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歲熊孩子教我的事

五歲熊孩子教我的事

《五歲熊孩子教我的事》是咪蒙的作品,北京時代華文書局2014年出版,這是最有趣的育兒書。小兒難養,沒錯;生孩子就等於生了一台碎鈔機,也沒錯。但育兒這件事照樣可以妙趣橫生。這是最犀利的育兒書。在激怒讀者這個領域,作者天賦異稟。這是最實用的育兒書。育兒才是高端技術活兒。作者用實驗性姿態,總結了一些個性化經驗,書中有大量技術流文章,比如《跟寶寶說話要動用修辭學》,《為寶寶量身定做主題旅行》,《夫妻吵架要向孩子道歉》,同時推薦了《80本最棒的幼兒繪本》和《20套最棒的科普書》。好媽媽都是發明家,每個家長都可以開發一套適合孩子也適合自己的創意育兒法。

基本信息

作者簡介

五歲熊孩子教我的事

咪蒙,專欄作家,媒體編輯。已出版歷史人物集《聖人請卸妝》、雜文集《守腦如玉》。真性情、惡趣味。理想是培養出一個創意爆棚的二逼小孩,好訊息是,基本上已經成功了。

圖書目錄

序 愛,原來是一場自我教育

一關於愛和陪伴

1我想養出個二貨小孩

2父母長期沒空陪小孩,就是犯罪

3中國盛產“隱形爸爸”

4陪孩子瘋玩的爸爸,最性感

5夫妻吵架,要向孩子道歉

6告訴孩子,爸爸媽媽為什麼相愛

7每晚睡覺前,跟寶寶談理想談人生

8用換位體驗的方式,教寶寶尊重和愛

9跟孩子一起,玩發現別人優點的遊戲

10母愛很偉大?不,有時候母愛很可怕

115歲半孩子教我何為友誼

12如果我兒子是gay,就讓他做快樂的gay

二關於創意和趣味

13跟寶寶講話,你有動用修辭學嗎?

14寶寶,醫院也可以是我們的遊樂場

15聰明父母懂得向孩子賣萌

16玩才是天地學問之根本

17有創意的家長才是好家長

18學習法國人,把等待變成一種樂趣

19想讓孩子有幽默感,家長先變成諧星

20給孩子做飯,哪怕你只會黑暗料理

214歲寶寶減肥事件

22幼兒裝腔寶典

23誰有《幼兒戀愛指南》?

三關於興趣和知識

24陪寶寶看紀錄片,家長可自制評論音軌

25以孩子的興趣為原點,建立完整的知識鏈

26藉助幼兒百科全書,把科學講成童話

27我為什麼燒錢讓孩子上英語幼稚園?

28教孩子識字,請加上表演性和遊戲感

29每天給孩子講故事,把他培養成依賴書的人種

30給孩子講故事,至少需要5種技巧

31家長要當提問家,愛問十萬個為什麼

32iPad怎么用?只裝學習軟體和益智遊戲

33給孩子看什麼卡通片?喜羊羊和灰太狼除外

四關於教養和界限

五關於視野和體驗

六關於偏差和誤區

附錄

80本最棒的幼兒繪本推薦

20套最棒的科普書推薦

後記

編輯推薦

1、《獨唱團》作者、豆瓣紅人,咪蒙,自2012年於《南方都市報》、《媽咪寶貝》開設親子專欄,成為近年人氣最高的親子專欄。可以說是——毒舌媽咪創意育兒,二次成長全年無休。

2、《本書使用說明》——最有趣、最犀利、最實用的育兒書。

這是最有趣的育兒書。作者咪蒙先天性厭惡成功學,核心觀點就是,孩子,我不要你成功,只要你快樂。

這是最犀利的育兒書。作者天賦異稟。單是《過度談論自己的孩子,就是沒修養》;《母愛最偉大?有時候,母愛很可怕》就能一次性把保守讀者們氣暈。

這是最實用的育兒書。作者用實驗性姿態,總結了一些個性化經驗,書中有大量技術流文章,比如《跟寶寶說話要動用修辭學》等。同時推薦了《80本最棒的幼兒繪本》和《20套最棒的科普書》。

3、對每位熊孩子家長的溫馨提示。

反哺:我們常常以為育兒是一場教育孩子的過程,其實更多的是教育家長自己。每對父母在付出愛的過程中,收穫了更多來自孩子的愛!

序言

愛,原來是一場自我教育

一位16歲高中男生是我的親子專欄的忠實冬粉,他說,咪蒙,我跟你的育兒觀念特別一致。

大概是因為像我這樣不要臉的媽媽太稀有了吧。本人就是親兒子的高端黑。

有一天下班時間,電梯裡蠻多人,5歲唯唐誠懇地問我:媽媽,你確定我們家窮得連一架私人飛機或者彈道飛彈核潛艇都買不起嗎?

我惡狠狠地答:老娘說了很多次了,你是杉菜,不是道明寺!然後,我們這對奇葩母子就在眾人的鬨笑和複雜的眼光中走出了電梯。

以前唯唐誤以為自己是富二代,現在好了,他以為自己是金三胖!非要我配合地回答他“寶貝啊,我們家剛買艘航母,手頭有點緊”嗎?

