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異丙胺

二異丙胺

健康危害:藥品對呼吸道有刺激性,吸入蒸氣可引起肺水腫。蒸氣對眼有刺激性;液體可引起眼灼傷。皮膚接觸可致灼傷。口服引起噁心、嘔吐、腹瀉、腹痛、虛弱和虛脫。反覆皮膚接觸可引起變應性皮炎。

基本信息

簡介

管制信息:本品不受管制

二異丙胺 二異丙胺

中文名稱: 二異丙胺

英文別名:Diisopropylamine,N-(1-Methylethyl)-2-propanamine,DIPA

CAS號:108-18-9

儲存:密封陰涼乾燥保存

性狀:無色透明液體,溶於水,溶於大多數有機溶劑。帶氨臭的揮發性液體,無色液體。有氨的氣味。易揮發。呈強鹼性。溶於水、乙醇和大多數有機溶劑。相對密度(d22)0.722。沸點84℃。凝固點-96.3℃。折光率(n20D)1.3924。閃點(開杯)-6℃。易燃。低毒,半數致死量(大鼠,經口)770mg/kg。有腐蝕性。

物理參數

密度:0.7178g/ml(20°C)

沸點:83-84°C

色澤(APHA):小於10

閃點:-7°C

蒸汽壓:6.67kPa/20℃

熔 點: -61℃

溶解性:微溶於水,溶於多數有機溶劑

穩定性: 穩定

安全術語

S16Keep away from sources of ignition.

遠離火源。

S26In case of contact with eyes, rinse immediately with plenty of water and seek medical advice.

不慎與眼睛接觸後,請立即用大量清水沖洗並徵求醫生意見。

S36/37/39Wear suitable protective clothing, gloves and eye/face protection.

穿戴適當的防護服、手套和護目鏡或面具。

S45In case of accident or if you feel unwell, seek medical advice immediately (show the label whenever possible.)

若發生事故或感不適,立即就醫(可能的話,出示其標籤)。

風險術語

R11Highly flammable.

高度易燃。

R20/22Harmful by inhalation and if swallowed.

吸入及吞食有害。

R34 Causes burns.

引起灼傷。

危險標記

7(易燃液體)

3類危險品

主要用途

用作橡膠促進劑、醫藥中間體農藥除草劑、表面活性劑等。 用於生產染料、礦物浮選劑、乳化劑以及精細化學品的中間體。

環境影響

健康危害

侵入途徑:吸入、食入、經皮吸收。

環境行為

急性毒性:LD50770mg/kg(大鼠經口);LC504800mg/m3,2小時(大鼠吸入)

亞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吸入597ppm×7小時×5天,1/2死亡;大鼠吸入261ppm×7小時×2~20日,4/5死亡。

刺激性:750µg,重度刺激。

致突變性;微生物致突變:鼠傷寒沙門氏菌1µg/皿。

危險特性:易燃,其蒸氣與空氣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高熱、明火能引起燃燒爆炸。與氧化劑能發生強烈反應。其蒸氣比空氣重,能在較低處擴散到相當遠的地方,遇明火會引著回燃。具有腐蝕性。

燃燒(分解)產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3.現場應急監測方法:

4.實驗室監測方法:

空氣中:樣品用裝有硫酸溶液的撞擊式取樣管收集,再用氣相色譜法測定或者用比色法測定

5.環境標準:

前蘇聯 車間空氣中有害物質的最高容許濃度 5mg/m3

前蘇聯(1975) 水體中有害物質最高允許濃度 0.5mg/L

空氣中嗅覺閾濃度 0.38ppm

應急處理

一、泄漏應急處理

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並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儘可能切斷泄漏源,防止進入下水道、排洪溝等限制性空間。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沖洗,洗水稀釋後放入廢水系統。大量泄漏:構築圍堤或挖坑收容。噴霧狀水冷卻和稀釋蒸氣、保護現場人員、把泄漏物稀釋成不燃物。用防爆泵轉移至槽車或專用收集器內,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

廢棄物處置方法:用焚燒法。焚燒爐排出的氮氧化物通過洗滌器或高溫裝置除去。

二、防護措施

呼吸系統防護:可能接觸其蒸氣時,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緊急事態搶救或撤離時,應該佩戴氧氣呼吸器或空氣呼吸器。

眼睛防護: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

身體防護:穿防毒物滲透工作服。

手防護:戴橡膠手套。

其它:工作現場禁止吸菸、進食和飲水。工作畢,淋浴更衣。實行就業前和定期的體檢。

三、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立即脫去被污染的衣著,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

眼睛接觸:立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時,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食入:誤 服者用水漱口,給飲牛奶或蛋清。就醫。

滅火方法:噴水冷卻容器,可能的話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滅火劑: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乾粉、砂土。用水滅火無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