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風韻

與此同時,由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主辦的對外文化交流高端品牌“中華風韻”之舞劇《絲路花雨》在紐約的前期宣傳也如火如荼的進行中。 在2012年“中華風韻”《牡丹亭》演出前,這個世界舞蹈藝術的最高殿堂還從未接受過中國舞蹈藝術。 “中華風韻”通過自主運作贏得了美國演藝界同行的認可、美國媒體的認可、美國主流觀眾的認可。

概述

新華網訊息 美國觀眾再次為中國藝術的魅力折服,演出結束後謝幕時全體觀眾起立鼓掌,演員三次謝幕後,觀眾才依依不捨地離開。這一幕發生在中國民族舞劇《清明上河圖》於1月11日12日在甘迺迪表演藝術中心演出的現場。與此同時,由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主辦的對外文化交流高端品牌“中華風韻”之舞劇《絲路花雨》在紐約的前期宣傳也如火如荼的進行中。舞劇《絲路花雨》將於2月27日至3月3日在林肯藝術中心大衛·寇克劇院演出4場,將有1萬1千名美國觀眾欣賞到這部“移動的敦煌,難得一見的藝術瑰寶”。

進駐世界頂級劇院

甘迺迪表演藝術中心和林肯中心都是毋庸置疑的世界文化制高點。甘迺迪表演藝術中心是美國的國家大劇院,其代表了美國表演藝術界的“國家精神”,是藝術創作的公認領航者,由美國第一夫人擔任董事會名譽主席。林肯中心是全球演藝界公認的世界大劇院,對於林肯中心的大衛·寇克劇院,中國公眾可能不是很熟悉。在2012年“中華風韻”《牡丹亭》演出前,這個世界舞蹈藝術的最高殿堂還從未接受過中國舞蹈藝術。這座被譽為“紐約文化生命力的象徵”的劇院秉持林肯表演藝術中心的一貫原則,從未放棄對完美藝術的不懈追求,只有最傑出的藝術家、最富表現力和感染力的表演藝術,才被允許登上它的舞台。可以說,“中華風韻”連續兩年把中國民族舞劇送上大衛·寇克劇院,對於中國的民族舞蹈藝術的意義非同一般,這座專門上演世界優秀舞蹈藝術的劇院第一次向中國表演藝術敞開了她的藝術之門,填補了中國舞蹈藝術“走出去”的一大空白。同時,得到大衛·寇克劇院的認可,代表著“中華風韻”的品牌得到了美國主流藝術界的認可,拿到了美國頂級劇場的“通行證”,也意味著“中華風韻”已經闖進美國舞蹈界權威人士的視線、接受最挑剔的專業觀眾的審視。對於強調直面市場檢驗的“中華風韻”品牌而言,大衛·寇克劇院將提供豐富、寶貴的“集成化”運作經驗。對於中國民族舞劇的藝術提升來說,紐約觀眾的反饋無疑也具有豐厚的參考價值。同時,這更是在進一步為中國文化藝術產品“走出去”探索更廣闊的道路。

中華風韻在紐約

從12月1日開始紐約人每天都會在不同媒體上看到、聽到舞劇《絲路花雨》的宣傳,此意在搭建一個全方位、多維度的立體化宣傳網路。“中華風韻”作為中國文化走出去的主渠道,其主辦單位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在宣傳和行銷中採取直接運作的方式,既要票房也要文化話語權。在英文媒體和華文媒體上同時投放廣告,《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紐約客》《Metro》《QXR電台》《世界日報》《星島日報》《華語電視》《1380電台》《1480電台》《ICN電台》等二十幾家媒體的廣告密度達到每家媒體每周達到4次,電視和電台媒體更是每天播出8次,其中6次保證在黃金時段。網路宣傳在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世界日報等大型媒體集團旗下的網站上刊登廣告、宣傳文章、抽獎問答。《絲路花雨》面向藝術愛好者和會員的電子郵件群發,將宣傳廣告介紹給數十萬用戶。
大衛·寇克劇院從11月演出旺季開始懸掛《絲路花雨》的海報、播放宣傳片、觀眾在劇場大堂可以拿到印刷精美的宣傳折頁。從1月6日開始,《絲路花雨》4米高的巨幅廣告矗立在林肯表演中心外的哥倫布大道上,哥倫布大道是曼哈頓島上著名的大道,去往中央公園、大都會博物館、林肯中心等紐約的文化地標,都要經過《絲路花雨》的巨幅廣告牌,保守估計每天有幾百萬人看到廣告牌。另外兩處廣告牌在紐約最繁華的三大路口之一的法拉盛緬街的十字路口處,這裡是捷運7號線的終點站,所有住在皇后和法拉盛地區,在曼哈頓島上班的人都會看到廣告牌。另一個戶外LED大螢幕是在皇后區的大型商場飛躍皇后,每小時6次滾動播放《絲路花雨》的1分鐘宣傳片。這三大戶外廣告牌和一個戶外LED大螢幕,在紐約的曼哈頓、皇后區形成“品”字型。另外,更多層次、形式的地面宣傳也在陸續展開。曼哈頓的400家商店、餐廳、娛樂場所張貼海報;洛克菲勒中心、GE大廈、華爾街等紐約的跨國企業和金融中心也可以隨手取到《絲路花雨》的宣傳折頁廣告。林肯票務中心每天接到《絲路花雨》的諮詢電話讓他們第一次為一個外國的演出而應接不暇。

品牌價值凸現

“中華風韻”是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從2009年開始著力打造的對外文化交流品牌,舞劇《一把酸棗》《絲路花雨》《牡丹亭》《清明上河圖》都分別兩次在甘迺迪表演藝術中心和林肯中心演出。“中華風韻”通過自主運作贏得了美國演藝界同行的認可、美國媒體的認可、美國主流觀眾的認可。2012年舞劇《牡丹亭》演出後,《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和美聯社刊登了評論文章,公正客觀地評價了演出,對中國藝術的魅力表示讚賞。《華盛頓郵報》就刊登了評論文章,對中國民族舞劇這個美國觀眾的老朋友進行了充分的肯定。
“中華風韻”通過4年的品牌積累贏得了市場、贏得了口碑、品牌價值逐漸凸顯出來。2013年舞劇《絲路花雨》首次吸引到三家媒體集團作為贊助單位,他們也是看中“中華風韻”三個要素,既優質的演出內容、大衛·寇克劇院和美國的主流觀眾。“中華風韻”通過自主運作掌握著品牌打造的方向,這個方向是建立一個中國文化走出去的優質平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