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是中國共產黨在1931年11月7日至20日,在江西瑞金召開全國蘇維埃第一次代表大會,到會代表600餘人。大會宣布成立臨時中央工農民主政府(即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選出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63人為中央執行委員。毛澤東為主席,項英、張國燾為副主席。設立中華蘇維埃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朱德任主席,王稼祥、彭德懷任副主席。

基本信息

大會簡介

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場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場
大會宣布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成立,制定了《憲法大綱》,成立了臨時中央政府,選舉毛澤東為臨時主席,朱德為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瑞金為首都。選出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63人為中央執行委員。毛澤東為主席,項英、張國燾為副主席。設立中華蘇維埃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朱德任主席,王稼祥、彭德懷任副主席 。

召開背景

新型共和國的醞釀與籌備

作為一個無產階級的政黨,中國共產黨在建立之初,就確立了既定的政治目標——打碎舊的國家機器,建立嶄新的人民政權。30年代初,隨著土地革命的深入和蘇維埃運動的開展,共產國際出於革命鬥爭策略上的考慮,提出了在中國建立一個全國性的中華蘇維埃中央政府的主張。1931年9月初,中央蘇區第三次反“圍剿”勝利結束,形成擁有21個縣,5萬平方公里土地,250萬人口和5萬紅軍的廣大根據地。同時,國民黨內部由於矛盾分化,暫時無力組織新的“圍剿”,蘇區獲得了一段相對和平的發展時期。這給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創建提供了有利的客觀環境。
在共產國際的敦促下,中共中央於9月20日作出決議,“在十月革命節正式成立蘇維埃全國臨時中央政府”,各蘇區屆時選派代表參加中央蘇區工農兵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由於“一蘇大會”決定在中央蘇區召開,蘇區中央局便負有具體籌備這次大會的責任。按照原計畫,毛澤東、朱德率紅軍主力東進閩西,休整補充,並籌備在福建長汀舉行“一蘇大會”,以長汀為中心建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但當毛澤東、朱德到達瑞金葉坪後,通過對瑞金政治、經濟和自然條件進行綜合分析,認為江西瑞金比福建長汀更適合“建都”,果斷地對原定部署作出調整,決定紅軍主力不再全部東移福建,而是留駐贛南諸縣,紅軍總部也不再移駐長汀。
10月3日,蘇區中央局致電上海臨時中央:“紅軍目前急切須休息,須訓練,須補充,須籌款,須布置新戰場,創造根據地,又因11月7日召開一蘇大會,中央不能遠離,遂將紅軍主力分布石城、長汀、於都、會昌四縣工作,總部及中央局在瑞金居中指揮。”在上海的臨時中央同意了蘇區中央局的意見,決定在瑞金召開“一蘇大會”,成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

假會場被國民黨飛機轟炸

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召開“一蘇大會”的時間和地點確定後,為了保證“一蘇大會”的安全,毛澤東提議在福建長汀設定一個“一蘇大會”假會場,而將真會場放在葉坪村。時任江西省蘇維埃主席的曾山和瑞金縣委書記鄧小平,帶領瑞金人民在葉坪村東北的一片樹林中,新開闢了一塊能容納萬餘人的紅軍廣場,並用竹木石塊築起了一座紅軍檢閱台。整個廣場和檢閱台被周圍高大的樹木遮掩,便於及時疏散隱蔽。
11月7日,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終於在瑞金召開。來自中央、閩西、湘贛、湘鄂贛、湘鄂西、瓊崖、贛東北等革命根據地的代表,以及紅軍部隊的代表,全國總工會、全國海員總工會等白區的代表總計610人,聚集於葉坪村,共商成立臨時中央政府、建設與擴大革命根據地事宜。
在當時險惡的戰爭環境中,紅軍裝備簡陋,沒有自己的空軍,因此沒有太大的防空能力,更談不上制空權。如果白天舉行盛大的閱兵典禮和慶賀活動,目標暴露,容易招致國民黨飛機的轟炸。因此,為了防止國民黨飛機的突然襲擊,大會決定紅軍的閱兵典禮安排在11月7日凌晨舉行,民眾慶祝集會則安排在晚上舉行。
11月7日凌晨,接受檢閱的中央紅軍各軍團代表、警衛部隊代表及附近各縣赤衛軍和少先隊隊員一早就來到了葉坪紅軍廣場。7時整,閱兵開始,毛澤東等檢閱了英勇的紅軍部隊。彭德懷擔任閱兵總指揮。
閱兵儀式剛剛結束,十多架國民黨飛機直飛瑞金縣城,企圖轟炸“一蘇大會”會場。由於紅軍廣場上軍民已經全部疏散隱蔽,飛機並沒有發現會場目標,只是向縣城及近郊扔下一些炸彈,然後飛向福建長汀。在那裡,國民黨飛機終於“發現”了“一蘇大會”假會場,又是投彈轟炸,又是低空掃射,把假會場炸了個稀巴爛才“凱鏇”。

