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步龍

祁門縣特產蘄蛇,三角頭,鼻子上翹,花紋如土,身粗尾細,面目猙獰,俗稱 五步龍 。蛇這東西被冠以 龍 的稱謂,自然有過蛇之處。這種蛇劇毒無比。

基本信息

生物簡介

白花蛇為蝮蛇科動物尖吻蝮(五步蛇)的乾燥全體。主產於湖北、浙江、 江西、福建等地。以條大、乾燥、頭尾齊全、花紋斑塊明顯者為佳。 小白花蛇:又名金錢白花蛇、花蛇、小花蛇、百節蛇、銀環蛇、金錢蛇、金錢蘄蛇。為眼鏡蛇科銀環蛇(銀報應、寸白蛇、白菊花、斷肌甲、多條金甲帶、百 節蛇、白節蛇、手巾蛇)Bungarus multicinctus Blyth的幼蛇。除去內臟,盤成圓形如錢大。功效與白花蛇相似,但用量較輕。主產於廣東、廣西等地。非白花 蛇正品。以頭尾齊全、乾燥、色澤明亮、盤小者為佳。

外形產地

蘄蛇、褰鼻蛇。百節蛇

氣味:(肉)甘、鹹、溫、有毒。

白花蛇白花蛇為蝮蛇科動物尖吻蝮(五步蛇)的乾燥全體。主產於湖北、浙江、 江西、福建等地。以條大、乾燥、頭尾齊全、花紋斑塊明顯者為佳。 小白花蛇:又名金錢白花蛇、花蛇、小花蛇、百節蛇、銀環蛇、金錢蛇、金錢蘄蛇。為眼鏡蛇科銀環蛇(銀報應、寸白蛇、白菊花、斷肌甲、多條金甲帶、百 節蛇、白節蛇、手巾蛇)Bungarus multicinctus Blyth的幼蛇。除去內臟,盤成圓形如錢大。功效與白花蛇相似,但用量較輕。主產於廣東、廣西等地。非白花 蛇正品。以頭尾齊全、乾燥、色澤明亮、盤小者為佳。 蘄蛇片:為五步蛇用竹片撐開後焙乾者。 蘄蛇棍:為五步蛇直接焙乾者。

文獻記載

①《開寶本草》:“白花蛇,白花者良。生南地及蜀郡諸山中。九月、十月采捕之,火乾。”②《本草圖經》;“白花蛇,今黔中及蘄州、鄧州皆有之。具文作方勝白花,喜螫人足。治風速於諸蛇,然有大毒,頭尾各一尺尤甚,不可用。”③《本草衍義》: “諸蛇鼻向下,獨白花蛇鼻向上,背有方勝花紋,以此得名。”④《綱目》:“花蛇,湖、蜀皆有,今惟以蘄蛇擅名。然蘄地亦不多得,市肆所貨,官司所取者,皆自江南興國州諸山中來。其蛇龍頭虎口,黑質白花,脅有二十四個方勝文,腹有念珠斑,口有四長牙,尾上有一佛指甲,長一、二分,腸形如連珠。多在石南藤上食其花葉,人以此尋獲。先撒沙土一把,以叉取之,用繩懸起,刀破腹去腸物,則反尾洗滌其腹,蓋護創爾。乃以竹支定,屈曲盤起,扎縛炕乾。出蘄地者,雖乾枯而眼光不陷,他處者則否矣。按元稹《長慶集》雲,巴蛇凡百類,惟襄鼻白花蛇,人常不見之,毒人則毛髮豎立。然今蘄蛇亦不甚毒,則黔、蜀之蛇雖同有白花,而類性不同,故入藥獨取蘄產者也。”“黔蛇長大,故頭尾可去一尺,蘄蛇止可頭尾各去三寸,亦有單用頭尾者。大蛇一條,只得淨肉四兩而已。久留易蛀,惟取肉密封藏之,十年亦不壞也。”⑤《本經逢原》:“凡癧風曾服過大風子仁者,服白花蛇無效。”

治療功能

[1]【功能主治】 祛風,通絡,止痙。用於風濕頑痹,麻木拘攣,中風口歪,半身不遂,抽搐痙攣,破傷風,麻風疥癬,瘰癧惡瘡。

白花蛇【備註】 (1)對風濕痹痛、筋脈拘急等症,可配伍豨簽草、獨活、威靈仙等藥同用;治口眼喎斜、語言蹇澀,或筋脈攣急、肌肉麻痹等症,可與全蠍、當歸、羌活、白芷等配伍套用,或浸酒服。治破傷風,痙攣抽搐及小兒驚風痙厥,配伍烏梢蛇、蜈蚣等藥同用。此外,白花蛇又可用於麻風,疥癬,具有祛風攻毒之效,可與烏梢蛇、雄黃等藥同用。

1、風癱、癘風、疥癬。用白花蛇肉四兩(酒炙),天麻七錢半,薄荷、荊芥各二錢半,共研為末,加好酒二升、蜜四兩,熬成膏。每服一碗,酒送下。一天服三次,服後須在暖處出汗,十日後可見效。此方名“驅風膏”。除本方外,還有“世傳白花蛇酒”、“瑞竹白化蛇酒”、“瀕湖白花蛇酒”等,亦治各種風疾。

