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車保養

二手車有別於新車,如何保養、維修一直是個令車主頭疼的問題。良好的保養習慣,不僅能做到“以養代修”,保證愛車的正常運轉,還可以令到愛車更保值,所以對二手愛車的保養來不得半點馬虎。

二手車保養概述

二手車有別於新車,如何保養、維修一直是個令車主頭疼的問題。良好的保養習慣,不僅能做到“以養代修”,保證愛車的正常運轉,還可以令到愛車更保值,所以對二手愛車的保養來不得半點馬虎。

二手車維護保養

1、首次維護
很多人買了二手車後都要對汽車重新打理一番,但究竟該從哪個環節做起,知情人卻很少。一般來講,由於二手車已行駛了一定的里程,因此在購買後,應首先從安全方面入手。
1.更換機油及油格購買二手車後首先要更換“液體”,如機油、波箱油、制動油、水箱冷卻水等。換機油必須同時更換油格,確保油路不被雜質阻塞。
2.換波箱油波箱油是最易被忽略的。購買二手車後,應該更換合乎廠方規格的波箱油,這對於5年車齡以上的車尤其重要。如屬後驅車,則要把“尾牙油”一併更換。
3.換Cam帶及水泵對於車齡5年以上或里數已達7萬公里以上的車輛,最穩妥的處理方法是換上新的Cam帶(即引擎正時帶),同時也可一併更換水泵及皮帶,可省不少費用。
4.檢查輪胎如輪胎已磨蝕就應換新輪胎以確保全全。一些可能已有3、4年未換過輪胎,雖然輪胎看似新淨或坑紋仍深,但膠質可能早已硬化,輪胎提供不了應有的抓地能力了。
5.蒸汽清洗車廂除常見的吸塵、蒸氣深層潔淨之外,還需要消毒抹拭及負離子空氣淨化等步驟,可把各種異味等通通排掉。當然,在一些正規的二手車經營場所,其銷售的車都是經過多重工序的保養與維護的,消費者可省去不少保養費用。
2、日常維護
1.每天的保養內容
外觀檢查 在出車前,環視汽車,看看燈光裝置有沒有損壞,車身有沒有傾斜,有沒有漏油、漏水等泄漏情況;檢查輪胎的外表情況;檢查車門、發動機倉蓋、行理倉蓋和玻璃的狀況。
信號裝置檢查 打開點火開關鑰匙(不起動發動機),檢查各報警燈和指示燈的點亮情況,起動發動機查看各報警燈是否正常熄滅,指示燈是否還在點亮。
燃油檢查 查看油量表的指示,補充燃油。
2. 每周的保養內容
輪胎氣壓 檢查調整輪胎氣壓、清理輪胎上的雜物。不要忘記對備胎的檢查。
發動機及各種油液 檢查發動機各部件的固定情況,查看發動機各結合面有沒有漏油、漏水的情況;檢查調整皮帶緊度;查看各部位的管路和導線固定情況;檢查補充機油;檢查補充冷卻液;檢查補充電解液;檢查補充動力轉向機油;清潔散熱器外表;補充風擋玻璃清洗液等。
清潔 清潔汽車內部,清洗汽車外表。
3. 每月的保養內容
外部檢查 巡視汽車,檢查燈泡及燈罩的損壞情況;檢查車體飾物的固定情況;檢查倒車鏡的情況。
輪胎 檢查輪胎的磨損情況,清理行李廂;接近輪胎的磨耗記號時應更換輪胎,檢查輪胎有沒有鼓包、異常主要磨損、老化裂紋和硬傷等情況。
清潔打蠟 徹底清掃汽車內部;清潔水箱外表、機油散熱器外表和空調散熱器外表上的雜物。
底盤 檢查底盤有沒有漏油的現象,發現有漏油痕跡,應檢查各總成的齒輪油量並進行適當的補充,對底盤所有的油嘴進行充分的補脂作業。
其他 細緻重複每周的保養內容。
4. 每半年的保養內容
發動機外部 清洗髮動機外表,清洗時注意對電氣部分的防水處理。如果電氣部分對防水要求較高的話,應避免用高壓、高溫的水槍來沖洗髮動機,可以用毛刷沾清洗劑清洗髮動機外表。
分電器 用乾淨的抹布擦淨分電器蓋內的污物,清除分電器觸點處的污物,消除觸點燒蝕的斑痕,檢查高速觸點間隙或電子點火系統的磁極間隙,潤滑分電器各潤滑點。
三濾機油 用壓縮空氣吹去空氣濾清器的灰塵;適時更換燃油濾清器並清洗管路接頭的濾網;更換機油及機油濾清器。 對於國產車還應清洗機油粗濾器、燃油預濾器和離心式細濾清器。
電瓶 檢查蓄電池接線柱部分有沒有腐蝕的現象,用熱水沖洗蓄電池外表,清除蓄電池接線柱上腐蝕物。測量調整蓄電池的電解液比重。
冷卻液 檢查補充冷卻液、清潔水箱外表。
輪胎輪轂 檢查輪胎的磨損情況,對輪胎實施換位。檢查輪
轂、軸承預緊情況,如有間隙應調整預緊度。
制動系統 檢查調整手制動拉桿工作行程;檢查調整鼓式手制動器的蹄片間隙;檢查調整腳制動踏板的自由行程;檢查車輪制動器蹄片磨損情況,如果達到磨耗記號應更換制動蹄片;檢查調整車輪制動器蹄片間隙;檢查補充制動液等。
緊固 檢查底盤重要螺栓或螺線的緊定情況,特別是轉向系統的重要螺栓和螺線,發現有鬆動或缺損情況,應補齊擰緊。
底盤 檢查底盤各部分管路情況,查看有沒有泄漏,檢查緊固所有金屬連線桿件,並檢查橡膠軸套有沒有損壞的情況,對底盤所有潤滑點進行補脂潤滑。
燈光 檢查修理汽車燈光,檢查維護製冷、取暖裝置,清潔音響系統等。
5. 每年的保養內容
點火正時 檢查調整汽車發動機的點火正時情況,對柴油機的供油正時的檢查與調整最好到修理廠進行。
氣門間隙 對裝有普通氣門發動機,應檢查高速氣門間隙。
清潔潤滑 清潔發動機倉蓋,車門和行李倉的鉸接機構的油污,重新調整並潤滑上述機構。
6. 每兩年的保養內容
防凍液 防凍液一般的使用年限為兩年,屆時應在年度保養中更換防凍液,並對冷卻系進行徹底的清洗。
制動系統 由於制動系統的吸濕性,制動液每兩年更換一次。

