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華[雲南省昆明市下轄區]

五華[雲南省昆明市下轄區]
五華[雲南省昆明市下轄區]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五華區,是雲南省昆明市下轄區,為昆明五城區之一,核心城區,因境內五華山得名,位於昆明市主城核心區西北部,轄區東起盤龍江,與盤龍區隔江相望;南與西山區毗鄰;西與西山區團結街道接壤;西北與富民縣、嵩明縣兩縣交錯相接,並在富民縣境內有2塊飛地(西翥街道迤六、瓦恭2個社區 ),轄區面積381.6平方千米,其中建成區面積40.86平方千米。 五華區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地形地貌複雜多樣,海拔1670~2527米之間,平均海拔1887千米。區內有玉帶河、沙朗河、西北沙河、迤六瓦恭河等主要河流。 2017年末全區常住人口87.6萬人,戶籍人口(不含高新區)583144人。 五華區是雲南省人民政府的所在地,駐區中央和省市機關、企事業單位眾多,轄區高校、科研機構眾多。主要風景名勝及旅遊景點有雲南陸軍講武堂、朱德舊居、翠湖公園、昆明動物園多處生態公園和旅遊點。2016年,五華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85.47億元,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509元,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217元。 2018年9月,《2018年中國百強區發展白皮書》在京發布,當選2018年中國百強區。

建制沿革

13世紀中葉,元設雲南行中書省,本區為省治中慶城(原鄯闡城)一部。

14世紀後期,明軍平滇,城區建造了設有“東南六門”的磚城,城西半部及南、西、北城關廂就在區內。

民國年間,轄區內的五華山一直是雲南軍政首腦機構所在地。

1928年(民國十六年)8月1日,昆明市政公所改為昆明市政府,商埠第一、二兩區不久改為第五、六區。區境為第三、第四區全部,第一、第二、第五區局部。

1941年(民國二十九年),市區擴建的第七第八兩區的屬地玉皇閣、蓮花池等局部地段在本段。

1949年12月9日,昆明解放,轄區內的五華山為省政府及部分廳局駐地。

1950年3月,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管制委員會成立,按原8個區建制接管,建立市、區兩級人民政權。

1951年,8個區並為5個區,其中第二、第三兩個區和第四區大部、第一、第五兩區局部在本區。

1953年1月,區公所改制為人民政府,區境為第二、第四區,改制為縣級政權。

五華區 五華區

1956年9月,原第二、第四兩區合併,以境內五華山而命名為五華區,五華區人民委員會正式成立。

行政區劃

截至2016年,五華區下轄10個街道,88個社區,214個村(居)民小組。區機關駐華山街道華山西路1號。

街道轄區面積政府駐地
護國街道1.89平方公里慶雲街199號
大觀街道2.78平方公里富春街1號
華山街道3.98平方公里人民中路210號
龍翔街道3.95平方公里---
豐寧街道7.97平方公里:滇緬大道340號
蓮華街道17.33平方公里政教路43號
黑林鋪街道31.45公里黑林鋪前街167號
普吉街道30.72平方公里普吉路339號
西翥街道270.79平方公里---
紅雲街道19.5平方公里龍泉路525號
資料來源: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五華區位於昆明市主城核心區西北部,為昆明市中心城區。轄區中心位於北緯25°02′,東經102°42′,東起盤龍江,與盤龍區隔江相望;南連金碧路、西壩路經環城西路轉人民西路,與西山區毗鄰;西與西山區團結街道接壤;西北與富民縣、嵩明縣兩縣交錯相接,並在富民縣境內有2塊飛地(西翥街道迤六、瓦恭2個社區 ),轄區面積381.6平方千米。

地貌地形

五華區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地形地貌複雜多樣,海拔1670~2527千米之間,平均海拔1887米,境內有眠山、荷葉山、白泥山、鍋蓋山、圓通山、祖遍山、五華山等點狀山體。

氣候

五華區屬北緯低緯度亞熱帶高原山地季風氣候,日照長、霜期短、年平均氣溫15℃,年均日照2200小時左右,無霜期240天以上,年降水量1035mm。

水文

昆明翠湖公園 昆明翠湖公園

五華區內有玉帶河、沙朗河、西北沙河、迤六瓦恭河等主要河流。地下水分為鬆散堆積層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包括碎屑岩裂隙水、岩漿岩裂隙水、變質岩裂隙水)和碳酸鹽岩裂隙岩溶水三類。降雨入滲和地表水滲漏是其補給的基本來源,主要以徑流和泉水的形式排泄。

人口民族

2017年年末全區常住人口87.6萬人,戶籍人口(不含高新區)583144人。在戶籍人口中,城鎮人口566108人,占97.1%;鄉村人口17036人,占2.9%,少數民族82210人,占14.1%。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1528人,戶籍人口自然增長率為6.9‰。

2016年末,五華區常住人口87.27萬人,戶籍人口63.35萬人。在戶籍人口中,城鎮人口598939人,占94.1%;鄉村人口34593人,占5.5%,少數民族87368人,占13.8%。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2287人,戶籍人口自然增長率為6.1‰。

