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無

之無,指不識字或識字不多。

基本信息

之無

目錄

詞目
讀音
解釋
出處
用法
例句
參考資料
【詞目】之無
【讀音】zhī wú ㄓㄧㄨˊ 
【解釋】指不識字或識字不多。
【出處】唐代白居易《與元九書》:“仆始生六七月時,乳母抱弄於書屏下,有指‘無’字‘之’字示仆者,仆雖口未能言,心已默識。後有問此二字者,雖百十其試,而指之不差,則仆宿昔之緣,已在文字中矣。”
【用法】用“不識之無”或“略識之無”,稱不識字或識字不多。
【例句】明代劉元卿《賢奕編·應諧·乍解張皇》:“汝有田舍翁,家貲餚盛,而累世不識之無。” 清代蒲松齡《聊齋志異·醫術》:“張曰:‘我僅識之無耳,烏能是?’道士笑曰:‘迂哉!名醫何必多識字乎?但行之耳。’”
【參考資料】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古書典故辭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