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經典故事

二十四史經典故事

《二十四史經典故事》是2011年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聶傳言。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二十四史經典故事(超值典藏)》內容簡介:美國著名歷史學家、“西方現代中國學之父”費正清教授曾經說過:“中國最清楚中國的歷史,正如美國和歐洲最清楚西方的歷史。”西方人習慣以技術性的手段和對比的方式去回味歷史,用溯源和展望的手法去還原社會進程中所有細微的片段;中國人更喜歡在倫理道德的前提下,對帝王霸主、忠臣義士、孝子節婦進行理性的主觀評判。作為中國史學主幹的《二十四史》通過統一的紀傳體裁,完整、系統地記錄了中國上起黃帝下至明朝崇禎年間的歷史流程,全面展現了各個歷史時期王朝家族、官僚體制、農業科學、手工經濟、文化律法、稅收制度等方方面面的情況,是當之無愧的中華文明百科全書。

在這本《二十四史經典故事》中,我們力圖用自描的方式展現真實的《二十四史》,但誰也無法奢望一本書可以道盡中國歷史的興衰成敗、人文風韻和典章制度,畢竟皇皇中華五千年的歷史積澱是書籍無法承載之重。我們只是希望書中縝密細緻的敘述可以讓你感受到戰國的殺伐殘酷,強漢的羽林威武;珍貴的文物圖片可以讓你感受到北朝的石窟意韻、南朝的舞榭風流……希望把厚重的歷史變得簡明,讓歷史中的智慧啟迪我們今天的生活。

圖書目錄

史記

卷六秦始皇本紀

秦始皇本紀記述了秦王朝建立前後四十年間風雲變幻的歷史場面,秦始皇與秦二世及趙高、李斯的形象線條清晰,逼真呈現。

卷七項羽本紀

項羽,秦末的農民大起義中的蓋世英雄,他勇猛善戰,叱吒風雲,但性情暴戾、優柔寡斷,才有四面楚歌、垓下之圍,英雄的悲劇,令人嘆惋。

卷八高祖本紀

秦末農民起義,沒有成就陳勝和吳廣,也沒有成就西楚霸王項羽,卻成就了身具無賴和梟雄兩種氣質的劉邦,他所建的大漢最終一統江山。

卷四十七孔子世家

孔子在中國文化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在世時就有人尊奉他為“聖人”,死後更是為人所景仰,將其視為萬世師表。

卷六十八商君列傳

秦國能夠吞併六國,與商鞅變法的貢獻是分不開的。然而商鞅這樣一位“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的治國能臣,最終卻落得車裂族滅的下場。

卷八十一廉頗藺相如列傳

廉頗作為戰國後期的名將,太史公對他的戰功著墨不多,對他知錯能改的美德進行了大力渲染廉頗與藺相如的故事在今天已是家喻戶曉。

卷九十二淮陰侯列傳

本傳記述了韓信戎馬倥傯的一生,頌揚了他的軍事才能和累累戰功。儘管如此,韓信最終落得個誅滅三族的下場。

卷一百零九李將軍列傳

“飛將軍”李廣一生與匈奴作戰七十餘次,常常以少勝多,險中取勝,讓匈奴人對他聞風喪膽然而,這位戰功卓著的名將卻終身未得封爵。

漢書

卷六武帝本紀

漢武帝少年登基,任人唯賢,使衛、霍二將北擊匈奴,大漢之名威震天下,但他常年征戰,勞民傷財,奢侈浪費。

卷三十九蕭何曹參列

蕭何、曹參為西漢開國功臣。劉邦即位後,蕭何受封相國。蕭何去世後,曹參代其相位,成就了“蕭規曹隨”的佳話。

卷三十九張良陳平周勃列傳

漢初,高祖劉邦身邊有一群布衣將相。他們為鞏固劉氏天下立下了汗馬功勞,張良、陳平、周勃就是這些布衣將相的代表人物。

卷五十五衛青霍去病列傳

衛青七戰七捷,成為歷代兵家所敬仰的對象。霍去病英勇善戰,忠心護國,更留下“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的美談後漢書。

卷一光武帝本紀

西漢末年,王莽亂政,劉秀揭竿而起,終於成就了漢室復興的大業,使漢王朝綿延了400年之久,這在有史記載的封建社會中算是最長的。

卷二十四馬援列傳

“大丈夫立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這是東漢老將馬援年輕時的壯志豪情,而他最後也實現了自己的誓言。

