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裏海沙

五裏海沙位於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區,是一片環海灣的天然沙灘,長度足有五里之長而得名。

簡介

五裏海沙 五裏海沙

坐落於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區的五裏海沙,是一片環海灣的天然沙灘,面積很大,周圍環繞著大片茂密的防護林,空氣清新、風光迷人,素有“泉港的北戴河”之稱,因其沙灘長度足有五里之長而得名為“五裏海沙”。五裏海沙地處湄洲灣南岸,是泉港眾多海岸線中最美麗的一處。在沙灘上你可以看到遠處的油輪鳴笛而來,更能遠眺到不遠處的惠嶼島。

休閒項目

泉港區正在加快城市社會事業和酒店餐飲、商貿物流、金融信息等服務設施建設。目前,8平方公里的城市建成區內擁有三星級以上酒店4家,四大國有銀行和民生、興業銀行均在城區設分支機構,蘇寧電器、肯德基、奇龍、百匯等大型連鎖企業相繼入駐,錦繡公園、五裏海沙景觀帶等文化休閒項目正在逐步規劃實施中。

五裏海沙環峰尾、後龍兩個鎮三個村,周邊生活著三萬多人口,素有“泉港北戴河”之美稱,是大泉州環海城市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是泉港一處休閒旅遊的福地。

五裏海沙

五裏海沙,顧名思義,你就可知它有多長。它東起峰尾碼頭,北至後龍港口,其間經圭峰、郭厝等村邊界,呈半圓弧,既像是一曲彎彎的月牙,又像是一條金色環帶鑲綴在泉港東部。五里沙灘的風景最佳處,在郭厝村一帶,行至郭厝“車頭”,藍天之下,在村子的背後有一道墨綠色屏風,那是防風林。這些耐寒耐鹼的木麻黃樹,高的、矮的、健碩的、贏弱的,雖然沒有那一株有顯眼的挺拔身姿,但卻一株連著一株,形成五里沙灘的第一道風景線。呼吸著夾雜著些許鹹腥味的海風,穿過防風林,踏上鋪滿細沙的鄉間小道,就到了五里沙灘。

沙灘寬30餘米,留心細看,可發現沙灘分成三道,中間一道沙子較粗,顆粒分明,夾雜著細碎的貝殼和石子,靠海和近岸的兩道沙子則是粉狀細沙。潮水把沙灘沖洗得平整而潔淨,沒有一點髒雜,可也沒有人們想像中的遍地都是五彩斑斕的貝殼,遊客若想從這裡帶走精緻的鵝卵石或奇形怪狀的貝殼,那是很難的。偶爾可見一兩行腳印,但只一小段就拐向出口了,很少有人從這端走到那頭的。偶爾有孩子或尚存孩子心性的人會在沙灘上堆起“一座小山”、挖掘“一條小河”,但這絲毫不影響沙灘的潔淨美觀。

五里沙灘的海,狀如淺碗,潮來則滿盈,潮去則無遺。它沒有深不可測的海底,海風疾烈;也沒有奇形怪狀的巨石險礁,驚濤拍岸。它是一個小家碧玉型的溫婉女子,海風徐徐,潮水輕漾,沒有驚人的艷貌,沒有濃艷的粉飾,但卻平易近人,質樸內斂、潔淨天然。

漲潮的時候,波濤蕩漾,漣漪層層,往岸邊送來一圈圈細碎的白色浪花。放眼遠眺,茫茫海天成一色。薄煙之中,深黛色的秀嶼島和惠嶼島若隱若現,仿佛傳說中的蓬萊仙境。煉油廠碼頭的油罐銀光點點,就像躍出海面的魚尾在陽光下磷光閃閃,當地人稱之為“鯉魚尾碼頭”,真是名副其實。幾艘油輪靜靜地泊在遠處的海面上,它們也許是遠航剛歸來,也許是正在整裝準備又一輪遠航。對面峰尾碼頭及村落從墨綠的防風林盡頭綿延而出,幾條大小不一的漁船緊緊傍在岸邊。左邊的後龍地界丘陵起伏,林木疊翠,山腳的屋舍點點密密,為海光水色平添了另一種景致。

潮退之後,海底一覽無遺。這裡是蟶、牡蠣、紫菜等海產品養殖場。近處的是蟶田,一壠壠一畦畦的,只可惜少了翠綠,要不真讓人懷疑是耕犁得整整齊齊等待播種插苗的農田。遠處的是海蠣田,一大片的墨綠,那是漁人們用綠色絞絲繩捆綁在海底的海蠣石上並連繫成網,繩與石都是海蠣生長的地方。間或有三兩個漁人卷著高高的褲管,挑著沉沉的一擔從深處走來,如針腳般點點地刺破海底的沉默。偶爾可見三兩隻悠閒的海鷗,停歇在黑褐色的灘涂上,邁開細長的腿悠哉游哉地踱著方步,和人們一起享受著這安謐幸福的生活。

在五里沙灘,你可以在清晨看紅日出海、水天流光,也可以在黃昏時看夕陽在防風林中隱隱穿行、海面瀲灩,更讓你流連忘返的是炎熱的夏夜,皓月當空,銀白的月光撒滿沙灘,海面上波光點點,此隱彼現。天空繁星閃爍,海面幽深一片,濤聲細細如語綿綿不絕。沙灘上,人們或三五成群,談心納涼;或鴛鴦一對,燕語呢喃。你可以約三兩好友,在沙灘上逍遙一夜,聽海風在防風林中唱歌,相伴著潮起又潮落。

地點

五裏海沙地點:峰尾鎮北海灣的防沙林!

旅遊時間

最佳的旅遊時間:春秋兩季(夏季也很涼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