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村

中西村

中西村是多義詞。包括山東省東營市墾利縣墾利鎮下轄村和廣東省廣州市增城市正果鎮下轄村。中西村隸屬於山東省東營市墾利縣墾利鎮,位於鎮政府東北5公里處,雙宋路東側,2006年有106戶,346口人。該村有耕地1379畝,2006年人均純收入5300元,集體經濟收入5萬元,村民以水稻種植為主,該村有文化大院一處,面積220平米,圖書1500冊。該村團部、婦代會、計生、村民代表大會、村民理財小組等組織機構健全、活動開展情況健康良好。凡需要村民知道的政務都要公開以及有關村民關心的重大問題,建立政務公開欄,召開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

基本信息

山東省東營市墾利縣墾利鎮下轄村

概況

中西村隸屬於山東省東營市墾利縣墾利鎮,位於鎮政府東北5公里處,雙宋路東側,2006年有106戶,346口人。村民於1910年從壽光候鎮上口遷此,1982年由中羊欄子和西羊欄子合併為中西村。

該村有耕地1379畝,2006年人均純收入5300元,集體經濟收

中西村中西村
入5萬元,村民以水稻種植為主,該村有文化大院一處,面積220平米,圖書1500冊。

組織建設

據該村網站2007年更新信息顯示

,該村共有黨員16人(其中女黨員3人),支部3人,村委3人,兼職100%。該村團部、婦代會、計生、村民代表大會、村民理財小組等組織機構健全、活動開展情況健康良好。

獲得榮譽

該村2006年1月被東營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表彰為“重契約、守信用”單位,同時被墾利鎮黨委政府表彰為“加快發展進步獎”。

制度建設

村委會工作職責

發布時間:2007年9月25日

該村特產-冬棗該村特產-冬棗

一、教育組織村民認真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自覺遵守國家法律法規。

二、向村民會議、村民代表會議負責並報告工作。

三、完成鄉政府布置的行政、經濟等工作任務。

四、維護村民合法權益,教育和引導村民依法履行義務。

五、管理村集體所有的土地和其它財產,教育村民合理利用,開發自然資源,保護和完善生態環境。

六、辦理村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推行計畫生育,調解民間糾紛,維護社會治安。

七、帶領民眾開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活動,改革婚喪習俗,改善村容村貌。

八、向鄉政府及時反映村民的意見、要求和建議。

村委會工作制度

發布時間:2007年9月25日

特色農產品-棉花特色農產品-棉花

一、學習制度。每星期六下午作為學習日,由黨支部統一組織,主要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各級

黨委、政府的有關檔案,不斷提高思想水平和政策水平。

二、會議制定。村委會每周一次辦公會,每季度一次匯報會,年終一次總結會,根據工作需要,也可隨時召開。

三、建立任期目標。年度目標和分工負責制度,並定期進行總結檢查,年終考核計酬。

四、村務公開制度。凡需要村民知道的政務都要公開以及有關村民關心的重大問題,建立政務公開欄,召開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

財務管理制度

發布時間:2007年9月25日

建立合理的制約機制,實行民主理財,嚴格控制非生產性開支,努力增收節支,充分發揮有限財力效益,是該制度的主要宗旨。

一、建立民主理財小組。理財小組以村黨支部書記任組長,村兩委成員及村民代表為組員。其管理職責主要是:負責村收支預算、核算,負責日常財務管理,確定村幹部報酬。

二、設齊賬簿、規範記賬。設總賬、分類賬、往來賬、保管賬等,做到按時記賬,日清月結,每年最少兩次公布賬目,嚴格財務管理制度。

廣東省廣州市增城市正果鎮下轄村

村情概況

本村現有人口3247人,共593戶,25個自然村,人均收入約2850元,村內有國小一間,臨時衛生站一個,市場一個,農家樂書屋學習場所,配電房11個,全村已實現五通工程,交通便利,有增龍公路、增從高速都經過本村。但是我村的村民經濟收入較低,人均經濟狀況不佳,居住條件較差,房屋結構差,還有部分自然村的硬底化道路還沒有建好,污水自理沒有,自然村的垃圾沒能更好的處理,到處都有垃圾的現象。

村黨(總)支部班子成員情況及分工

序號 姓名 職務 性別 分工

1 張偉有 書記 男 負責支部全面工作

2 王秋明 副書記 男 組織

3 刁榮敏 委員 男 紀檢

4 王鏡宏 委員 男 宣傳

5 王冠雄 委員 男 委員

村委會組成及分工

序號 姓名 職務 性別 分工

1 王志平 村主任 男 負責村全面工作

2 王鏡宏 村委員 男 負責村資料、檔案工作

財務管理制度

發布時間:2007年9月25日

建立合理的制約機制,實行民主理財,嚴格控制非生產性開支,努力增收節支,充分發揮有限財力效益,是該制度的主要宗旨。

一、建立民主理財小組。理財小組以村黨支部書記任組長,村兩委成員及村民代表為組員。其管理職責主要是:負責村收支預算、核算,負責日常財務管理,確定村幹部報酬。

二、設齊賬簿、規範記賬。設總賬、分類賬、往來賬、保管賬等,做到按時記賬,日清月結,每年最少兩次公布賬目,嚴格財務管理制度。

三、開支範圍及標準

1、軍屬、老年人、殘疾人,按國家、鎮政府規定標準執行照顧。

2、特殊困難戶、病災戶的照顧,必須通過村民代表大會決定。

3、五保戶每年酌情供給小麥等。

4、村幹部年終報酬及獎勵按分工責任制,出勤考核結果兌付。

5、村民義務工、勞動積累工納入村級財務統一管理,年終結算。

6、會議補助按有關規定執行。

7、來人招待,實行派餐單制度,超標準者自負。招待標準分別為:兄弟單位、外來客戶、鎮級公務人員就餐每人每次5-10元,縣級以上每人每次10-15元,工農關係、特殊項目協作就餐標準酌情處理。

8、出差補助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9、積極扶持家財、人身、養老保險項目。

10、嚴格控制辦公費、事業費等非生產性開支嚴禁以公款聚眾吃喝,揮霍浪費。

11、生產設施建設、文教衛生、村莊建設等項大宗開支經村民代表會議通過。

四、嚴格財務管理制度

1、實行理財組長“一支筆”審批制度,避免財務混亂。

2、任何人經手的收支項目,一般在三天內與會計或保管交接。

3、實行村級財務預決算制度,達到量入為出,計畫收支,保持平衡。

4、實行憑證制度,凡人賬單據必須審核人簽章、經辦人簽字收款人簽章,用途明確、項目合理、數額準確,否則一律不得入賬。

5、公款公物一般不得外借,特殊情況經理財小組批准,經手人必須承擔追還責任。

6、審批許可權:100-500元理財組長批准;500-1000元理財小組批准;1000元以上經村民代表大會討論通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