卷四十七班超列傳

班超是東漢時期著名軍事家和外交家。他胸有大志,主動要求出使西域,為平定西域,促進民族融合,加強東漢與西域的往來作出了巨大貢獻。

三國志

卷一武帝本紀

曹操起兵於亂世,南征北戰,靖平北方,威震天下。雖然生前未能稱帝,但他以堂堂文治、赫赫武功終結中原地區的戰亂,開創一代魏晉風流

卷十荀彧荀攸賈詡列傳

曹操之所以建立了赫赫的文治武功,在於他用人得法,唯才是舉。

卷三十二先主列傳

蜀先主劉備身為漢室後裔,一生南征北戰,四海飄零,終於大器晚成,成就一代帝王之業。蜀國偏居一隅,卻最終鑄就了三足鼎立的局勢。

卷三十五諸葛亮列傳

諸葛亮以震爍古今的宏志才思,開啟了一個新的時代,於亂世中締造一個帝國

卷三十五 關羽 張飛 馬超 黃忠趙雲列傳

蜀國五虎上將都擁有獨當一面,於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的本領。他們最終匯集在劉備麾下,在三國舞台上演繹了一幕幕傳奇。

卷五十四周瑜魯肅呂蒙列傳

縱觀孫權一朝,江東軍事統帥無不卓然群倫,他們有著懸殊的出身,卻為了一個共同信念而盡忠一生,死於任上。他們就是周瑜、魯肅和呂蒙。

晉書

卷六十五王導列傳

中國古代的門閩制度在魏晉時期達到鼎盛,有晉一代權勢最盛、威望最高的士族,莫過於王氏東晉王導便是王家的佼佼者。

卷七十九謝安列傳

謝安是真正的貴族,一生流連至雅,他是最後的名士,平生志願唯有寄情山林江湖·他是亂世的君子,挽狂瀾,扶危廈。

卷一百四至卷一百五石勒載記

後趙的建立者石勒,用他戎馬倥傯的一生,演繹了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的從奴隸到皇帝的傳奇。

卷一百十三至卷一百十四苻堅載記

苻堅是中國古代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他的文治武功足以光耀後世,卻在淝水之戰兵敗後一蹶不振,最終英雄末路,悽然去世。