2015年末,五華區常住人口87萬人,戶籍人口62.96萬人。在戶籍人口中,城鎮人口594203人,占94.4%;鄉村人口35443人,占5.6%,少數民族85968人,占13.7%。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2280人,戶籍人口自然增長率為6.24‰。

2014年末,五華區常住人口為86.3萬人,人口密度2269人/平方公里,農業人口194人,占0.003%。

經濟概況

概述

2016年,五華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85.47億元,同比2015年增長7%,占全市GDP比重的22.9%;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1.3萬元。一、二、三產業的結構比例分別為0.2%、51.8%和48%。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509元,同比2015年增長8%;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217元,同比2015年增長9.4%。

第一產業

2016年,五華區有區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20家,都市農莊建設項目共11個,其中4個已正式營業,共完成土地流轉11349.43畝, 總投資達25231萬元。五華區農業科技示範園區引進28家企業, 其中9家獲得雲南省優質種業基地、農業科技示範園、農產品深加工科技型企業等省級高原特色農業認定。

第二產業

五華區風光 五華區風光

2016年,五華區重工業實現增加值增長3.4%,占規上工 業的比重20.8%,輕工業實現增加值增長0.8%,占規上工業的比重79.2%。全區規模以上工業完成主營業務收入855.10億元,同比2015年增長3.43%,大中型規模工業完成主營業務收入784.80億元,同比2015年增長3.22%。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潤總額72.71億元,同比2015年下降5.54%。菸草製品業完成主營業務收入327.07億元,同比2015年下降8.50%,占全區規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的38.24%;實現利潤總額50.99億元,同比2015年下降13.58%,占全區規上工業利潤總額的70.12%。

2016年,五華區五華科技產業園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337.33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56.39億元; 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323.88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利稅總額234.61億元,主營業務收入預計超過1000億元。

2016年,五華區建築業總產值5040744萬元,同比2015年增幅3.0%;較2015年建築業總產值增幅減少12.2%;房屋建築施工面積3252.3萬平方米,同比2015年增幅10.2%。

第三產業

2016年,五華區轄區共有星級賓館飯店18家,旅行社(分社)68家,服務網點85家,質量興區示範單位2家。全區旅遊接待1682萬人次,同比2015年增長11%;旅遊業總收入170.1億,增速27%。

2016年,五華區轄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96.68億元,同比2015年增長11.7%。

社會事業

城市建設

2016年,五華區啟動19個城市更新改造項目,16個城中村改造項目實施回遷安置,新建22條市政道路,3座盤龍江跨江橋,完成五華57號、65號、93號等7條市政道路建設;對西翥片區16條村級道路進行硬化;完成500套城市棚戶區改造安置房建設分配,啟動了3個城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建設,新增養老床位320張。創建省市級綠色學校56所,綠色社區30家,市級寧靜小區27個,轄區綠地率達42%,綠化覆蓋率46%,森林覆蓋率56.29%,人均公共綠化率達到12.5平方米。

五華區 五華區

2016年,五華區完成2個省級重點村、3個區級示範村的美麗家居鄉村建設。 撥付對口幫扶專項資金7802萬元,開展道路硬化建設16條60.4千米;建設“五小”水利工程20件。

文化

2016年,五華區有8個街道建立了共享工程基層站點,83個社區建立了社區文化服務點,電子閱覽室共接待讀者10434人次。確定翠湖西路、黃土坡等5個試點社區,開展“零距離”服務。全區各級文化站共舉辦展覽273次,參觀人數為15412人次;舉辦文藝活動263次,參加人次40844人次;舉辦培訓班117期,參訓3978人次。 組織開展海鷗文化節開閉幕式、百姓歡歌大舞台、《春城文化節》、“科技、衛生、文化”三下鄉等演出;春節期間,組織花燈團、龍獅隊、紅土情藝術團等16支分別在西山、呈貢、安寧、尋甸、民族村等地演出240場,觀眾達30萬人。組織開展惠民演出297場,放映電影30場。區圖書館全天免費開放,接待讀者13.15萬人次,提供圖書資料3.9萬冊,外借圖書3.44萬冊。 轄區有“非遺”項目63項,33名傳承人。

區內主要文化場所一覽表 
類別名稱
博物館雲南茶文化博物館昆明市自來水歷史博物館中國少數民族財會博物館
雲南大學-人類科學博物館昆明理工大學-地學博物館雲南民族大學-民族博物館
雲南大學伍馬瑤人類學博物館建水紫陶博物館昆明動物博物館
雲南省博物館------
圖書館雲南省圖書館五華區圖書館--
劇院雲南省歌舞劇院雲南藝術劇院國防劇院
昆明市民族歌舞劇院雲南省京劇院雲南省花燈劇院
資料來源:

教育

五華區是昆明市主要高校聚集地。 2016年,五華區戶籍適齡兒童入園率達96.5%。完成9所現代教育示範幼稚園評估認定,公辦幼稚園和普惠性民辦幼稚園的占比為69.8%。新增中國小、幼稚園10所。實施校安工程建設,校舍除險加固16萬平方米,完成中國小教育信息化工程建設。學前教育毛入園率達100%,義務教育毛入學率達100%,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99%。

