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口[江蘇景點]

九龍口[江蘇景點]

九龍口,是里下河地區著名景點,在寶應竟有兩處九龍口,名稱相同,自然景觀相似。一處位於魯垛鎮以東的陶林村。

基本信息

九龍口,是里下河地區著名景點,在寶應竟有兩處九龍口,名稱相同,自然景觀相似。一處位於魯垛鎮以東的陶林村。

九龍口九龍口
該村成子河(今寶沙河)北有一圓形土墩,四面環水,有九條河口交匯於此,呈“九龍戲珠”之勢,名曰“九龍口”,土墩則稱為“九龍墩”。另一處位於寶應、建湖、淮安、阜寧四縣(市)交匯處,由林上河、錢溝河、安豐河、新舍河、蜆河、溪河、黃河、澗河、城河等9條自然河道匯合於龍珠島,形成九龍搶珠的複合水系,灘盪水面達10萬畝。其中,林上河、錢溝河、安豐河、新舍河等4條河道均為寶應水系。水泗“九龍口”之妙,妙在有島,名曰“龍珠島”。

簡介

九龍口位於建湖縣蔣營鎮西南部,處於射陽湖腹部,由蜆河、林上河錢溝河安豐河新舍河、溪河、莫河、澗河、城河等九條自然河道匯集而成,故名“九龍口”。

九龍口九龍口

離岸50米的湖心島與水鄉澤國風光交相輝映,形成了九龍口風景區的精華,堪稱一絕。九條銀河從東南西北不同方位蜿蜒而來,仿佛九條玉龍盤旋 在無邊無垠的綠色地毯上,無限綺麗的天光 湖影,盡收眼底。陽春三月,蘆芽出水,一片嫩綠,嬌鮮欲滴,一望無際,遠與天接。繞堤新柳 垂倒影,穿梭柴燕掠天光。春夏之晨,萬頃葦灘,露珠滴翠,朝陽冉冉升起,反射出萬道霞 光,晨風吹過,綠葉搖曳,閃閃爍爍,蔚為壯觀。炎炎夏日,菱葉浮波嵌碧玉,映日荷花別樣紅。人們讚譽它為“金灘銀盪”、“里下河明珠”。
九龍口境內資源十分豐富,藏壘水禽野 味,廣植柴蒲菱藕,盛產魚蝦蟹鱉,故有“金灘 銀盪”之美譽,九龍口湖水為國家一級水質, 被專家學者謄為“里下河的明珠”。九龍口以其燦爛的歷史人文,秀麗多姿 的風光,得天獨厚的資源贏得了中外遊客的青睞。

歷史傳說

九龍口九龍口
這裡流傳著一個美麗的傳說,在堯舜時,有一條黑蟒興風作浪,荼毒生靈,玉皇大帝派了九條青龍來降服黑蟒,青龍抱著為民除害的信念,與黑蟒展開 了殊死搏鬥,最後青龍與黑蟒同歸於盡。現在的九條河據說就是九條青龍與黑蟒 搏鬥時留下的痕溝,在九條河道匯集的地方冒出了一個大土墩,當地人們為了感謝青龍的除害之恩,稱這 里為九龍口,並修了一座龍王廟,香火極盛,可惜毀於戰火。

有人說青龍並沒有死,至今還在地下牢牢得縛住黑蟒,保護著百姓的平安。這九龍口還真有點玄乎,儘管四面環水,地勢不高,但自古以來,從未淹過,連1931年和1991年的大水,也未能爬到上面,因此人們稱之為“龍珠島”“沉浮島”。

自然風光

九龍口的自然風光十分迷人,春則綠柳垂絲,碧波澄徹;夏有莢蓉出水,十里荷香;秋見蘆花萬頃,雪片飛舞;冬至銀裝素裹,分外妖嬈,四時變幻,天然勝景,今人心曠神怡。

九龍口 蓮花九龍口 蓮花

最使人流連忘返的,要數登永安墩九龍樓遠眺。永安墩是一個小島,四周有九水分流,不論湖水漲多高,總淹不了這個島,故稱為永安墩。永安墩上舊有龍王廟,早乙不存。如今墩上興建一座宮殿式建築。取名九龍樓。此樓共三層,黃牆碧瓦,畫角飛檐,甚是壯觀。人們登樓觀景,只見碧波浩淼,煙水蒼茫,這裡沒有污染,湖水如水晶一般,一眼可見湖底水草及游魚;滿湖荷葉像無數把綠傘,亭亭玉立,萬朵蓮花似帶雨海棠,絢麗動人;湖面上的鴨群和鵝群,如白雲飄忽;時有漁歌從蘆葦叢中飛出,漁舟掠過水麵,划起一大片放射形的波紋四面散開,使人想起“船行明鏡中”的詩句;秋冬時節,雁陣南飛,寒鷺嬉戲,還有那丹頂鶴、白天鵝、鴛鴦蘆雁等候鳥在此越冬,更增添了幾分情趣。上海王春野有“九龍口十景”詩:

