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馬圖[宋代李公麟畫作]

五馬圖[宋代李公麟畫作]

李公麟(1049-1106)北宋著名畫家。《五馬圖》為其傳世佳作,紙本墨筆,縱29.3厘米,橫225厘米,無名款。圖以白描的手法畫了五匹西域進貢給北宋朝廷的駿馬,各由一名奚官牽引。每匹馬後有宋黃庭堅題字,謂馬之年齡、進貢時間、馬名、收於何廄等,並跋稱為李伯時(公麟)所作。五匹馬各具美名,令人遐想,依次為:鳳頭驄、錦膊驄、好頭赤、照夜白、滿川花,而五位奚官則前三人為西域裝束,後兩人為漢人。

基本信息

畫家簡介

李公麟(1049——1106)北宋畫家。字伯時,號龍眠居士,舒州(今安徽潛山)人。宋神宗熙寧年間中進士,官至朝奉郎。
好古博學,喜藏鐘鼎古器及書畫。居京師十年,不游權貴之門,以訪名園蔭林為樂。其天賦極高,又博學勤業,書法飄逸具晉人風韻,擅畫人物、山水,尤精畫鞍馬。

作品概況

五馬圖  局部五馬圖 局部
該幅無作者名款,共分5段,前4段均有北宋黃庭堅的箋記,後紙有黃氏跋語,另有北宋、南宋初的曾紆跋,言及黃庭堅題於元祐五年(1090年)。幅上兩處有乾隆帝的題文,鈐有清“樂壽堂鑑藏寶”等印20方。
該卷系職貢類題材,作一人一馬狀。

畫家畫風

李公麟(1049-1106)北宋著名畫家。他的一生在仕途上不甚得意,但詩文書畫成就很高,也擅辨古器物。
李公麟雖然被列入了文人畫家之列,但是他除了後世文人畫家所擅長的山水花鳥題材之外,更擅長人物、鞍馬。在此方面,他繼承了顧愷之以來的傳統,而又有所創造,自立新意,在刻畫人物個性和情態上極具功力。他把過去僅作為粉本的白描畫法確立為一種畫種,使之獨立成科。
馬是古代人類最親近、最依賴的一種動物,無論平時的載物、交通,還是戰爭中的兩軍拼殺,都依賴鞍馬。所以在古代的壁畫中就有鞍馬賓士的形象。唐以後,就開始有獨立的鞍馬畫,漸漸自成一體系,著名的畫家有張萱、韓乾等。
李公麟顯然受其影響,年輕時初學畫,便從畫馬入手。他極其重視觀察和寫生。傳說他每次去朝廷的馬廄觀看國馬,總是流連忘返至於忘我的境地,所謂“終日不去,幾與俱化”。有高僧指點他不可長此,“恐墮入馬趣”,他頓悟其旨,就改學道釋人物畫,居然又深得吳道子的筆法。
李公麟的繪畫,受顧愷之的影響較大,同時他又師法吳道子。李公麟重視對生活實際的認真觀察,繪畫創作不是一味蹈習古法。他畫的人物,能區分出人物的不同身份、不同地域和不同種族的特徵,使人一看即能辨別出來。不過,李公麟最著稱的畫法是一種“掃去粉黛,淡毫輕墨”的“白描”,它的效果是“不施丹青而光彩動人”。
這種“白描”法繼承了傳統的繪畫風格,接近顧愷之的緊細凝斂,承續吳道子的暗示物象立體結構的粗細變化,並用線條的變化暗示物體的質感,甚至用線條的強弱與所描繪的人的個性相呼應。他所畫的人物,往往只憑几條起伏而有韻律感的墨線來完成。他的這種畫法,對後世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馬各有名

據黃氏題跋,5馬依次為鳳頭驄、錦膊驄、好頭赤、照夜白、滿川花,皆為雄馬,均是西域的貢品,分屬宋廷的左騏驥院和左天駟監。
前3位控馬者為西域少數民族的形象和裝束,後兩人為漢人。姿態各異,無一雷同,妙在其精神氣質亦微異,有飽經風霜、謹小慎微者;有年輕氣盛、執韁闊步者;有身穿官服、氣度驕橫者。
馬的造型因品種而異,大小、肥瘦、高低、毛色各別,但性情都溫順平和,以示已被調教馴服。大凡畫貢馬的題材,馬的神態和步態都是如此。

作品賞析

如《宣和畫譜》卷七所云:“大抵公麟以立意為先,布置緣飾為次”,意在生動的表現人、馬的性情。畫家在藝術上的獨創首先體現在純熟的白描技法上,他把盛行於唐代吳道子時代的“白畫”發展為具有豐富表現力的畫種——白描,該幅就是確立這一畫種的標誌。雖不著彩色,仍可使觀者從剛柔、粗細、濃淡、長短、快慢的線條變化中感受到富有彈性的肌膚、鬆軟的皮毛、筆挺的衣衫、粗厚的棉袍等各不相同的質感和量感。
畫家在白描的基礎上微施淡墨渲染,輔佐了線描的表現力,使藝術效果更為完善,體現了文人畫注重簡約、儒雅和淡泊的審美觀。自此之後,幾乎所有的白描人馬畫無不源出於李公麟的白描藝術。
五匹馬體格健壯,雖毛色不一,姿態各異,但顯得馴養有素,極其溫順。五個奚官則因身份不同,或驕橫,或氣盛,或謹慎,或老成,舉手投足,無不恰如其分。
李公麟雖由吳道子入門,但其線描功夫,稱得上“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今人感嘆古代的漢人及異族有那么美妙的服飾,以致單是描繪衣服的褶紋就有“十八描”之稱。而李公麟以其“行雲流水”般的線條,飄逸而行止如意,雖只是白描勾畫,卻非常具有質感。
你看馬的輪廓,似乎感覺得到其骨骼肌肉,略加烘染後,又似乎能感覺到其皮毛、斑紋。人物的面部刻畫很簡單,但結構異常準確,狀貌極其生動,鬚眉之間,不但可視其年齡、身份、民族,甚至從表情可以窺其內心。衣褶自然是線描最優美之處,觀者打開畫卷,無不立即就被這些流暢圓潤而又凝練勁挺的線條所吸引,不能不為其造型之精美而折服。
後人推其為宋畫中之第一。

重要展覽

2019年1月16日在東京國立博物館開幕的“顏真卿:超越王羲之的名筆”特展中,悄然失蹤近百年的北宋名畫、李公麟《五馬圖》赫然出展,引發了海內外文物界與書畫愛好者的震動與關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