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曼牙鄉

亞曼牙鄉

亞曼牙鄉為疏勒縣轄鄉。1958年屬羊大曼公社,1984年析設亞曼亞鄉。位於縣城東,距縣城42公里。以農業為主,主要種植小麥、棉花、玉米。畜牧業牧養牛、羊、馬、驢等。

基本信息

概況

進入亞曼牙鄉的檢查站進入亞曼牙鄉的檢查站

疏勒縣位於歐亞大陸腹地、新疆西南部,地處塔里木盆地西緣,雄踞於赤水之濱、古老的喀什噶爾平原綠洲中部,距南疆政治、經濟、文體中心喀什市東南3公里,處於以喀什市為中心的“一市兩縣”經濟內,東連伽師、岳普湖,西接疏附縣及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阿克陶縣,南鄰英吉沙縣,西北和疏附縣毗鄰,北隔克孜勒河與喀什市、疏附縣相望,疏勒還是祖國西南的咽喉要道,連線中亞、西亞和南亞,與塔吉克斯坦、阿富汗等6個國家和地區接壤,集群口岸優勢明顯,處在“五口通八國”的中心位置,疏勒縣還疏勒縣素有“黃金走廊”之稱。
疏勒縣有2130多年歷史。疏勒,古西域國名,早在西漢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張騫出使西域時,就有“疏勒國,王治疏勒城”的文字記錄。唐朝設疏勒鎮,與龜茲、于闐等並稱“安西四鎮”,清設直隸州,後升格為府,民國二年(1913年)疏勒府改為縣,此名沿襲至今。
現轄疏勒鎮、罕南力克鎮牙甫泉鎮、巴仁鄉、巴合齊鄉洋大曼鄉、亞曼牙鄉、塔孜洪鄉英爾力克鄉、塔尕爾其鄉、庫木西力克鄉、艾爾木東鄉、阿拉力鄉、英阿瓦提鄉、阿拉甫鄉3個鎮12個鄉,7個農林牧漁場,218個行政村,11個社區居委會。

到2006年底,全縣總人口為30.4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4.3萬人,占總人口的14.1%。現有國土面積2394.8平方公里。

鄉鎮簡介

亞曼牙鄉為疏勒縣轄鄉。1958年屬羊大曼公社,1984年析設亞曼亞鄉。位於縣城東,距縣城42公里。面積119.7平方公里,人口1.4萬,有維吾爾、漢兩個民族,其中維吾爾族占99.6%。烏(魯木齊)伽(師)公路過境。克孜勒河從境內流過。轄色格孜勒克、阿亞克色格孜勒克、協開爾巴格、溫塔什、阿亞克蓋米桑、尤喀克蓋米桑、喀拉吉勒尕、麻扎墩、喀勒塔皮拉勒、哈達提克、阿亞克科克其、尤喀克科克其、麻扎、蘇吾汗安拉、巴依託喀依15個村委會。

主要種植

以農業為主,主要種植小麥、棉花玉米。畜牧業牧養等。

鄉鎮企業

有農機修理、糧油加工、建築等。

“爭先創優”重在廉政教育

自開展第十二個黨風廉政教育月活動以來,疏勒縣亞曼牙鄉以爭先創優活動為契機,以培養高效、廉潔、規範的黨員幹部工作作風為目的,通過四種有效的方式,深化廉政教育。
一是組織教學。充分發揮鄉黨校的主教育陣地的作用,將學習計畫及學習要求下發到各村黨支部及每名機關幹部手中,確定每次學習的授課領導,設立廉政課程學習監督人,並實行講課稿由黨委書記“一支筆”審批制度,確保學習活動的有效開展。二是學分登記。將胡錦濤同志在十七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上的重要講話、《廉政準則》、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等內容作為學習的重點,對黨支部採取“支部登錄”記分的辦法,每學完一個課程分別按分值記分。對黨員個人則採取“實學實記”的方法,由廉政學習監督人將黨員學習情況統一登記在《黨員學習記錄本》上。三是分級督查。每次學習完畢,將各村黨支部及機關幹部參加學習的情況進行通報一次,每季度公布各村黨支部及機關幹部廉政學分累計情況,督促他們按時按量完成學習內容。四是加強考核。出台了《廉政教育考核辦法》,建立幹部廉政情況個人檔案,將學分及學用成果轉化情況記錄在冊,進行年度考核,獎優懲劣,同時要求各村黨支部把黨員學習情況作為年度黨員評議的重要依據之一。
目前,該鄉結合爭先創優活動,通過組織向自治區十大先進人物學習,大力宣揚和表彰勤政廉政的先進典型,通過開展廉政教育專題學習、組織收看警示教育片背誦反腐倡廉格言等方式,培養了黨員幹部高尚的思想境界和勤政為民的敬業精神,增強了黨員幹部拒腐防變的能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