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王醉歸圖卷

五王醉歸圖卷

《五王醉歸圖卷》是元代著名畫家任仁發的作品。五王,臨淄王李隆基(即後來的唐玄宗,公元712-756年在位)、宋王李成器、申王李成禮,岐王李范、薛王李業。唐玄宗少時與四位兄弟感情十分和睦,經常相從宴飲,鬥雞擊球,或出外打獵,或到別墅游賞。後來他以非長子身份即位,為防範兄弟干政,依群臣的建議,將四位兄弟任命為地方官,分散每年入朝的時間,終至引來岐王謀叛的意圖。《五王醉歸圖》卷誕生以後,歷經元明清三代大官員和文物鑑賞家王麟郭、王永吉、梁清標、耿昭忠、耿嘉祚的遞藏,清代被收入宮中,乾隆、嘉慶、宣統皇帝均在畫上蓋了收藏印,並登記在皇宮書畫著錄《石渠寶笈》中。2016年12月4日,任仁發畫作《五王醉歸圖》卷亮相拍場,最終以3.036億元成交。保利拍賣執行董事趙旭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該作品“成交價創今年中國藝術品在全球的最高成交紀錄”。

基本信息

作品內容

五王醉歸圖卷五王醉歸圖卷
《五王醉歸圖卷》卷繪唐之臨淄王李隆基(即唐玄宗,712-756年在位)、宋王李成器、申王李成禮和岐王李范、薛王李業歡飲醉歸情景。事見唐鄭處誨《明皇雜錄》,五王少時感情和睦,常宴飲,或鬥雞、擊球,或打獵、游賞;李隆基即位後,與四王仍“長枕大被與之同寢,聽朝之暇每從諸王游在禁中,拜跪如家人禮,飯食起居卻與同之”。《五王醉歸圖卷》以盛唐皇室宴飲遊獵為題材,如實重現了兄弟友愛。

題跋鑒印

《五王醉歸圖卷》誕生以後,歷經元明清三代大官員和文物鑑賞家王麟郭、王永吉、梁清標、耿昭忠、耿嘉祚的遞藏,清代被收入宮中,乾隆、嘉慶、宣統皇帝均在畫上蓋了收藏印,並登記在皇宮書畫著錄《石渠寶笈》中。
題跋:陳繼儒(1558-1639):唐文皇石刻昭陵六馬,故子孫多馬癖,代宗有九花虬,德宗有神智驄、如意騮。飾以黃金勒,控以紫玉鞭,豢以一品料。故其圖流傳人間,歌詠不絕。此卷唐人筆,題跋剪截已去,幸人馬尚爾平安,無錫王麟郭先生世藏,其孫福州守曼浤公能永護之,環回諦玩,姿態毛骨如生,所謂寫渥窪之狀,不在水中,移騕褭之形,出於天上。定為曹霸所作,即公麟輩未能與之絕塵而爭驅也。雲間陳繼儒題於頑仙廬。
鈐印:眉道人、陳繼儒印
無款明人題:此卷予既請眉公先生題識,信其筆法之妙非近代丹青家所辨。獨云:出自唐人手,未有確據,考其楮尾印章二:一任氏子明,一月山道人。暇日偶閱李九疑紫桃軒雜綴,乃知為元人任水監也,按雜綴云:元任仁發字子明號月山,世居松之青龍鎮,年十八中鄊試貳,都水監開江置閘,凡水議,仁發主之。善繪事,嘗奉旨入內畫渥窪天馬圖。所著有水利書十卷。今人止稱任水監,畫馬蓋以藝掩雲。然則任以畫馬得名甚著,而眉公未及詳核,因附記於此。崇禎壬申(1632年)二月之七日輞川館主人記。
藏印:梁清標(1620-1691):蕉林玉立氏圖書、觀其大略、安定、蕉林秘玩、蒼岩、蒼岩子、棠邨審定、河北棠邨
耿昭忠(1640-1687):耿昭忠信公氏一字在良別號長白山長收藏書畫印、信公鑑定珍藏(三次)
弘曆(乾隆皇帝1711-1799):乾隆御覽之寶、乾隆鑑賞、石渠寶芨、石渠定鑒、寶芨重編、三希堂精鑒璽、乾清宮鑑藏寶、宜子孫
顒琰(嘉慶皇帝1760-1820):嘉慶御覽之寶
溥儀(宣統皇帝1906-1967):宣統御覽之寶、宣統鑑賞、無逸齋精鑒璽
說明其它:天目山人、侯士泰鑑藏、尊古堂真賞、半古軒書畫印、棠、半印八方

