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華石業

五華石業,已有400多年歷史,就了一批技藝高超的名師巧匠。他們不僅能把堅硬的花崗石鑿成門,窗,柱,牌坊,墓碑,人象等人民生活用品和神器,也善於鋪設公路,橋樑,港口,碼頭,高樓大廈,宮廷台閣,人物,山水,花鳥草木,飛禽走獸,他們精湛的藝術向來為世人所稱譽,被世世代代傳為佳話。名師巧匠輩出,工藝精湛,著稱於世,故五華素有“石匠之鄉”稱譽。

概述

五華石業
五華石業,歷史悠久,已有400多年歷史,從業人員眾多,足跡遍及廣州北京香港東南亞一帶,名師巧匠輩出,工藝精湛,著稱於世,故五華素有“石匠之鄉”稱譽。

歷史

歷史悠久的五華石業,造就了一批技藝高超的名師巧匠。他們不僅能把堅硬的花崗石鑿成門,窗,柱,牌坊,墓碑,人象等人民生活用品和神器,也善於鋪設公路,橋樑,港口,碼頭,高樓大廈,宮廷台閣,人物,山水,花鳥草木,飛禽走獸,他們精湛的藝術向來為世人所稱譽,被世世代代傳為佳話。水寨橋頭威風凜凜氣度非凡的兩尊石雕獅子是五華石匠的傳統家作之一,它高130公分,長98公分,寬47.5公分。石獅均口含著一顆滾圓的石珠子,只要用手指輕輕一動,石珠就滾動起來,但不管你怎么拔拉就是拿不出來,這是清初華城石匠為華城天妃廟雕刻的石獅,於62年從華城移來水寨橋頭安置。
建國後,五華石業從黨和政府的重視和關心下,發揮他們的精湛技藝和聰明大智,建設家鄉,組織石業奔赴祖國各地及香港澳門,參加建設,他們的建築藝術裝扮著祖國河山,他們的石雕石刻裝飾著城市鄉村,獲得4百萬人的稱頌,贏得國際友人的讚譽。代表性的佳作在北京玉帶河建築一座3米長,2米寬拱式清水石橋;在北江從化等地建有流溪河大石橋,神崗大石橋;在越南興建全長80多米拱橋的哥龍河大石橋;在五華縣境內建有100多座石拱橋,有代表性的長77米平南石拱橋,長36米寬7.5米的錫坑石拱橋,尤其是1961年建成的水寨大橋,全橋長4個大拱,長236.2米,寬6.6米,從橋身到橋桿,電燈柱,全部用花崗岩磚石,條石砌築成,橋面兩側豎立著三十六條空心電燈石柱,橋的東端安了一對大型的石雕醒獅,顯得氣勢軒昂,雄姿勃發;橋的西面立著一對石雕龍柱(文革中被毀,現置一對石雕麒麟)栩栩如生。它是五華石工繼承和發揚民族傳統石拱橋建築的精華,又是五華石工智慧和精湛技藝的結晶。五華石工,不僅能把人造長虹橫架在江河之上,而且能以石磚石塊建造結構複雜的石屋石室。建於1863年的廣州石室,凝結著五華石工的汗水;深圳白芒占地1080平方米,高達三層的海關石屋,一石一塊沾上了五華石工的手印;從化縣的兩層走道,東西南北四門,高23.5米的的北回歸線標誌塔,體現了五華石工的智慧。還有清遠水電隧洞工程,珠海至澳門引水隧洞工程,廣州101工程,也記載著五華石工的功績,同時,還為聯鄭德國以花崗石料建築了一座石屋。這些石室石屋,聳立大地,巍峨壯觀,世間罕見。
建國後的五華石雕工藝,創造出了更富生命力的多姿多采的塑像,裝飾著祖國的城市,鄉村。廣州烈士陵園的墓道,廣州烈士陵園的“中蘇兩國人民的戰鬥友誼萬古長青”的中蘇血誼亭石書,北京天安門廣場的石建工程,廣州越秀山五羊石雕,廣州海珠廣場解放軍石雕,面向珠海海濱公園的石雕“珠海女”,廣州東方賓館五羊石雕,白雲山能仁寺跑泉的石臥虎,還有向秀麗,風雪草原小姐妹雕像,南昌市“八一”起義紀念碑和近年黎塘石匠為從化縣,澳大利亞等地雕刻的一對石馬,兩對石獅等等,均兌現了五華石工的精湛工藝。一座座的石雕,石碑再現了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激勵著人們前進。
五華石業,名師巧匠輩出,呈現一派生機。在城鎮﹑鄉村,隨處可聽到“叮叮噹噹”的打石聲,為建設祖國﹑建設家鄉獻藝出力。近年來,縣政府組織有五千八百多名石工在廣州﹑深圳開設石場100個,還有大批石工活躍在深圳﹑廣州﹑增城區﹑花都區﹑從化區﹑番禺區﹑順德區﹑梅縣區、中山﹑寶安區﹑韶關﹑惠陽區﹑佛山﹑肇慶﹑梅州﹑江西﹑福建﹑海南﹑湖南﹑雲南﹑珠海等地開石場,承辦各項工程。今天,石工們的自身生活安穩了,而且建設著家園。他們幹勁越來越大,發揮自己的聰明和才智,獻出高超的技術,裝點著祖國的萬里河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