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畹溪漂流探險旅遊區

九畹溪漂流探險旅遊區

九畹溪位於長江南岸,秭歸新縣城西部,發源於雲台荒南麓,楊林橋鎮朱溪荒西北,依河段為三渡河、林家河、老林河、九畹溪河,統稱九畹溪。

名稱

九畹溪漂流探險旅遊區

簡介

在距三峽大壩僅20公里的西陵峽畔,一條湛藍湛藍的小溪從江南緩

九畹溪漂流探險旅遊區三峽第一漂
緩注入長江,那就是深山峽谷中的九畹溪。奔騰不息的九畹溪水在這條近8公里長的深山峽谷中,塑造了32道浪花飛濺的急流險灘,28個深不可測的深潭,水流最大落差5米。“男人一路歡笑,女人一路尖叫”——中外遊客如此評價九畹溪漂流。九畹溪分為兩段,上段兩人一舟,闖越怪石密布、浪花四濺的激流險灘;下段坐觀光艇或衝鋒舟,穿越絕壁林立、山窮水復的九畹峽谷,欣賞問天地縫、仙女山、望夫石等奇觀。漂流九畹溪,體驗浪遏飛舟的快感,享受戰勝自我的激情,被中外遊客譽為“三峽第一漂”。

景區介紹

九畹溪位於長江南岸,秭歸新縣城(茅坪)西部,發源於雲台荒南麓,楊林橋鎮

九畹溪漂流探險旅遊區九畹溪漂流
九畹溪漂流
朱溪荒西北,依河段為三渡河、林家河、老林河、九畹溪河,統稱九畹溪。溪流流至三峽大壩上游20公里處注入長江。溪流全長42.3公里,流域面積514.5平方公里,河床寬40-710米,平均水深0.8米,河流落差1073米,平均坡降2.5%,年平均流量17.5立方米/秒,洪水期最大流量超過700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2.5立方米/秒。溪流經過的地方,以峽谷、喀斯特地貌為主。兩岸風景奇特秀麗,大部分地區人員稀少,生態環境良好,形成多處別具特色的景觀,是新三峽十景之一。
九畹溪旅遊區分為水路和陸路兩段旅遊區。陸路起自九畹溪大橋,終至九畹溪電站,沿途有仙女山、界埡、情侶峰、神牛泉、將軍岩、美女曬羞、剪刀崖、和尚岩等十餘處自然景觀;有極具科學研究價值與觀賞探秘價值的古懸棺群;有人跡罕至,完全處於原始狀態的乾溪溝,以及天下奇觀、鬼斧神工的青鍾地縫。漂流九畹溪,灘潭相連的漂流搏擊可讓你求索探險,古樸原始的自然風光將使你放鬆休閒。
2003三峽大壩蓄水後,九畹溪漂流分兩段,上段6.8公里驚險刺激的探險漂,下段6.4公里的休閒觀光漂,高峽平湖相間,奇峰秀水爭艷,暢遊其間,愜意無限。宏偉的三峽大壩、雄渾的崆嶺險灘、威武的將軍岩,將一解峽江山水的雄奇與秀美;壁立的問天簡、滄桑的巨魚坊、神秘的古懸棺,一展巴楚文化的神韻。

沿途景點

九畹溪曾是偉大愛國詩人屈原早年開壇講學、植蘭修性之地,“余既

九畹溪漂流探險旅遊區九畹溪峽谷風光
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即指此地。從秭歸新縣城至九畹溪,沿途有問天神簡、神牛泉、將軍岩、美女曬羞、剪刀崖、和尚岩等十餘處自然景觀,有與屈原文化緊密相關的問天簡、壇包、神龜石、巨魚坊、求字碑、硯窩台、筆峰石、靈芝岩等近二十處人文景觀,有極具科學研究價值的古懸棺群,有宗教特色濃郁的聖天觀,有人跡罕至的乾溪溝生態旅遊區,供您欣賞。

1、問天神簡
在通往九畹溪景區的路上,茶園坡遂道口,有一塊巨石臨江倚石而立,高約400米,寬約80米,厚約5米。它與主岩之間有一道裂縫,寬處約5米,窄處約半米,把它與岩體完全分離。這塊高而薄的石片,就象人工立起的一方豐碑,又象一片竹木削刻的書簡,相傳楚國郢都失守之後,屈原托弟子石夫將詩簡《問天》帶回家鄉,焚於高山之巔,石夫不忍,將詩簡藏於此處,人們稱它為“問天神簡”。