藝術賞析

作者任仁發是元代朝廷官員,因為畫馬技藝高超,曾被皇帝要求畫御苑馬廄中的名馬,從而得到賞識。任仁發的繪畫用筆遒勁,線條簡練,設色典雅,形象生動,能傳神刻畫人物的鮮明個性和所處的環境背景。古人評價任仁發的畫可與唐代曹霸韓乾等名家媲美,與同代趙孟頫齊名。任仁發的作品目前全球僅存21件,大多數在博物館,這件流落民間的名畫曾被古代書畫鑑定界泰斗徐邦達給予最高評語:“《五王醉歸圖卷》真跡,上上。”

歷史背景

據歷史記載,李隆基以非長子身份即位,為防範兄弟干政,依群臣的建議,將四位兄弟任命為地方官,分散每年入朝的時間,後來引發岐王謀叛的意圖。

傳承有序

《五王醉歸圖卷》卷誕生以後,歷經元明清三代大官員和文物鑑賞家王麟郭王永吉、梁清標、耿昭忠、耿嘉祚的遞藏,清代被收入宮中,乾隆、嘉慶、宣統皇帝均在畫上蓋了收藏印,並登記在皇宮書畫著錄《石渠寶笈》中。
辛亥革命後,溥儀預感到自己在宮中呆不長了,就以賞賜弟弟溥傑的名義,在兩年時間裡,將1200幅名畫分批運出紫禁城。1922年11月4日,《五王醉歸圖卷》卷和另外20件名作一起被賞賜給溥傑,其中包括宋徽宗《摹張萱虢國夫人遊春圖》、王振鵬《江山勝覽圖》等名畫。幾經輾轉,這些名畫被帶到“偽滿洲國”,存於吉林小白樓內,1945年“偽滿洲國”覆滅,這些畫從小白樓散至民間。
《五王醉歸圖卷》卷輾轉流入琉璃廠古董經銷商郝葆初之手,通過郝葆初售賣給了全球頂級古董商盧芹齋及其女婿杜博思,1948年,這件國寶被帶往美國。

作者簡介

任仁發,字子明,號月山道人,青龍鎮(今上海市青浦縣)人。元代著名水利專家和畫家,以擅畫鞍馬著稱於世。任仁發年輕時便才華橫溢,稟賦非凡,17歲考取舉人,歷任中憲大夫,浙東宣尉副使等朝廷要職。其一生主要從事水利興修,曾主持過吳淞江、通惠河,黃河等工程,直到去世前一年才離職返鄉,在中國水利史上有著突出的貢獻。任仁發政務餘暇時愛好詩文書畫,擅長毛筆書法,尤精於畫人物和鞍馬,是唐代畫家韓乾之後又一位以鞍馬畫著稱的繪畫大師。其繪畫用筆遒勁,線條簡練,設色典雅,形象真實生動,傳神刻畫出人物的鮮明個性和所處的環境背景。其作品收藏於俄亥俄州的克里福蘭藝術博物館,肯薩斯城的尼爾森阿特金斯藝術博物館,以及北京的故宮博物院。這些藏品中的人物形象和馬匹以及整體繪畫風格都非常相似,一致體現出任仁發一貫的簡練、生動、秀雅的藝術風格。

作品拍賣

2016年12月4日,《五王醉歸圖卷》亮相拍場,最終以3.036億元成交。
該作品以諮詢價上拍。當晚,該作品以6800萬元起拍,價格迅速升至8000萬元,隨後價格以100萬元一次交替上升。經超過40分鐘、150餘輪競價,最終以2.64億元人民幣落槌,按照15%的佣金計算,最終成交價為3.036億元人民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