保養誤區

汽車保養及使用過程中有很多錯誤,有些常識性錯誤不僅新手常犯,一些老司機有時也難免。汽車保養、使用過程中的一些錯誤做法,不僅可能損害汽車本身,更有可能危及行車安全。
誤區一:夏季胎壓低點好夏季氣溫高,有些司機怕輪胎受熱膨脹,造成胎壓過高而爆胎,有的甚至人為降低胎壓,實際上,胎壓過低比胎壓高更危險。
胎壓過低行駛時胎內溫度反而會迅速增加,行車過快很容易爆胎,危及行車安全。此外,胎壓過低會使輪胎變形、磨損加劇、油耗增加。專業測胎壓,保持正常胎壓在夏季行車中尤為重要。
誤區二:發動機冷卻水溫越低越好夏季天氣炎熱,有的司機認為發動機冷卻水溫度儘可能低些更好,其實,過低的水溫會使發動機受損。汽車發動機既怕熱又怕冷,如果冷卻水溫度過低,會使燃油燃燒惡化,油耗增加,加劇磨損,機油黏度增加,發動機功率降低。不同車型的發動機對水溫要求可能不一樣,關鍵要控制在合理範圍。
誤區三:機油多些更好發動機油底殼中的機油不足時,潤滑不夠、磨擦加劇、發動機受損;但機油過多的話,發動機在工作時曲軸柄、連桿大端會產生劇烈的攪動,使發動機工作不穩,而且還會因激濺到缸壁上的機油增多,從而產生燒排機油故障,特定情況下還可能產生危險。因此,機油應以控制在機油標尺的高、低刻線之間為宜。
誤區四:高擋超車或爬坡高擋位扭力較小,油門反應遲鈍,加速度反而減慢,用高檔超車很危險,正確超車應該減慢一檔,自動擋則只需將油門踩到底。
高擋位爬坡同樣危險。高檔位、大油門沖坡時,車輛行駛阻力大而使發動機轉速低,燃燒室內混合氣擾動小,由火花塞觸發的火焰速度較慢,使可燃混合氣自動爆燃。長時間強烈爆燃,會造成局部過熱,相關部件熔化損壞,還可能使發動機曲軸瓦負荷過大和曲軸扭矩過大,導致燒瓦甚至曲軸折斷等惡性事故發生。
誤區五:先踩離合器後剎車有的人怕剎車熄火,養成剎車前踩離合的習慣;還有的認為切斷動力後剎車會更有效,這都是錯誤的,任何情況下,踩離合器行駛會增加汽車的慣性。踩下離合器後,發動機轉速迅速降低到怠速,合進氣管總的真空度降低,真空助力器的輔助力大大降低,剎車距離會反而變長,制動不力。正確做法是應當先踩剎車,等車快停下時再踩下離合器。
誤區六:轉彎的同時剎車轉彎時汽車在離心力作用下,重心外移,此時剎車會加重側傾,造成單邊制動,若速度過快,或剎車過猛,則有翻車危險。正確做法應在進入彎道前降低車速換入低擋,入彎後,緩慢加油讓車身保持平穩,同時,過彎時要保持“慢進快出”原則,從外車道大角度過彎,儘量將彎道拉直。
誤區七:下坡空擋滑行既省油又方便化油器車放空擋是可以省油,但是電噴車高速帶擋滑行時會省油,放空檔反而費油。
下坡時掛空擋滑行,僅以剎車來控制速度,相當危險,尤其是長坡、陡坡。因為長時間使用制動,會使制動摩擦片過熱,摩擦係數下降,造成熱衰退,導致汽車的制動性能下降甚至失效。正確的做法是根據實際車速掛上合適的擋位,讓發動機制動,同時輔以剎車,遇到陡坡或盤山公路時,依靠擋位制動很重要。
誤區八:
清潔:分解發動機使用過程中產生的油泥和沉積,保持發動機內部清潔。
防鏽:中和發動機內使用過程中產生的酸化物質,並形成防鏽防腐層,避免金屬部件因氧化而生鏽腐蝕。
密封:密閉活塞和缸體間的縫隙,使燃油燃燒充分,提高燃油效率。
冷卻:分散發動機磨損產生的高溫,保護髮動機各部件。潤滑油在作用過程中,添加劑被逐漸消耗,燃燒產生的污染物混合與機油混合產生油泥、沉積,時間一長,這些污垢不但會加速發動機磨損,還會導致發動機銹化腐蝕、散熱不暢等嚴重後果。因此,及時更換機油是對發動機最好的呵護。

