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間瘤體星蟲

中間瘤體星蟲

中間瘤體星蟲,軀幹長3.5—5mm,寬2.5—3.5mm。吻完全伸出時約為軀幹長的2—3倍。體梨形,後端尖。蟲體光澤,灰色或褐色,末端呈深褐色。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物種編目

星蟲動物門:Sipuncula
革囊星蟲綱:Phascolosomatidea
戈芬星蟲目:Golfingiiformes
倭革囊星蟲科:Phascolionidae
瘤體星蟲屬:Onchnesoma

物種信息
學名: Onchnesoma intermedium Murina,1976
中文名: 中間瘤體星蟲
中文拼音: ZhōngJiānLiúTǐXīngChóng
分類等級
原始屬名 Onchnesoma
模式標本產地 東海
國家保護級別 不祥
CITES公約級別 未定
IUCN紅色名錄等級 未予評估(NE)
紅皮書等級 未定
中國特有
異名信息 Onchnesoma intermedium,Murina,1977

描述

周紅,李鳳魯,王瑋:2007:形態描述
形態特徵:軀幹長3.5—5mm,寬2.5—3.5mm。吻完全伸出時約為軀幹長的2—3倍。體梨形,後端尖。蟲體光澤,灰色或褐色,末端呈深褐色。吻上具6一8個觸手。軀幹的前部覆蓋有三角形或舌形的鱗片狀乳突,每突長0.075—0.150mm,寬0.075—0.100mm,其游離的一端朝向體後,密度自軀幹中部開始減少。軀幹後1/3沒有鱗片狀乳突生長,卻具16—20個脊狀隆起。
收吻肌大部融合,只在起點附近輕微分開。腸螺鏇約12—13轉,前幾個螺鏇較鬆散,其餘的則盤卷緊密。未見有直腸盲囊。普利氏管不發達。腎管長1.5—2mm,腎孔位於肛門之後3一4mm處。成熟的卵為白色,直徑0.125一0.130mm(圖文引 Murina,1977)。
周紅李鳳魯王瑋:2007:生物學描述
生境:棲息於泥砂底內,水深500m。
周紅,李鳳魯,王瑋:2007:其它信息
標本採集記錄東海(Murina,1976)。編著者無此種標本。

圖像

中間瘤體星蟲中間瘤體星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