九水含珠

蒼茫九派共爭流,一島沉浮幾度秋。

傳說當年降惡蟒,而今處處綠沙洲。

柳堤春曉

千條綠柳白雲堆,裊裊東風曉霧開。

十里鶯啼春色早,一雙紫燕又飛來。

畫橋煙雨

迷茫煙霧雨濛濛。水底雲濤照碧空。

柳影流虹波影亂,釣竿隱現柳蔭中。

青樟連雲

白雲青幛兩悠悠,影入晴川水漫流。

漁唱數聲驚野鷺,一齊飛向蓼花中。

荷塘避暑

萬頃湖波入水鄉,千重蓮葉擁紅妝。

遊人到此渾忘暑,十路涼風一路香。

珠樓臥月

驪珠樓上望長庚,曉露寒光射太清。

九龍口九龍口

最是多情湖上月,年年高臥到天明。

蘆灘宿雁

一聲嘹亮破蒼茫,萬里征程客路忙。

秋水蘆花歸宿處,平沙月色勝衡陽。

寒雲晴雪

天淡雲寒雪意新,銀花玉樹兩分明。

尋梅踏破瓊瑤路,綠萼紅妝伴晚晴。

人文景觀

朦朧塔
朦朧塔,位於建湖辛莊鎮射陽河與西塘河匯合處,系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塔身殘存三級,高16.7米,呈八角形樓閣式,古樸雅致。塔內有藏舍利的石函。九八年春,在省、市縣文化部門的關心重視和縣政府及辛莊鎮幹部民眾的支持下,籌資30萬元,對該塔塔身、塔基進行修復,使這座全省孤本三層古塔恢復原貌。此塔雖不雄偉壯觀,卻是鹽阜平原上現存的兩座古塔之一。

朦朧塔朦朧塔
東海王墓
東海王墓位於建湖蔣營鎮收成村。當地民眾在開墾荒地中挖出一座古墓,墓廓寬 l米,長2.8米。墓磚長32厘米,寬14厘米,厚5厘米,磚塊兩頂端分別刻有“東海王”和“義熙四年”字樣。經考證,為東晉安帝時東海王司馬彥章的墓,隨葬品有紫黑色長耳把陶壺1隻、銅鏡半片等物。當地人民為保存古蹟,重新修墓。
晉東海王墓晉東海王墓

漢古墓群
漢古墓群分九部分組成,有關方面認為,這可能有漢代豪門望族的風俗習慣。西漢末年,豪強各據一方,聚族而居,為了討個吉祥,人死了按族分別葬於九處,故取名九龍墩。這些漢墓東距串場河、范公堤約一華里。由此可證,漢代以前這一帶即築有擋潮堤堰,而且人口較密,鹽和農業生產亦較發達。草埝口鎮漢墓群的發現,對研究地方史有較高的價值。

交通狀況

航空
鹽城南洋機場地處鹽城市南陽鎮,最早建於1958年,飛行區為4C級,使國際性航空港。現已開通了飛往韓國首爾德國際航線,全票為1200元。飛往北京,廣州,南通等地的國內航線的全價票從200元到1200元之間不等。
鹽城南洋機場距鹽城市中心僅8.3千米,在市內乘坐15路公車即可到達鹽城機場,從鹽城機場乘坐計程車到鹽城市內,大約需要30元左右。
鹽城機場解放路售票處(解放南路158號)電話:0515-8412737
鹽城機場建軍路售票處(建軍中路34號)電話:0515-8322667,8325234
鐵路

九龍口九龍口

鹽城火車站的改擴建工程於2007年1月通過驗收,鹽城火車站與2007年2月3日正式投入營運,新的鹽城火車站設計精巧,站前廣場美觀大方,按航站樓建造標準的候車室共有兩層,建築面積達9669平方米,為旅客提供周到的候車服務。在市內乘坐19路,22路,38路公共汽車,可到達鹽城火車站
鹽城火車站問訊電話:0515-8210299
公路
鹽通高速公路,淮鹽高速公路,連鹽高速公路,寧靖鹽高速公路等高速公路穿境而過,往來省內外各地方便快捷。鹽城汽車站現已開通了開往北京上海瀋陽天津青島濟南哈爾濱石家莊淮南重慶南京等地的省際班線,及南京,蘇州,無錫等省內班線。鹽城火車站附近的五星汽車客運站與2007年春節投入使用,五星客運站將成為鹽城市重要的公路樞紐。
市內乘坐19路,20路,28路,34路,68路,207路公共汽車,可到達鹽城汽車站。
鹽城汽車站電話:0515-8334973
公車
鹽城市的公車已有32條路線,有多種車型,還有雙層巴士,運營時間從6:00到18:40之間不等,鹽城公車分為無人售票和有人售票兩種,無人售票的公車票價為1元,多在市內行駛;有人售票的公車起步票價為1元,按5角進級,總價從1.5元到4元不等。
鹽城公交服務投訴電話:0515-8301700
計程車
鹽城的計程車多為千里馬桑塔納等車型,以太空藍色為主色,顏色統一,整齊美觀。鹽城市計程車起步價為5元,超過2公里,每公里1.5元,等候費,夜行間車費另計。鹽城的計程車司機收費一般不會四捨五入,精確收費。
鹽城計程車服務投訴電話:0515-8207110

相關條目:新四軍紀念館

丹頂鶴自然保護區
胡喬木故居

鹽城朦朧塔

施耐庵紀念館
資料連結:http://www.dmby.gov.cn/rwdm_show.asp?id=51

www.jlkou.com/luntan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