歷山德羅夫紅旗歌舞團以演唱蘇聯及俄羅斯軍旅歌曲為主要特色,同時也演出俄羅斯民歌及世界各國的經典歌曲。

歷任團長

亞歷山大·瓦西里耶維奇·亞歷山德羅夫少將(1928年至1946年)

鮑里斯·亞歷山大耶維奇·亞歷山德羅夫少將(1946年至1987年,首任團長之子)

伊格爾·阿格豐尼科夫(1987年--)

外訪演出

亞歷山德羅夫紅旗歌舞團亞歷山德羅夫紅旗歌舞團
二戰結束之後,亞歷山德羅夫紅旗歌舞團頻繁在世界各國訪問演出。被世界各國公認為俄羅斯文化的名片之一。

訪英演出

令紅旗歌舞團在國際上成名的演出是在1955年到英國進行為期8周的演出,當時的英國媒體對其演出予以高度評價。甚至稱“若紅軍歌舞團的成員被充作軍隊,必定可以輕而易舉地攻克世界任何一個城市,不需要武器,只要從那個城市的歌劇院開始發動進攻。”

訪華演出

該團在歷史上曾經8次到中國進行訪問演出,2009年將以120人的陣容作第8次訪華演出以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60周年以及中俄建交60周年。

1952年,首次訪華,受到毛澤東等當時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導人的接見。

1965年,第2次訪華。

1997年,第3次訪華。

1999年,第4次訪華。

2002年,第5次訪華。

2005年,第6次訪華。

2006年,第7次訪華。

2009年,第8次訪華。

空難事故

2016年12月25日,俄羅斯國防部確認,一架載有93人的圖-154飛機莫斯科時間當天清晨在黑海水域失事,確定無人生還。機上人員中包括俄軍方著名的亞歷山德羅夫紅旗歌舞團64名成員和一些媒體記者。他們原計畫前往赫梅米姆空軍基地參加新年慰問活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