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郞廟

二郞廟

二郞廟創建於清代,整座廟宇坐西朝東,共三進院落,由正殿、玉皇殿、列宿殿、元辰殿、東嶽殿等十餘座殿堂組成,在中國祠廟建築中堪稱珍品。

漹南名勝——二郞廟

二郞廟二郞廟

二郞廟距夾江縣城和樂山市區均十餘公里,位於甘江鎮九盤山,與新民村盤渡村、艾中村毗鄰。二郞廟與碧雲亭實為一體。《辭海》載:“二王廟,俗稱‘二郞廟’。”以前樂山民間有將此稱謂為“樂山縣綿竹鋪二王廟”。
二郞廟所處之地,古稱九盤山。“九盤羊腸”為夾江縣風景名勝十景之六。扼守嘉陽驛路,青衣要津,形勢險要,風景秀麗,不同凡俗,文人雅士經此多感興題詠。宋代楊翬所著《碧雲亭記》刻畫此地風物,極盡其勝。《嘉定州志》、《夾江縣誌》(民國版)均載:“清,王漁洋《蜀道驛程記》:‘入夾江境,即溝塍棋布,煙村曖然,類吳中風物。……過九盤山,山臨青衣江,石壁如橫磨大劍,江濤奔突其下,令人骨栗。遙望大峨,秀出天半,雲嵐萬狀,積雪晶然;中峨如傴僂;少峨如拱揖。北來諸山,蜿蜒起伏,爭趨峨下。放翁望峨眉詩云:‘白雲如玉城,翠嶺出其上,異境忽墜前,心目久蕩漾。’身未到此,不知語意之工。”(按:此詩引自陸游《劍南道詩集》卷六,九七頁《平羌道中望峨眉山慨然有作》)。王漁洋亦有詩《九盤望峨眉》與陸游的意境也頗相同:“紺壁臨千仞,蕭蕭木葉黃。水流通越嶲,峰遠入江陽。十月蠻雲淡,三峨積雪蒼。來朝掛帆去,回首意茫茫。”
二郞廟始建年代久遠,已不可細考。《夾江縣誌》(民國版)載:“九盤坂距縣城三十里,原有鄧艾廟。”明代萬曆四十五年(1617年),陝西平涼人董繼舒任夾江縣令,此人精通形家之術,認為祀祭鄧艾不妥,於是撤鄧艾廟,改祀諸葛武侯。董繼舒著有《諸葛祠記》。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後,將武侯祠又移祀至夾江城南水口祠,璧山廟舊址(今夾江雲吟職中地址)。據二郞廟中清代道光六年(1826年)重修川主祠碑記云:“川主祠重建於康熙九年(1670年)。”後又以為“廟貌不巍峨”、“棟宇不宏闊”於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重建,現二郞廟所存二郞正殿即此。大殿為木質穿斗結構,正殿長17米,深8米,高7米,6柱5間,單檐歇山式,無翹鰲。光緒四年由鄉紳杜秉誠倡捐重建碧雲亭後,光緒十三年至十七年,廟前又增修戲台及鐘鼓二樓,現存二郞廟清代邑庠江錫璜(字楷廷,光緒丁酉科拔貢)撰寫碑記詳細記敘了修建事宜。隨著時代的變遷,以及其他原因,碧雲亭於1958年被拆毀,二郞廟也僅存正殿。門窗及上下雕刻裝飾早被損毀。1991年以二郞廟為中心闢為公園,1993年6月,拆遷木城鎮國小內文物建築崇聖寺的文昌宮大殿到二郎廟修復,改名“玉皇殿”。1994年3月,樂山名醫江爾遜專為二郎廟題寫了廟匾。
二郎廟亦稱二王廟,邑人為祭祀“功在蜀郡,澤沛川民”的李冰父子而建。《辭海》載:“……他(李冰)還主持了鑿平青衣江溷崖(今四川夾江縣境)。”《夾江縣誌》(民國版)載:“青衣江經平羌鄉謂之平羌水,今在南安縣界。沫水自蒙山至南安而溷岩,水脈漂疾,破害舟船,歷代為害。李冰發卒平之,通正水路,開處即冰所穿也。”李冰創建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全蜀人民崇敬和祀奉李冰。宋、元兩代,李冰父子先後敕封為王,清代雍正五年(1727年)尊為川主,敕封李冰為敷澤興濟通佑王,李二郎為承績廣惠顯英王。歷史上,四川人民為了紀念李冰父子,多處修建了“二王廟(二郞廟)”、“川主祠(廟)”,世代祭祀,以昭彰造福萬代,澤被人民的偉大歷史功績。
二郎廟在文革十年動亂期間,曾遭受到嚴重破壞,公園建立後,經過近幾年的整修和建設,已基本形成了一座巍峨壯麗,富有民族傳統建築的廟宇。《夾江縣誌》、《縣情三百問》詳載,每年農曆六月二十四日為紀念李冰父子的日子,俗呼為“川主會”,九月十九至二十一日為廟會,俗呼為“香燈會”,每月初一、十五為香會。每逢節祭遠近來者絡繹不絕,香火極盛,熱鬧非凡。二郎廟內的二郞大殿、玉皇殿及附近的丈人峰均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二郎廟記憶體清代碑記一云:“邑南離城三十里……與古涇口峙立而相望者,丈人峰之西……昔人思蜀守李冰遺愛,為建祠宇其上,有功德於民則祀之矣。”清代碑記二云:“奉諭照??害,德足千秋……。”現二郎廟所塑李冰父子像,與都江堰二王廟李冰父子像相同,查《夾江縣誌》(民國版)所記,以前川主廟,二郎廟所祭祀者,均為李冰或兒子李二郎。二郎廟中供奉的二郞神,解放前所謂“文身”、“武身”暨“座身”、“行身”,抬神求雨,祈禱極靈,實際為李冰兒子承績廣惠顯英王李二郎。特別是二郎戎裝形象,極其威壯,民間傳說他神通廣大,能七十二變,曾降伏孽龍,是人民理想化了的人物,因有三叉兩刃刀的兵器,又有第三隻慧眼,人多訛為書本上及戲台上神話人物楊(戩)二郞,這實際上是最大的誤會與最簡單的笑話,也是近代民間最流行的說法,又是最無稽的說法。二郎大殿也有楊(戩)二郎塑像,主要是順應戲劇藝術的渲染和民間普遍傳說而已。
二郎廟中還有為民治水的隋代嘉州太守趙昱、宋代名醫皇甫坦玉皇王母谷王等諸名間神祇塑像,形態各異,神情生動,塑造精美。近年來公園加快開發建設,整修了清代古建築,修復了碧雲亭,還完成了配套服務設施。“禁止漹南垂帶礪,綱維漢北鎖江關。”有大自然和祖先留下的自然和人文景觀,為當今發展旅遊事業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改革開放的政策更加有利於旅遊事業的發展,漹南名勝二郞廟將更富有特色和魅力,大放異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