唯唐始終無法明白,我家存摺里並沒有幾十億存款的殘酷現實。

唯唐從幼稚園回來,說,今天很不開心。我說怎么啦。他答,感覺今天什麼事也沒做啊。我感嘆,哇喔,兒子,恭喜你喔,你可以跟我一起加入豆瓣的“我又荒廢了一天”小組了耶。

給唯唐講《小威向前沖》,是精子參加萬人游泳大賽拿到第一名的勵志故事,唯唐問,為什麼精子可以從小雞雞游出來,卻不能游回去呢?我說,因為那是單行道。

唯唐昨晚突然說,我好想變成女生啊,這樣就可以跟我的好朋友Michael結婚了。兒子啊,為娘不得不教育你了,怎么能這么想呢?!你不變成女生,也是可以跟Michael結婚的呀。

我和羅同學這對奇葩父母慫恿唯唐曠課去看《星際迷航》,他不是太空控嘛。丫的斷然拒絕了,說,我必須去上課啊,比起看電影,幼稚園更好玩,再說,萬一錯過學習知識怎么辦?靠,不會吧,兒子,你要入黨么?後來,唯唐承認其實是為了跟他喜歡的Amy在一起才捨不得曠課的。頓時我才放下心來。

老實說,我偶爾也會良心發現,問自己:我真的配寫親子專欄嗎?

尤其是,當唯唐說,“什麼?去西藏旅行要一直爬山爬山?那太辛苦了,我還是比較想去歐洲坐豪華遊輪。”丫的打算跟我一樣,人生原則就是,儘量不去比深圳窮的地方么(我承認這個原則實在是欠揍的極致)?

尤其是,當唯唐把所有電視電影都當餐飲節目看,他最同意的話大概就是“我最喜歡海底世界了,全是我沒吃過的海鮮”吧。

反正,每天我都有100多次,要克制自己想暴揍他的衝動,真的沒有廢舊小孩收購站或者幼兒監獄嗎?

好吧,如果唯唐仁義禮智信德藝雙馨,那我應該趕緊去做一下親子鑑定。

唯唐就是一面照妖鏡,清晰地折射出我的低下人格。

就像唯唐重複看電影版《加菲貓》,我怒了,說你娃都看了8遍了膩不膩啊。然後我自己打開了《老友記》,這部美劇看過多少遍老子早已不記得了。米蘭•昆德拉說,幸福就是對重複的渴望。難怪我們總是重複去一家餐館,重複買一類衣服,重複遇上同一類人渣。

愛,原來是一場自我教育。這是讀木心《文學回憶錄》,讓我感觸深刻的一句話。

我們常常以為育兒是一場教育孩子的過程,其實更多的是教育家長自己。跟唯唐的相處,映照出我的人格,同時也在修正我的人格(高尚的人不會明白,一個人格上千瘡百孔的人,修正起來是有多困難啊)。為了讓他有更多見識,我這個討厭旅遊更討厭坐火車的嬌氣鬼,願意陪他去坐長途火車,一路上吃吃東西看看風景;為了讓他快樂地學習科學知識,我這個理科白痴,跟著他讀各種版本的幼兒百科全書,把物理化學生物重新學了一遍;為了讓他變得信守承諾,我這個常常失言的人渣,努力做到答應唯唐的事,拼了老命也要做到。我的人品至少從30分提高到40分了,好感人!

為了孩子,我們當父母的,努力變成更好的自己,這也許就是親子過程中,最美好的事吧。

這也是我寫作親子專欄的原因。不是因為我有很多經驗,而是因為我有很多困惑。

在我做的所有事情中,當編輯、寫書評、寫影評、寫劇本,都不如學習當一個母親,難度更大。在做其他任何事時,我的缺點們,浮誇、膚淺、自以為是、低級趣味等等,都不會顯得那么礙眼。甚至很多時候,它們可以演化成優勢(畢竟專欄作者中像我這么三俗的也不多),而在當母親這個領域,如何降低我的缺點的傷害值,如何將劣勢轉化成優勢,我卻做得極其艱難,以至於很多時候我都自省,我是不是又做錯了?

也許我們不願意承認,育兒真的是個充滿錯誤的過程。父母們常常會給孩子某種不良教育。我自己也常常用一種實驗主義的姿態,去探索別的可能性。我覺得,把孩子培養成德藝雙馨的主流寶寶、成功寶寶,這很好,但不是唯一選擇。我寫《我想養出個二逼小孩》,一次性把傳統家長嚇暈。我寫小孩在飛機上持續哭鬧困擾他人,家長要注意,某家長的回覆太牛逼:“變態,居然說孩子討厭,這點寬容都不能有?我們家孩子在商場,在政府大樓,在銀行,幾乎在任何地方尖叫,戲鬧,甚至有時候哭,我聽到的幾乎都是Don'tworry,sheisjustakid”哇,是不是該給你發麵錦旗,感謝你全球巡迴丟臉?

我的很多觀點,都站在主流價值觀之外,比如通常認為父母愛談自己的孩子是愛的表現,我寫《過度談論自己的孩子,就是沒修養》,把之前嚇暈的家長,再氣暈一次。

其實呢,我自己寫了整整一本書談論孩子,這不是沒修養,簡直就是缺德

我在微博上感慨龍應台《親愛的安德烈》才是最牛逼的親子書,有人留言誇我:放心,等唯唐長大了,你們也這樣寫一本書信集,應該也會很牛逼很轟動——你們一定會把無價的親情降格為各種無節操、無下限、毀三觀、路邊三塊錢一打賣的地攤貨。

真是太精準了。

不管是我,還是我的孩子,我們都謹遵奧斯卡•王爾德的指示:

就扮演你自己吧,別人都有人演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