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道嘉米坊

二、乾隆品嘗了樣米做的飯連連誇讚“好吃”,評價“比那些貢米強多了”。 六、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2年),禁地大米已占皇宮用米三分之二。 ”道光用膳必點“此米的飯”,每膳畢都必夸“好吃,好吃;難得,難得”,但對賜名之求一直不答。

乾道嘉簡介

乾道嘉米坊始建於2003年11月,廠址位於五常市興盛鄉,距五常市內12公里,西鄰吉林榆樹市45公里,南鄰吉林舒蘭市65公里,輻射三鎮一鄉,水質清澈,屬五常第一積溫帶,是五常市種植特產稻花香4號最佳地域,跨兩省三市交匯處,公路、鐵路四通八達。

乾道嘉典故

一、清?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1年)秋末,關東都府上奏摺:鮮人(朝鮮族人)禁地(順治入關後下令封禁龍興之地——關外黑土地,不準外族人進去開墾種植,怕破壞了皇家風水)植稻,米質極佳,可否軍糧?輔帶樣米盼聖裁。
二、乾隆品嘗了樣米做的飯連連誇讚“好吃”,評價“比那些貢米強多了”。自詡是十全老人的乾隆不肯忤逆祖制,一錦袋樣米全留下了,奏摺原樣退回。
三、關東將軍領會聖意,此後對禁地鮮人種稻採取不禁止、不擴大政策。每年朝貢時都不忘獻上一錦袋禁地大米,但不上貢品名冊。
四、嘉慶即位(公元1796年),接受年貢時發現問題,問百官“這么好吃的米豈可無名”?!令翰林院起名。太上皇乾隆聞之色變,力勸嘉慶“只食米,不觸雷(祖制)”。
五、禁地產好米,兩帝夸好吃,各旗的王侯貴族聞之紛紛向關東都府要米,關東將軍只得默許禁地鮮人種稻規模日益擴大,後來逃荒的漢人也邊學邊種,但無論君臣、官民都不敢聲張。
六、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2年),禁地大米已占皇宮用米三分之二。御膳總管忍不住啟奏“此米無名,報膳極難,懇請萬歲賜名。”道光用膳必點“此米的飯”,每膳畢都必夸“好吃,好吃;難得,難得”,但對賜名之求一直不答。
七、鹹豐四年(公元1855年)東北開禁,朝廷在黑龍江省歡喜嶺下的水田平原按“三綱五常”的五常設“舉仁、由義、崇禮、尚智、誠信”五個甲社,俗稱五常,開始光明正大專業種植水稻。
八、大學士納蘭由山西錢莊“錢到家”得靈感,奏請命名禁地米為“乾道嘉”,既宣揚三位先帝保護天賜佳糧之功德,又體現錢到家之吉祥民意。皇上準奏。從此“乾道嘉“成為五常大米品牌之主,名揚華夏,一百五十多年來經久不衰。

乾道嘉信譽

企業為確保質量標準與農民鑒定種植有機大米一萬畝訂單契約,企業以誠信、求實為宗旨,二〇一二年主打五常大米皇家賜名“乾道嘉”品牌,首家拓展全國連鎖經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