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鄉河

九鄉河

九鄉河是長江下游的一條支流,位於中國南京城東長江下游右岸,全流經經過南京市市域,原名鎖石溪,發源於南京市江寧區湯山街道鎖石社區附近

地理位置

九鄉河是長江下游的一條支流,位於中國南京城東長江下游右岸,全流經經過南京市市域,原名鎖石溪,發源於南京江寧區湯山街道鎖石社區附近;因為徑流流過南京市的原九個行政鄉,故名九鄉河,名稱一直沿用至今。九鄉河在南京棲霞區棲霞山腳下注入長江,河道總長21.65公里。

地理資源

南京棲霞山
南京棲霞山是九鄉河的下游匯入長江的山脈。
“古邑江嵊”故址
南京最早的縣名之一江乘縣,秦代管轄區域在現在的棲霞山附近的江邊,與今南京六合區龍袍街道隔江相望。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東巡,準備從會稽(今浙江紹興市)返回鹹陽,由棲霞山附近乘船渡過長江。秦始皇渡過長江返回鹹陽後,當地官員將秦始皇渡河區域設定為江乘縣。
《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始皇在金陵停留期間,廢棄前朝楚國金陵邑,設立秣陵、江乘等縣,隸屬會稽郡。元代古籍《(至正)金陵新志》記載:“在城西北十七里。《南徐州記》:江乘縣西二里有大浦,發源於石頭山,東入大江,因縣為名。《景定建康志》卷十八)湯山,晉張勃《吳錄》記載:“丹陽江乘縣有湯山,出溫泉三所。” 。
到隋代開皇初年,江乘縣被撤廢。
顧野王《輿地誌》記載:“江乘縣西北有扈謙所居宅,村側有攝山。”唐李泰《括地誌》記載:“江乘故縣城在今潤州句容縣北六十里。”(《資治通鑑音注》引;另見唐張守節《史記正義》),推斷江乘縣城位於攝山東南,今句容市以北。
清代乾隆年間,江寧府人士陳毅(字古漁)在撰寫《攝山志》時,曾踏尋過江乘城遺址,稱“古江乘去攝山三里許,今尚有居民數百家,殘垣廢郭,歷歷可指。”斗轉星移,陵谷變遷,秦代古縣城早已演化為山野村落。清《嘉慶江寧府志》記載:“今上元東北江乘村,固古縣治也”。《同治上江兩縣誌》卷二十七上:《上元山圖》)江乘村,即古江乘縣治所在。
建國後,江乘村於1958年在村西頭開挖西湖,而改名為西湖村,隸屬於棲霞區攝山鄉;村名雖改作西湖村,村里一所國小名稱仍舊沿用江嵊國小。
現在的江乘古城仍然可以看見江乘縣古城遺址以及城牆遺址,依舊橫亘村北,村里人稱“土城腳”。距村東北五里有古西溝渡,今有西渡村,村西五里有古河道,名九鄉河,當是古江乘浦。
1998年,西湖村在村東頭修建“古邑江嵊”牌坊。
南京大學仙林校區
南京大學仙林國際化新校區位於南京仙林新市區,2009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占地面積約3000畝,是校區、社區、科技園區的綜合體。
南京長江第四大
沿著九鄉河西路和九鄉河河道有南京長江第四大橋引橋和南京繞越高速公路。
南京市江寧區湯山街道鎖石社區
南京市江寧區湯山街道鎖石社區是九鄉河的發源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