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華寺

五華寺

五華寺,位於福建省德化縣蓋德鄉吾華村,海拔1196米的吾華山巔。史載唐鹹通間(公元860—874年),四川僧人陸無晦在此結庵與虎同居,號虎蹲岩,後在此坐化,鄉人建寺祀之。

基本信息

簡介

五華寺五華寺
位於福建省德化縣蓋德鄉吾華村,海拔1196米的吾華山巔。史載唐鹹通間(公元860—874年),四川僧人陸無晦在此結庵與虎同居,號虎蹲岩,後在此坐化,鄉人建寺祀之。寺側有端午泉,相傳昔日每年端午日,寺前石崖上有陸無晦化身處“化台”古蹟。寺的下殿已被火燒毀,正殿至今仍保存完好。1988年來,已由民眾集資重修。

相傳唐朝懿宗年間(約於860年至874年),陸禪祖師(法號自都,姓陸名無晦)由開山同隨雲遊南方,當他們走到德化蓋德鄉北部的吾華山時,發現此地四周環山,風光旖旎,便在現在建寺處築室修煉,並與活虎同居一所,號“虎蹲岩”。後招集信眾談經說法,並自製藥材,自開建端午泉井,自製蕨粉,自製百種青草,自種苦泉名茶,研製成蟬殼名茶香薷,救濟萬民。

歷史

五華寺五華寺
唐懿宗鹹通年間,陸禪祖師在修真之處,功成辭世,化身石上。唐僖宗乾符六年(879年),邑人創寺,塑其像供奉,更名五華寺。因下殿於1980年10月間遭火,文物保護小組及時成立董事會,發動林氏、鄭氏兩保民眾捐資和投工獻料,依原狀舊制修葺上殿,重建下殿,1989年完工。
五華寺黑瓦紅牆,坐北向南,寺的前方不遠處就是海拔1196米的吾華山。此山五峰並立,狀若蓮花,故又稱為“五華(花)”。寺院前有一池荷塘,再往前面就是一片開闊的水田。寺前左側的三株古杉,樹高桿粗,頗有樹中老者的滄桑和古樸。寺里經常冒出一縷的香火和清香,使得這寺院透露著的仙界煙火。
登上石砌階級,走進正門,正殿里的樑上高掛著許多匾額。正殿四周的房柱上,懸掛著文人墨客書寫的古楹聯。正殿中央供奉著觀音、如來佛像。據傳,在祖師公塑像內藏有“當年學道白雲邊,這點靈光徹發光。五朵花開金布地,一源泉涌日中天”的字條。佛像前的供桌上亮著長明燈,燃著撲鼻的檀木之香。
從左側邊門走出寺院,寺旁有一泓清澈見底的端午泉。據說端午節這天的午時,泉中的水位會比平時升高許多,以供那天從四鄉八里趕來頂禮膜拜的善男信女們聚餐飲食之用。每當談論起這件事,村民們總是津津樂道。

寺廟聯文

見聖悟空五蘊光明同海月;
修真得地華山勝景賽西天。
五蘊皆空萬字胸起凡入聖;
華池永注八功水利物濟人。本文來自邢台佛教網
五之眼三之身修到聖神欽作祖;
華有月精有日功深采吸奉為師。
神自唐室發運於今赫赫時綏五福;
佛本西蜀而來此地昭昭彌鎮華山。
自唐室顯化以來捍患御災真是萬民之祖;
由華山煉修而後談經說法堪稱百世之師。
五朵花開金布地;金五瑞蓮開淨地;
一源泉涌日中天。風華紫氣入山門。
德遍千家之有祖;金同登果乾坤別;
靈照五華共稱師。鳳室安神日月光。
住重子而護法象;遺澤至今泉有信;
觀罕官身以降魔。修真當日虎無猜。
溯祖相之真傳蓮開夏午;焚五香而清五蜀;
幸師辰之出世井溢中天。撫蓮夏而鎮華山。
五教合大同惟佛慈悲救世;帝心旭日離明普;
華鳳原久襲乃師修煉成功。佛面春風福德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