裝飾美容

“美容”顧名思義是指針對各部位不同材質所需的保養條件採用不同性質的美容護理用品及施工工藝,對進行全新的保養護理。汽車美容不只是傳統概念上的打蠟、除漬、除臭、吸塵及車內外的清潔服務等常規美容護理,還包括利用專業美容系列產品和高科技技術設備,採用特殊的工藝和方法,對漆面增光、打蠟、拋光、鍍膜及深淺劃痕處理,全車漆面美容,底盤防腐塗膠處理和發動機表面翻新等一系列養車技術,使美容以達到“舊車變新,新車保值,延壽增益”的功效。
一般來說,專業美容,是通過先進的設備和數百種用品,經過幾十道工序,從車身、車室(地毯、皮革、絲絨、儀表、音響、頂棚、冷熱風口、排擋區等進行高壓洗塵、吸塵、上光)、發動機(免拆清洗)、鋼圈輪胎、底盤、保險槓、油電路等作整車處理,使舊車變成新車並保持長久,且對較深劃痕可進行特殊快速修復。定期進行美容的車輛,還可以有效的預防漆面氧化、保持漆面光澤;預防車廂內空氣污染、避免細菌滋生、絲絨發霉、真皮老化,保障車主及乘客的健康與駕駛心境。

二手車保值

要想讓二手車更保值,購車後的保養很重要。
1、更換機油及油隔。購車後首先要更換“液體”如機油、波箱油、制動油、水箱冷卻水等。換機油必須同時更換油隔,確保油路不被雜質阻塞。
2、換波箱油。波箱油是最易被人忽略的項目,購買二手車後,應該更換合乎廠方規格的波箱油,這對於5年車齡以上的車款尤其重要。如屬後驅車則要把“尾牙油”一併更換。
3、正時皮帶及水泵。對於車齡5年以上或行車裡數已達7萬公里以上的車輛,最穩妥的處理方法是換上新的正時皮帶,同時,也可一併更換水泵及皮帶,可省不少費用。
4、輪胎。如輪胎已磨蝕應該更換一套全新的輪胎,以確保行車安全。部分二手車的上手車主,可能已有3、4年未換過輪胎,雖然輪胎看似新淨或坑紋仍深,但膠質可能早已硬化,提供不了應有的抓地能力必須更換。
5、蒸汽清洗車廂。除常見的吸塵、蒸氣深層潔淨之外,還需要消毒抹拭及負離子空氣淨化等步驟,可把各種異味清除。
當然,在正規的二手車經營場所,消費者購買的車都是經過多重工序的保養與維護,消費者購到滿意二手車的同時也可省去不少的保養費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