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岡山鬥爭全景畫聲光電演示館

井岡山鬥爭全景畫聲光電演示館

井岡山鬥爭全景畫聲光電演示館,全館便是一幅長112米、高18米、由全景畫、地麵塑型、和高科技聲光電演示系統構成旳畫軸,代表了當今世界全景畫作的最高水平,反映了井岡山鬥爭時期重大歷史場景,展示了井岡山秀麗山川,展現了黨的偉大革命實踐。

內容簡介

井岡山鬥爭全景畫聲光電演示館,由江西省委宣傳部創意策劃和監製,特邀魯迅美術學院眾多藝術家和中國電影集團高科技聲、光、電聲效專家,拍攝3萬多張照片,用掉5噸多油墨,歷時18個月精心創作完成。該館全景全長112米,高18米,由全景畫、地麵塑型、和高科技聲光電演示系統三部分組成,用藝術形式真實地反映了井岡山鬥爭時期三灣改編、大井練兵、茨坪安家、井岡山會師、八角樓燈光、龍源口大捷、黃洋界保衛戰和挺進贛南閩西等重大歷史場景,形象、直觀、生動地展示了二三十年代百里井岡山秀麗山川,展現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的偉大革命實踐。該館率先提出“紅色經典,現代表述”的設計理念,代表了當今世界全景畫作的最高水平,創造力“六個第一”。創造力“六個第一”
第一次用全景畫反映歷史過程;
第一次 將激烈的戰爭場面和美麗自然風光融為一體;
第一次 在全景畫上配置高科技的聲光電技術;
第一次 用全景畫反映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的光輝業績;
第一次 在國家風名勝景區建立全景畫館;
第一次 在中國長江以南建立的全景畫館。

重大意義

井岡山鬥爭全景畫跨時空地將井岡山革命鬥爭的重大事件與巍峨雄偉、鍾靈毓秀的井岡山綠色風光融為一體。以其精巧的構思、精湛的繪畫藝術和創新的精神,為中國乃至世界美術史上增添了一朵絢麗多彩、獨具特色的奇葩,是一部雅俗共賞、富於創新、震撼人心的偉大作品。
走進井岡山鬥爭全景畫聲光電演示館,恍若穿越八十年時空,置身於雄渾蒼茫的群山之中,親身領略著井岡山鬥爭史上的波瀾壯闊,聆聽著朱毛會師的歡呼聲、黃洋界保衛戰的槍炮聲、向贛南閩西進軍的腳步聲……
井岡山鬥爭全景畫由中共江西省委宣傳部策劃監製,魯迅美術學院眾多藝術家精心創作,江西海洋音響燈光工程公司配置高科技聲光電演示,已於2006年5月1日開始日夜對外開放,受到眾多中外人士高度讚賞。
井岡山鬥爭全景畫聲光電演示館對外開放後,黨和國家領導人賈慶林、錢其琛,澳門特首何厚鏵、國家旅遊局局長邵琪偉、“神五”航天英雄楊利偉、中央電視台主持人崔永元、劉璐等先後到館指導工作,受到了領導、專家和廣大遊客的一致好評。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焦點訪談》、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新聞縱橫》、江西電視台《社會傳真》、江西人民廣播電台、江西日報等眾多新聞媒體作過專題報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