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鼓城

中華鼓城,徐州別稱,是位於中國江蘇省西北部的一個地級市,簡稱徐,古稱彭城,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徐州地處蘇、魯、豫、皖四省交界,為北國鎖鑰,南國門戶,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和商賈雲集中心。徐州文化悠久,是著名的帝王之鄉,有“九朝帝王徐州籍”之說,徐州是中國烹飪文化的發源地,中國第一位養生學家彭祖的老家,也是中國佛教的發源地。

基本信息

名詞解釋
英文翻譯是The drum City
從字面上來解釋就是中華以鼓聞名的城市。

徐州彭城

彭祖鼓樂始祖,彭城(今徐州)為鼓樂發祥地,被譽為“中華鼓城”。

彭城鼙鼓

鼓舞中華鼓舞中華
彭城鼙鼓·鼓舞中華:
彭,本為擊鼓而發生的聲音。《說文解字》曰:"彭鼓聲也,從,彡聲"。文字學家認為""為鼓之象形。彭祖以彭為姓或國,可見彭祖是以鼓為族徽形象的,這是一個善於擊鼓而舞的方國。擊鼓而舞有兩大功能,一為以舞而通神,增加方國的戰鬥性,鼓舞士氣;二為以舞來鍛鍊身體,在鼓聲彭彭的節奏中,熊經鳥伸,以御疾病。大彭國的此種風俗,一直到漢時還存在,我們可以從漢畫像中看到擊鼓而舞的圖像,反映的正是大彭國古老的風俗。雲南滇文化中的銅鼓文化,當是東夷文化影響的結果。我們從銅鼓上的鳥紋、羽人、太陽紋可以找到源於東夷文化的文化原型。

震“鼓”爍今

震“鼓”爍今·大“彭”奮飛:
據先秦古籍《世本》記載:“涿鹿在彭城,黃帝都之。”;《輿地誌》云:“涿鹿本名彭城,黃帝初都,遷有熊也。”; 呂思勉先生在其著作《先秦史》中也力主“涿鹿在徐州”的觀點。黃帝造夔牛鼓在徐州附近(即涿鹿之野)打敗蚩尤後,都彭城而天下號之黃帝。《初學記》卷九引《歸藏·啟筮》云:黃帝殺之(蚩尤)於青丘,作《鼓之曲》十章:一曰“驚雷震”,二曰“猛虎駭”,三曰“鷙鳥擊”,四曰“龍媒蹀”,五曰“靈夔吼”,六曰“鵰鶚爭”,七曰“壯士奮怒”,八曰“熊羆哮吼”,九曰“石墜岸”,十曰“波湯壑”,讓人感到十分美妙。徐州鼓樂文化可謂源遠流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