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八分化

二八分化

二八定律也叫巴萊多定律,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義大利經濟學家巴萊多發明的。他認為,在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約20%,其餘80%的儘管是多數,卻是次要的,因此又稱二八法則。們還發現生活中存在許多不平衡的現象。因此,二八定律成了這種不平等關係的簡稱,不管結果是不是恰好為80%和20%(從統計學上來說,精確的80%和20%出現的機率很小)。習慣上,二八定律討論的是頂端的20%。而非底部的80%。人們所採用的二八定律,是一種量化的實證法,用以計量投入和產出之間可能存在的關係。

基本信息

理論來源

二八分化二八分化
1897年,義大利經濟學者帕累托偶然注意到19世紀英國人的財富和收益模式。
在調查取樣中,發現大部份的財富流向了少數人手裡。同時,他還從早期的資料中發現,在其他的國家,都發現有這種微妙關係一再出現,而且在數學上呈現出一種穩定的關係。於是,帕累托從大量具體的事實中發現:社會上20%的人占有80%的社會財富,即:財富在人口中的分配是不平衡的。
同時,人們還發現生活中存在許多不平衡的現象。因此,二八定律成了這種不平等關係的簡稱,不管結果是不是恰好為80%和20%(從統計學上來說,精確的80%和20%出現的機率很小)。習慣上,二八定律討論的是頂端的20%。而非底部的80%。人們所採用的二八定律,是一種量化的實證法,用以計量投入和產出之間可能存在的關係。

二八現象

1.管理學:通常一個企業80%的利潤來自它20%的項目;這個80/20定律被一再推而廣之--經濟學家說,20%的人手裡掌握著80%的財富。有這樣兩種人,第一種占了80%,擁有20%的財富;第二種只占20%,卻掌握80%的財富。
2.心理學:20%的人身上集中了人類80%的智慧,他們一出生就鶴立雞群。
3.日常生活中的“二八法則”:以下是二八定律在生活中的體現:
20%的人成功------------------80%的人不成功
20%的人用脖子以上賺錢--------80%的人脖子以下賺錢
20%的人正面思考--------------80%的人負面思考
20%的人買時間----------------80%的人賣時間
20%的人找一個好員工----------80%的人找一份好工作
20%的人支配別人--------------80%的人受人支配
20%的人做事業----------------80%的人做事情
20%的人重視經驗--------------80%的人重視學歷
20%的人認為行動才有結果------80%的人認為知識就是力量
20%的人我要怎么做才有錢------80%的人我要有錢我就怎么做
20%的人愛投資----------------80%的人愛購物
20%的人有目標----------------80%的人愛瞎想
20%的人在問題中找答案--------80%的人在答案中找問題
20%的人在放眼長遠------------80%的人只顧眼前
20%的人把握機會--------------80%的人錯失機會
20%的人計畫未來--------------80%的人早上起來才想今天干嘛
20%的人按成功經驗行事--------80%的人按自己的意願行事
20%的人做簡單的事情----------80%的人不願意做簡單的事情
20%的人明天的事情今天做------80%的人今天的事情明天做
20%的人如何能辦到------------80%的人不可能辦到
20%的人記筆記----------------80%的人忘性好
20%的人受成功人的影響--------80%的人受失敗人的影響
20%的人狀態很好--------------80%的人態度不好
20%的人相信自己會成功--------------80%的人不願改變環境
20%的人永遠讚美、鼓勵--------------80%的人永遠謾罵、批評
20%的人會堅持--------------80%的人會放棄
20%的人敢於面對困難--------------80%的人逃避現實
20%的人覺得上面說的我有20%就好--------------80%的人認為他們應該滿足以上的80%
——20%的罪犯的罪行占所有犯罪行為的80%;
——20%的汽車狂人,引起80%的交通事故;
——20%的已婚者,占離婚人口的80%(那些不斷離婚的人,扭曲了統計數字);
——世界上大約80%的資源,是由世界上20%的人口所消耗;
——世界財富的80%為20%的人所擁有;
——80%的能源浪費在燃燒上,只有其中的20%可以套用到車輛中,而這20%的投入,卻回報以100%的產出;
——在一個國家的醫療體系中,20%的人口與20%的疾病,會消耗80%的醫療資源。
——20%的產品或20%的客戶,為企業賺得約80%的銷售額;
總而言之,在原因和結果、投入和產出、努力和報酬之間存在的這種不平衡關係,可以分為兩種不同類型:
多數,它們只能造成少許的影響;少數,它們造成主要的、重大的影響。

