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山大·馬更些

亞歷山大·馬更些

直到18世紀90年代,加拿大北部內陸地區在地圖上還是一片空白。著手填補這片白色空間的探險家是亞歷山大·馬更些。他是一位毛皮商,孩提時代就從蘇格蘭移居到了加拿大。

基本信息

人生簡介

馬更些進行了兩次旅行,試圖尋找一條向西橫貫北美洲的河道。1789年6月,他從西北地區的大奴湖乘獨木舟出發,自信一周內便能到達太平洋。他循著由北向西的河流,行駛了1600多千米。然後馬更些轉向西北向航行,到達了該河在北冰洋的河口,但不是太平洋。

上圖:通過陸路到達太平洋後,馬更些恢復了他作為毛皮商的老本行生涯。最終,他退休回到了蘇格蘭。

1792年,馬更些開始了他到達太平洋的第二次旅行。這次他取一條更南的路線,從大奴湖沿著皮斯河行駛,穿過落基山脈。探險隊的皮斯河河岸上安營紮寨,熬過了冬季。當春季來臨時,他們繼續前進。為避開峽谷和河流,他們常扛著獨木舟穿過茂密的森林。他們利用途中遇到的印第安人所提供的信息,最終抵達了太平洋。

馬更些作為通過陸路到達太平洋的第一位歐洲人,仍然感到失望,因為這條路線顯然不適宜交通運輸。

失望的河流

馬更些於1792年行駛的河流,從大奴湖流向北冰洋,如今以他的名字命名。馬更些本希望該河通往太平洋,他曾將它命名為“失望的河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