宋書

卷一至卷三武帝本紀

宋武帝劉裕出身於寒門庶族,卻建立了南朝歷史上的劉宋王朝,劉裕不僅武功卓著,而且在文治上也很有作為。

南齊書

卷一至卷二高帝本紀

齊高帝蕭道成輟學從戎,穩定了劉宋王朝的政權,漸漸收取人心。終於在劉宋皇室的自相殘殺中,摘取了帝國的權柄,成就一代帝王偉業

粱書

卷一至卷三武帝本紀

梁武帝蕭衍出身名門,自幼勤奮好學,與中年起兵反抗殘暴的東昏侯。可惜晚年醉心於佛學,忠奸不分,最終在“侯景之亂”中病餓而死。

卷三十二陳慶之列傳

陳慶之出身寒門,大器晚成,不善騎射,卻成長為一代名將。他在同北魏的戰鬥中嶄露頭角,曾率七千白袍鐵騎擊潰三十萬魏軍愫書。

卷一至卷二高祖本紀

陳霸先一生征戰南北,對外擊退北齊的侵擾,抵禦西魏,終於使久經戰亂的江南重新恢復生機,憑藉卓越的功勳稱帝建立陳朝。

魏書

卷二太祖道武帝本紀

作為開國之君和一代傑出帝王,拓跋矽年少復國,再興祖業,親率族人開疆拓土,襲柔然、滅慕容,創立了一個屬於拓跋鮮卑的強大國度。

卷三十五崔浩列傳

崔浩一生侍奉北魏三位皇帝,功勳顯赫,料事如神,謀略過人,三位帝王都非常稱許。不料晚節不保,受盡屈辱,家族也受其牽累,皆被誅滅。

卷七十四爾朱榮列傳

爾朱榮是一位讓人又畏服又憎恨的人,後人對他的評價是——“功蓋孟德,禍比董卓”。

北齊書

卷四文宣帝本紀

北齊文宣帝高洋其貌不揚,他繼承父兄遺產,成為北齊的開國之君。但在位中後期卻放縱飲酒,暴虐成性,成了歷史上有名的暴君。

卷十七斛律光列傳

斛律光自幼武藝高強,精通騎射,有“落雕都督”之稱。他戎馬一生,卻遭小人陷害和君主猜忌,最終死於非命。

周書

卷五至卷六武帝本紀

北周武帝字文邕韜光養晦十三年,誅殺弒君權臣宇文護,親政後力行節儉,以五年時間攻滅北齊,統一北方。

卷五至卷六韋孝寬列傳

韋孝寬是北朝名將,有膽有識,力挫高歡,深謀遠慮,建言獻策,幫助周武帝東伐齊國,撫恤孤幼,孝敬兄嫂,為世人稱道。

隋書

卷一至卷二高祖帝本紀

隋文帝楊堅平滅北齊,招撫突厥,南定陳國,完成統一,取得了三百年來最偉大的成就。他治國有方,將大亂後的國家治理得河清海晏。

卷四十一高潁列傳

高頰在個人事業達到巔蜂時,他耿直敢言,終於導致被文帝疏遠,又觸怒了煬帝,落得一個身被誅殺、兒子被流放的下場。

卷五十一長孫晟列傳

長孫晟一世盛名,高官厚祿,得以善終。他一生都在與突厥的首領打交道,不管是交戰攻伐,還是懷仁招遠,為隋朝創立了安定的邊塞環境。

南史

卷三十七宗愨列傳

宗愨是南朝宋時著名將領,自幼強悍好武,胸有大志。從軍後屢立戰功,受到君主的賞識,身居高位,死後仍享受配食孝武廟庭的待遇。

卷七十二祖沖之列傳

祖沖之自幼聰明好學,興趣廣泛。為官之餘,專心從事研究工作,在天文曆法、機械製造等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

卷七十五陶潛列傳

陶淵明生活在晉、宋之間的沒落貴族,一生淡泊名利,甘心退隱山林,飲酒賦詩,在貧病交加中走到生命的盡頭,所著詩文為後世傳唱。

北史

卷二十七酈道元列傳

一部《水經注》讓酈道元名垂青史,但正史中的他卻是以一代酷吏的身份出現。

卷七十九王世充列

隋朝末年,胡人血統的王世充趁勢而起,通過政變掌握大權。他僭越帝號,自立為君,妄圖與李唐對峙,卻逃不過兵敗身死的下場。

舊唐書

卷二至卷三太宗本紀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淵的次子,早年跟隨高祖起兵反叛。後來,他發動玄武門之變,即位稱帝,開創了歷史上有名的“貞觀之治”。

卷六十六房玄齡杜如晦列傳

房玄齡和杜如晦是唐太宗貞觀年問的名相,被後世稱為“房謀杜斷”。

卷一百二十郭子儀列傳

郭子儀是中興唐室的名將,為唐朝平定安史之亂立下了汗馬功勞,被加授為汾陽郡王,史稱“權傾天下而朝不忌,功蓋一代而主不疑”。

卷二百上安祿山列傳

安祿山出身卑微。後因功受封平盧兵馬使。他逐漸騙取了玄宗的信任,藉機起兵謀反,僭位稱帝,後被其子安慶緒、謀士嚴莊等人合謀殺死。

舊五代史

卷一至卷七馮道列傳

馮道是五代時的名臣,最初為唐莊宗效力。周太祖即位後,十分禮遇馮道,直到周世宗時馮道才失去寵信,含恨去世。

新唐書

卷五玄宗本紀

唐玄宗李隆基即位之初,勵精圖治,創造了歷史上有名的開元盛世。然而,在統治後期,他寵愛楊貴妃,任用等奸臣,導致“安史之亂”爆發。

新五代史

卷十二周世宗本紀187

周世宗柴榮本是周太祖郭威的養子,周太祖去世後,他繼承了帝位。他南征北戰,揭開了統一天下的序幕,為趙匡胤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

