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鎮山

五大鎮山

今陝西省寶雞縣內的吳山為“西鎮”這句話中的寶雞縣因行政區劃變更,原寶雞縣已經於2004年撤縣設區為陳倉區,應該修改為今陝西省陳倉區內的吳山為“西鎮”。

宋太祖趙匡胤最先欽封沂山,有宋乾德三年(公元965年)御碑為據。傳說趙匡胤曾在沂山與後周大將韓通激戰。幸有沂山之神相助,趙匡胤才得戰勝韓通。緣於此,趙匡胤在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奪得天下建立大宋之後,便欽封沂山為東鎮。並在沂山東麓之九龍口處建東鎮廟以為紀念,還曾攜文武百官親臨祭告。由於歷代朝廷有望秩之典,加之沂山雄偉秀麗,大家名士、騷人墨客,慕名而至,觀光覽勝。自此,元、明、清各朝沿襲祭之,東鎮沂山名聞天下。
中國古代,歷代皇帝有祭祀天地山川的活動。因此就把一些表示疆土或行政區劃的名山封為“五嶽”或“五鎮”。元朝成宗大德二年,皇封今山東省臨朐縣內的沂山為“東鎮”,今陝西省寶雞縣內的吳山為“西鎮”,今浙江省紹興市內的會稽山為“南鎮”,今遼寧省北鎮市內的醫巫閭山為“北鎮”,今安徽省安慶市天柱山為“中鎮”。
(一)沂山
沂山為沂蒙山主脈之一,舊名為“東泰山”,又稱“東小泰山”。在山東省臨朐與沂水縣交界處,素有“泰山為五嶽之尊,沂山為五鎮之首”之說。其主峰玉皇頂海拔1032米,周圍有29座山峰,風景幽美。自漢武帝在此立祠祭祀以來,歷代帝王在此建廟樹碑,進行祭祀的不少。現存遺蹟有東鎮廟、法雲寺、碧霞宮等,歷代碑碣尚存98方。百丈崖瀑布匯諸泉之水傾瀉而下,十分壯觀。玉皇頂上有巨大的“探海石”是觀東海日出最佳處。“沂山晚翠”風景極佳,現有環山公路可達山頂。
(二)吳山
吳山又稱為“吳岳”,在陝西省寶雞市於隴縣交界處。共有17座山峰,其中尤以鎮西峰、會仙峰等著稱。另有真人洞、餐霞洞、神雷洞、鳳凰石、元鶴巢等風光名勝,秀麗多姿。在吳山東側不遠處,有始建於隋代開皇十六年(596)的東樂廟建築群,現存者多為明代所重建。
(三)天柱山
安徽天柱山,中華歷史文化名山,自古就有“南嶽”之名。隋以前稱衡山(湖南衡山為湘山)漢設衡山郡!公元前106年,漢武帝劉徹登臨天柱山封號“南嶽”。道家將其列為第14洞天、57福地。天柱山又名皖山,安徽省簡稱“皖”由此而來。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詩句“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門千仞鎖雲雷”是對天柱山雄奇景象的精彩描敘。 天柱山屬花崗岩峰叢地貌,地質遺蹟豐富,是全球矚目的大別山超高壓變質帶的重要地段,還擁有國家首批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5A級旅遊區(2011年5月5日批准)、全國文明森林公園、中華十大名山等稱號。2005年9月,經專家評審,國土資源部批准天柱山為國家地質公園,面積135.12平方公里。2011年9月18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天柱山成為世界地質公園。 天柱山在長江北岸、安徽潛山境內,其主峰海拔1489.8米,高聳挺立,如巨柱擎天,因而稱為天柱峰,山也就此得名。唐代大詩人李白曾寫了一首讚美天柱山風景奇秀的詩“江上望皖公山”(皖公山即天柱山),詩云:“奇峰出奇雲,秀木含秀氣。清晏皖公山,�絕稱人意......” 天柱山過去還有潛山、皖山、萬歲山稱。據說,稱萬歲山是因公元前106年漢武帝南巡時,親臨皖山設台祭岳,敕封皖山為“南嶽”,被譽為“江南第一山”。又因春秋時為皖國封地,山名皖山,水名皖水,安徽省簡稱“皖”即源於此,所以又稱為安徽的“源頭山”。在祭岳時,人群高呼萬歲,所以將此山稱為萬歲山。後隋文帝詔廢,隋唐以後,南嶽改為衡山,天柱山被列為國內五大鎮山之“中鎮”。
(四)會稽山
會稽山又名苗山、茅山。在浙江省紹興城外。松竹交翠,繁花似錦。山麓著名的古蹟禹陵、禹廟及南鎮廟、禹穴寺遺址等向人們訴說著英雄大禹的佳話。相傳禹王有死於此、葬於此,後人就立廟、建亭、樹碑來紀念他。
禹廟開始建於梁代(公元545年),氣勢雄偉有殿宇五進。大門內有著名的《岣嶁山銘》石碑,原碑在湖南衡山(又稱岣嶁山)。傳說大禹在岣嶁山得金簡玉書。原碑已失,禹廟石碑是摩刻的。
(五)醫巫閭山
醫巫閭山(簡稱閭山)位於遼寧省北鎮市境內,周圍約120公里。主峰望海山,海拔866.6米。這裡最著名的風景區是觀音閣一帶的望海寺、老爺閣、曠觀亭、古佛大石棚、聖水盆、萬年松等。北鎮廟始建於金代,又經歷代重修,規模宏大,有五重大殿,內有元、明清歷代碑碣。清代重建了不少遼進時代的殿宇,1979年又重建了山門、會仙亭,新建了聖水橋等。這裡松柏常青,雜花生樹,景物迷人,遊人如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