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澀難產

療效:調經,催產。 療效:調經,催產。 用法:水煎,去渣頓服。

拼音

gàn sè nán chǎn

概述

病證名。又名胎乾難產。清·周登庸《續廣達生篇》認為此證因:“產時用力太早,水衣先破,被風所吹,產戶腫脹,乾澀狹小者,用熏洗法,從容俟之,無不立下矣。熏洗法:紫蘇不拘量,多點好,煎重湯熏洗陰戶。隨用麻油和蜂蜜塗之。”相當於今之胎膜早破。

食療方法

1.益母粥。來源:傳統方。原料:當歸、川芎、大腹皮、枳殼、白芷、益母草各10克,小米50克,紅糖適量。製作:將上六味藥煎汁去渣,加入小米、紅糖同煮成粥。用法:頓服或分次服。療效:理氣活血,化瘀催產。適用於氣滯血痰所致難產。
2.燕麥小米粥。來源:《千家食療妙方》。原料:燕麥全草90克,小米、紅糖適量。製作:將小米煮粥,然後加入燕麥草水煎汁,稍煮加紅糖調和即成。用法:頓服或分次服。療效:調經,催產。適用於胎產不下。
3.海馬小米粥。來源:《千家食療妙方》。原料:海馬粉3克,小米、紅糖適量。製作:小米煮粥,粥成加紅糖,用粥送服海馬粉。用法:每日1-2次,將海馬粉用小米粥送下。療效:調經,催產。適用於胎產不下,婦女血崩。
4.組成:生雞子黃3個、米醋50毫升。用法:二味調勻頓服。主治:難產及產後胎衣不下。說明:交通不便,情況危急時可試用。
5.組成:馬齒莧、酒。用法:馬齒莧水洗淨瀝乾,搗絞取自然汁,每用25~30毫升,兌酒30毫升,混勻即可。微暖頓服之,立產。
6.組成:真珠(研細未)35~70克、米酒。用法:真珠以米酒1盞調服。主治:難產,子死腹中
7.組成:蔥白、生薑、童尿備適量。用法:水煎,去渣頓服。
8.組成:蜂蜜、香油各100毫升。用法:煎數沸服。主治:胎乾難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