區內主要高校一覽表
類別名稱
省屬大學雲南師範大學昆明理工大學雲南大學
雲南財經大學雲南警官學院雲南民族大學
雲南藝術學院-----
獨立學院雲南師範大學商學院昆明醫科大學海源學院昆明理工大學津橋學院
高職院校雲南林業職業技術學院雲南農業職業技術學院雲南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昆明冶金高等專科學校-------
成人高校雲南開放大學------
資料來源:
區內主要中學一覽表
昆明市五華區第一中學昆明市五華區外語學校雲南師範大學昆明市五華區實驗中學
昆明市第二中學昆明第五中學昆明市第八中學
昆明市明德中學昆明市第二十二中學昆明市第二十四中學
昆明市第二十九中學昆明市第三十中學雲南師範大學實驗中學
雲南大學附屬中學------
資料來源:

科技

2016年,五華區出台《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推進創新驅動發展實施方案》和《科技計畫項目管理辦法》,資助專利和計算機軟體著作權200項。新增專利申請5533件,授權專利2866件,發明專利授權834件。 有省級創業導師4人,市級創業導師61人,創新創業孵化基地10個。 投資10億元改善基礎網路,4G網路覆蓋率達90%以上,WIFI熱點區域全覆蓋,涉農社區光纖覆蓋100%,電信業務總量比2015年增長48.7%。

2016年,五華區建成15家省級眾創空間,3家被認定為國家級眾創空間。建成28個省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個國家級和21個省市級重點實驗室。實施科技項目151項,培育認定高新技術企業96戶。

醫療衛生

2016年,五華區有衛生服務機構598個,每萬人醫師數67.82人,每千人擁有病床11.19張,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實現全覆蓋,標準化率達92%以上,累計為66.6萬城鄉居民建立健康檔案,建檔率達77%。

區內主要醫院一覽表
雲南省婦幼保健院昆明醫科大學第四附屬醫院雲南省中醫醫院
昆明市老年病醫院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雲大醫院)昆明市五華區人民醫院
雲南省中醫中藥研究院附屬醫院雲南省第二人民紅十字會醫院昆明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資料來源:

社會保障

2016年,五華區城鎮新增就業人數2.48萬人,再就業人員 14865名,城鎮登記失業率3.82%, 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人數1358人。全區基本社會保險參保人數達到135.66萬人,各類社會保險參保率均保持在95%以上。

風景名勝

綜述

截至2015年,五華區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86項,其中:國家級5項,省級15項,市級29項,區級37項。在全省屬於文物數量較多,文物級別較高的縣區。

區內旅遊景點一覽表 
文物古蹟
宋(大理)鄯闡侯高智升宅第黔國公沐英駐兵“柳營”永曆帝故宮吳三桂平西王府
孫髯翁故居明清兩代雲南府治昆明縣治巡撫府
提學司明永曆帝殉國處(逼死坡) 貢院五華書院
經正書院育才書院惠光寺塔和常樂寺塔 大德寺雙塔
筇竹寺虛寧寺雲南大學五華校區
紀念地
抗戰勝利紀念堂中共雲南省委建黨舊址朱德故居李公朴殉難處
聞一多殉難處一二一三烈士殉難處聶耳故居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紀念館
公園博物館
昆明動物園篆塘公園西遊洞蓮花池公園
月牙潭公園五華園博園------
資料來源:

主要景點

•翠湖公園

翠湖公園 翠湖公園

翠湖公園,位於昆明市區五華山西麓,占地面積22.1公頃,是昆明城區內景色秀麗的公園。翠湖公園是昆明市民傳統中秋賞月的地方。2002年9月25日起,翠湖公園全日免費開放。

•金馬碧雞坊

金馬碧雞坊 金馬碧雞坊

金馬碧雞坊位於昆明市中軸線的三市街與金碧路交叉口,高12米、寬18米。東坊臨金馬山,名金馬坊;西坊靠碧雞山,名碧雞坊。該坊雕樑畫棟,始建於明朝宣德年間。

•雲南師範大學一二一紀念館

雲南師範大學一二一紀念館 雲南師範大學一二一紀念館

雲南師範大學一二一紀念館位於昆明市五華區華山街道師大社區一二一大街298號,雲南師範大學內(含四烈士墓、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紀念碑)。

1965年,四烈士墓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一二一運動紀念館被中宣部首批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成為全國高校中唯一一個被命名的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2005年2月,被中宣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教育部等中央部委選定為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並被納入全國紅色旅遊精品線,成為昆明市唯一一家入選的單位;2006年6月,國立西南聯合大學舊址被國務院核定並公布為第六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雲南陸軍講武堂舊址

雲南陸軍講武堂舊址位於昆明市五華區華山街道辦事處洪化橋社區翠湖西路22號。

雲南陸軍講武堂舊址 雲南陸軍講武堂舊址

1988年,雲南陸軍講武堂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被中宣部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現為雲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昆明地區中國近現代史和國情教育基地。

現任領導

職務姓名
區長陳偉
副區長塗力軍、期麗瓊 、何躍龍、郭穎、李克武
資料來源: 數據截至時間2017年2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