九畹溪漂流探險旅遊區問天地縫

2、巨魚坊

在九畹溪口,有個雖小卻很有名的碼頭,叫巨魚坊。相傳屈原投江汩羅之後,水神湘君、湘夫人派洞庭湖神魚將他的屍體送回故鄉,交給屈原的妹妹女須。神魚完成任務後,再也沒有回洞庭湖,它上下一年一回游,上不過泄灘,下不過新灘,一直守在九畹溪口的江水中。清代詩人程含章作詩歌頌它:“客言秭歸山下水,中有神魚長不死。當年屈子投汩羅,神魚銜送歸鄉里。”

3、神牛泉
在通往九畹溪景區的路上,過芝蘭小集鎮不久,可見臨溪一道絕壁上有許多蘑菇狀的鐘乳石,石縫中噴射出一道山泉,形成一道瀑布,人們稱它為神牛泉,當地人叫它“沙牛屙尿”。每逢雨季水大之時,最遠可噴到河對岸,飛珠濺玉,彩虹斜掛,形成一道奇觀。當地人有首歌專門吟這神牛泉:“一股清涼泉,洞洞兒里流出來,流將出來洗衣裳。藍的好洗花的好漿,手拿楊木棒槌,棒出個大太陽。郎在對面望奴洗衣裳,望得奴家心裡好慌張,一心想情郎,下下捶石板上。”

4、將軍岩
在神牛泉對岸的懸崖上,有一塊酷似人頭的巨石,背依大山,頭頂沖天帽,怒眼圓睜,闊鼻大嘴,唇邊短須橫生,五官栩栩如生,石“頭”以黑色懸崖為身軀,活象一個身披黑袍、威風凜凜的古代將軍。當地人稱它為“將軍岩”。

5、棺木岩

在九畹溪峽谷中,在一座約700米高的岩壁,在距地面約六、七十米的半腰中有一條很寬的橫向裂縫,縫中放著七具懸棺,因此當地人稱這個地方叫棺木岩。懸棺離公路不足百米,站在公路上肉眼可見。九畹溪民間歌謠唱到:“自古流傳棺木岩,鳥鳴猿啼動人懷。雪飄草林山戴孝,風吹松杉樹舉哀。春到百花呈奠禮,夜來明月照靈台。不知亡者哪朝輩,棺木七副洞裡埋”。

九畹溪漂流探險旅遊區細水長流

6、望夫石
從九畹溪黑龍潭電站泛舟而下七、八公里,可見一巨石,象一位少婦立於懸岩之上,背著嬰兒,翹首期盼丈夫歸來。她那上圓下尖的瓜子臉蛋,腦後微墜的髮髻,渾圓豐滿的胸脯,活脫脫一個望穿秋水的青春少婦。當地人稱它為“望夫石”。

望夫處,江悠悠。化為石,不回頭。
上頭日日風復雨,行人歸來石應語。
——唐代詩人王建詩《望夫石》

九畹之歌

五古·游九畹溪 

清山一夢搖,
子歸美人家。
銀綢舞九畹,
橫槊賦三峽。
五斗陶令酒,
九章屈子葩。
蹉跎十餘載,
放浪馳天涯。

經濟效應

火爆的九畹溪漂流“漂活”了沿線的槐樹坪、中陽坪、九畹溪三個村。位於漂流終點的九畹溪村村黨支書杜恆三興奮地告訴筆者:隨著九畹溪漂流旅遊的發展,全村改變了傳統的思維方式,形成了“圍繞旅遊抓調整、服務旅遊抓增收”的發展態勢,全村直接被宜昌三峽旅遊公司聘用的職員有41人,從事餐飲服務業的人員有24人,擺攤設點的10處從業人員有40人,同時還激勵非景區內其他剩餘勞動力外出務工100多人。在漂流終點的兩處居民點,以吃、住、玩、樂別具一格的農家休閒莊正在興起。全村以服務旅遊為中心驅動著“打工經濟、發展第三產業、調整種植業”三駕馬車,加快了全村經濟發展。

九畹溪漂流探險旅遊區九畹溪漂流探險旅遊區

據統計,一條九畹溪共提供水手、特護、燒烤、薑茶、小吃、照相、服飾等就業經營崗位100多個,吸納臨近三個村就業人員465人,人年均增收400元以上,道路、居民點、通訊等基礎設施及生態環境建設也得到了根本改善,村民增收的長效機制也初步建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