遼史

卷一至卷二太祖本紀

遼太祖耶律阿保機連年征戰,南征平州、幽州,西征突厥、吐谷渾等部,東滅渤海國,確立了遼國的開國大業

金史

卷二太祖本紀·

天慶五年,金太祖阿骨打在會寧稱帝,建立金國。天輔四年(1120),阿骨打與北宋簽訂。海上之盟”,當年攻陷遼國上京臨潢府。

卷七十四宗翰列傳·

宗翰是金國初年女真著名將領,他跟隨太祖起兵反遼,後又跟隨完顏杲西征滅遼,太宗時又和宗望兩路伐宋,為女真建國的第一功臣。

卷七十七宗弼列傳

宗弼是金太祖第四子,一生南征北戰,伐遼侵宋都有戰功,身具名將和名相兩種才華。

宋史

卷一至卷三太祖本紀

對於任何一個王朝來說,開國之君都是一段繞不過去的傳奇。宋太祖趙匡胤出生那天就充滿著眾多難解的“異象”。

卷二百八十一寇準列傳

寇準是北宋名相,他心直口快,對皇上知無不言,面對入侵的敵人,他堅決請皇上御駕親征,並且不願輕易放棄勝利的果實。

卷三百一十六包拯列傳

關於包拯的民間傳說很多,這位被稱為“青天”的父母官被視為正義、公平的象徵。正史中的包拯同樣是一位充滿智慧、勇氣和正義感的清官。

卷三百二十七王安石列傳

歷史很難給王安石蓋棺定論,一方面,他銳意改革,另一方面,他又一意孤行,排斥異己,遭到朝中諸多大臣的激烈反對。

卷三百六十五嶽飛列傳

岳飛是值得熱愛與同情的,他的謀略與驍勇、赤誠與剛烈,都讓人肅然起敬。然而,他最終敗在失去信心的皇帝和目光短淺的奸臣手裡。

元史

卷一百一十九木華黎列傳

木華黎是蒙古札刺亦兒部人,同博爾朮、博爾忽、赤老溫並稱為“四傑”。木華黎跟隨成吉思汗四處征戰,屢立戰功。

卷一百二十七伯顏列傳

伯顏是蒙古八鄰部人,至元十二年,他率領元軍兵分三路進攻南宋臨安。至元十三年三月,南宋幼帝出降。南宋滅亡後,伯顏率軍北上平叛,連續擊敗了海都、乃顏等西北叛王。

卷一百四十六耶律楚材列傳

耶律楚材字晉卿,遼太祖耶律阿保機九世孫。他幫助窩闊台汗確定君臣禮儀,建立賦稅制度,積極推行“以儒治國”的策略,使蒙古貴族逐漸放棄了遊牧生活,為忽必烈建立元朝奠定了基礎。

明史

卷一至卷三太祖本紀

朱元璋是明朝的開國皇帝,在中國歷史上,除漢高祖之外,他是唯一一個出身平民的皇帝。他率領農民起義軍,最終平定天下,建立了明朝。

卷一百二十五徐達列傳

徐達,明朝建國頭號大將、第一功臣。他智勇雙全且忠心耿耿,早年跟隨朱元璋後就一直為之南征北戰,他親手為朱元璋打下大半江山。

卷一百二十五劉基列傳

劉基跟隨明太祖征討天下,他隨太祖出征的過程中多次預知危難。讓太祖躲過了滅頂之災。明朝建立之後,他本想飲酒鄉里不問朝事,無奈他性格太過耿直,平時疾惡如仇,得罪了不少人,最後被胡惟庸下毒致死,一代賢才,死於非命。

卷一百七十于謙列傳

于謙以天下為己任,最終卻被小人所害。正所謂“公論久而後定”,于謙的忠心義膽,最終得以昭明。對於謙,清代袁枚曾讚頌道: “賴於岳於雙少保,人間始覺重西湖。”

卷二百十三張居正列傳

張居正是萬曆皇帝最尊敬的老師、最器重的首輔、最親近的大臣,明朝歷史上最優秀的內閣首輔之一,為萬曆初期新政立下汗馬功勞。不想,他一死就被嚴厲清算,差點被掘棺鞭屍。如此痛恨他的恰恰是他忠心輔佐的萬曆皇帝。

卷三百九李自成列傳

趁著明末天下大亂,李自成率領流民起兵,最終逼得崇禎帝朱由檢吊死在景山。親手埋葬了腐朽的大明朝。李自成還沒來得及得意,清軍大舉入關。李自成失敗,戰死於湖北九宮山。

詞條圖冊更多圖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