相關理論

“長尾理論”被認為是對傳統的“二八定律”的徹底叛逆。橫軸是品種,縱軸是銷量。典型的情況是只有少數產品銷量較高,其餘多數產品銷量很低。
傳統的二八定律(或稱20/80定律)關注其中紅色部分,認為20%的品種帶來了80%的銷量,所以應該只保留這部分,其餘的都應捨棄。長尾理論則關注藍色的長尾巴,認為這部分積少成多,可以積累成足夠大、甚至超過紅色部分的市場份額。但也有很多失敗者並沒有真正理解長尾理論的實現條件。

定律法則

技術法則
傳媒業的產值80%來自技術設備業,只有20%來自內容產業。國際上將信息技術產業、新聞業和娛樂業統稱為大媒體業。通常所說的軟體其實是大媒體產業的硬體。只有對信息技術高度重視,加強研發,才能引領大媒體時代,並占領制高點。
市場法則
傳播學原理體現了:在產品同質化的形勢下,方便是產品被選中的決定性因素。
電視行業普遍認為,互動電視用機頂盒來完成觀眾與節目的互動,但電視與簡訊互動的成功,再一次重複了這樣一個故事。在網路領域,也是簡訊、遊戲等方便、低價的產品超越電子商務業務。
娛樂法則
傳媒內容業20%的產值在新聞,80%的產值在娛樂。
美國的新聞廣播電視網ABC、NBC、CBS、CNN悉被娛樂巨頭收購。即使單純的新聞業也出現嚴重的娛樂化態勢。
新聞集團的收入結構是這樣的:40%來自新聞業,60%來自娛樂業,其中新聞部分主要來自其大眾性報紙。維亞康姆、時代華納、迪斯尼、貝塔斯曼、威望迪環球、索尼等巨頭的業務80%以上都集中在娛樂領域。
副業法則
傳媒業20%的收入來自主業,80%的收入來自相關商品開發。相關商品開發是指以內容主題、角色、影像、形體、名號、事件、創意為藍本設計、製造、銷售相關商品。相從而獲得長久的生命力。
貴賓法則
給一個公司帶來80%利潤的是20%的客戶。按照這個原則,如果能把這20%的客戶找出來,提供更好的服務,對於公司的發展和業績的增長無疑是最大的幫助。
雖然大眾傳媒娛樂的主力消費者是最大多數的普通消費者。但這不妨礙“二八定律”的應驗。首先,面向大眾的產品,其收益80%的來自20%的客戶,這在傳媒業界是個常識。其次,80%的收益來自20%的市場,如北京、上海、廣州三地購買力比重就超過全國50%。再次,面向20%的大客戶的媒體價值很高,如探索品牌就位居全球十大品牌之列。[3]
品牌法則
20%的強勢品牌,占有80%的市場份額。一般來說,第一品牌的市場占有率比第二品牌高出一倍以上,在行業中是價值最大的品牌。在網路界,三大入口網站無論是在吸引力方面,還是收入方面都占據網路產業的絕大部分。
“二八定律”之所以得到業界的推崇,就在於其提倡的“有所為,有所不為”的經營方略,確定了傳媒業的視野。要用好“二八定律”,傳媒業首先弄清楚企業中的20%到底是哪些,從而將自己經營管理的注意力集中到這20%的重點經營要務上來,採取有效的傾斜性措施,確保重點方面取得重點突破,進而帶動全面,取得傳媒經營整體進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