2、大訂風及一切風瘡。用白花蛇、烏梢蛇、土蝮蛇各一條,酒泡過,取肉曬乾,加苦參頭末四兩,共研為末,再加皂角一斤(切小,酒浸,去酒),一起在水中揉出濃汁,熬膏調丸,如梧子大。每服七十丸,吸聖散煎湯送下。一天服三次,服後吃點稀飯壓往。三日一浴,取葉,避風。此方名“三蛇愈風丹。”

3、刀漏瘰癧,遍發麵腋,癢痛難忍,憎寒發熱。用白花蛇在酒中泡過後取肉二兩,炒乾;生犀角一兩二錢五分,研細;黑牽牛五錢,半生半烽;青皮五錢,各藥共研為末,每取二錢,加膩粉五分,黎明時以糯米湯調服。瀉下惡物。即為有效。十日一服,可絕病根。忌發物,此名“三因白花蛇散”。

4、痘瘡黑陷。用白花蛇連骨炙。勿令炙焦,取三錢,加大丁香工枚,共研為末。每服五分,水和淡酒關定,有特效。不久,身上發熱。瘡主紅活。此方名“托痘花蛇散”。

相關故事

李時珍和白花蛇的故事

李時珍為了搞清白花蛇的形態,驗證書本記載,李時珍來到了蘄州城北的龍蜂山捕蛇(白花蛇為蘄州特產),只聽得有人唱道:“白花蛇,誰叫爾能辟風邪,上司索爾急如火,州中大夫只逼我,一時不得皮肉破”。隨著歌謠而來的是幾個肩背竹簍的捕蛇人,他們正朝著幾棵石楠藤走去,據說白花蛇愛吃石楠藤的葉,所以石楠藤也就成了白花蛇的“家”,日夜盤纏在石楠藤上。捕蛇人發現白花蛇後,立即從地上撈起一把沙土,對準白花蛇撒去,說來也奇,白花蛇遇到沙土,真象麵粉遇水一樣,縮成了一團,捕蛇人立即上前用木叉往白花蛇的頸部叉去,另一手抓住蛇體的後部,這時白花蛇再也施不出威力來了。李時珍定前去仔細觀察了白花蛇的形態,只見蛇頭大似三角形,嘴裡長著4隻長牙,背上有24塊斜方格,腹部還有斑紋,與一般的蛇,確實不一樣。接著,捕蛇人格蛇掛在路旁的小樹上,用刀剖其腹,去其內臟,盤曲後裝進了竹簍筐,據說,將蛇烘乾後,才能當藥用。李時珍記錄了捕蛇過程中的每一個細節活動,不僅補充了本草書,也為後來編寫《白花蛇傳》,提供了重要材料。幾年後,李時珍又根據白花蛇的祛風特性,製成了專治半身不遂和中風的“白花蛇酒”。據現代藥理分析,證明白花蛇的提取物,具有鎮靜、鎮痛,擴張血管和降壓作用。

藥方選錄

1. 治療中風傷酒 半身不遂 口目斜 膚痹 骨節疼痛 及年久疥癬、惡瘡、風癩諸症:白花蛇一條(以酒洗潤透 去骨刺 取肉四兩) 羌活二兩 當歸身二兩 天麻二兩 秦艽二兩 五加皮二兩 防風一兩.各銼勻 以生絹袋盛之 入金華酒罈內懸起安置 入糯米生酒醅五壺浸袋 箬葉密封 安壇於大鍋內 水煮一日 取起 埋陰地七日 取出.每飲一、二杯.仍以滓日乾碾末 酒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 用煮酒吞下.切忌見風、犯欲 及魚、羊、鵝、面發風之物.(《瀕湖集簡方》白花蛇酒)

2. 治療腦風頭痛時作及偏頭疼:白花蛇(酒浸 炙 去皮、骨)、地骨皮一分 天南星(漿水煮軟 切 焙)各一兩 荊芥穗二兩 石膏(研 飛過)二兩.上五味搗研為散.每服一錢匕 入臘茶一錢 湯點服 食後臨臥.(《聖濟總錄》地骨皮散)

3. 治療九漏瘰癧 發於項腋之間 憎寒發熱 或痛或不痛:白花蛇(酒浸軟 去皮、骨 焙乾)二兩 生犀(鎊)半錢 黑牽牛半兩(半生半炒) 青皮半兩.上為末.每服二錢 膩粉半錢 研勻 五更 糯米飲調下 巳時利下惡物.更候十餘日 再進一服.忌發風壅熱物.如已成瘡 一月可效.(《三因方》白花蛇散)

4. 治療疥癩遍身 諸藥不能及者:生白花蛇 取中劑斷 火燒一大磚令通紅 沃醋令熱氣蒸 便置蛇於上 以盆覆宿昔 如此三過 去骨取肉 芼以五味 令過熟 與病者頓啖之 瞑眩一晝夕乃醒 瘡疕隨皮便退.(《本草圖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