會議詳情

1931年11月7日至20日,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瑞金葉坪隆重開幕。出席大會的有來自中央蘇區、閩西、贛東北、湘贛、湘鄂贛、瓊崖等蘇區的代表,以及紅軍、全國總工會、全國海員工會等代表,共610人。越南、朝鮮的來賓也應邀出席大會。
毛澤東代表蘇區中央局向大會作《政治問題報告》。大會通過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憲法大綱》以及《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土地法》《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勞動法》《中華蘇維埃共和國關於經濟政策的決定》等法律檔案。大會選舉產生了毛澤東、項英、張國燾、周恩來、朱德等63人組成的中央執行委員會,作為全國代表大會閉會期間的最高政權機關;設立中華蘇維埃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朱德任主席,王稼祥、彭德懷任副主席;宣告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的成立。從此,一個嶄新的紅色國家政權在世界的東方誕生了!為慶祝“一蘇大”的召開,毛澤東提筆揮毫,欣然寫下“蘇維埃為工農勞苦民眾自己管理自己生活的機關,是革命戰爭的組織者與領導者”的題詞。
11月27日,毛澤東在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當選為中央執行委員會和人民委員會主席,項英、張國燾(未到職)任副主席。“毛主席”之稱始於此時。同時,會議產生了中央政府的各部部長(時稱人民委員)。決定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設在江西瑞金(改名“瑞京”)。於是,瑞金成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首都,成為全國蘇維埃運動的心臟和樞紐。
12月1日,中央執行委員會發布第一號《布告》,莊嚴宣布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成立。中華蘇維埃政權體制是由全國中華蘇維埃代表大會、中華蘇維埃中央執行委員會、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團、人民委員會、最高法院、審計委員會等部分組成。全國中華蘇維埃代表大會是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最高政權機關。全國中華蘇維埃代表大會閉會期間,中央執行委員會成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最高政權機關。中央執行委員會閉會期間,選舉主席團為最高權力機關。人民委員會則為中央執行委員會的行政機關,最高法院為中央執行委員會的司法機關。
這個政權性質是無產階級領導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人民民主專政;它宣布中華民族的完全自主與獨立,不承認帝國主義在華的一切政治經濟特權;“在蘇維埃領域帝國主義的海陸空軍不容許駐紮”。大會通過憲法大綱、土地法、勞動法、婦女法等,規定沒收地主階級土地,分配給貧農中農。
臨時中央政府於1932年4月26日發出對日宣戰通電,宣告它將“領導工農紅軍和全國廣大被壓迫民眾以民族革命戰爭驅逐日本帝國主義出中國,反對一切帝國主義實行瓜分中國,以求得中華民族徹底的解放和獨立”。

會議歷史意義

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批准和決定沒收地主的土地及其他大私有者的土地。為沒收和分配土地有一個統一的制度起見,第一次代表大會在基本農民民眾與革命發展前途的利益之基礎上,採取土地法令,作為解決土地問題的最好的保障。

主席稱呼由來

毛澤東領導工農紅軍粉碎了蔣介石發動的第二次反革命“圍剿”之後,來到了蘇區首府瑞金,同任弼時住在一起。當時毛澤東的一些精闢論述和他從井岡山到贛南、閩西的種種傳奇歷程,使任弼時非常敬佩。
11月7日,中華蘇維埃在江西瑞金葉坪村召開第一次代表大會,任弼時隨毛澤東、朱德在大會主席台上就坐,會議決定成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選舉毛澤東為政府主席,項英、張國燾為副主席,大會主持人任弼時在大會上第一次稱呼毛澤東為“毛主席”,並請毛主席為大會題詞。毛主席提筆書寫了:“蘇維埃是工農勞苦民眾自己管理自己生活的機關,是革命戰爭的組織者與領導者。”毛主席的題詞使參加大會代表們激動萬分,大家高呼“毛主席”、“毛主席”。從此“毛主席”這個稱呼誕生了。

代表證

代表證背面:中間印有黑色圓形印章,直徑5厘米,中間內圖案直徑3.2厘米,為地球圖案、鐮刀和斧頭,邊緣麥穗裝飾,頂端為五角星。印章左右兩側有小五角星各一個。印章上方從右至左弧形排列文字: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印章下方從右至左弧形排列文字:中央執行委員會。
這枚當年中華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使用的布質代表證,從已褪色的情況看,能保存至今,實屬不易。它見證了土地革命時期艱難歲月的鬥爭史,也是研究中央蘇區難得的珍貴革命史料,代表證採用的圖案如五角星、麥穗、鐮刀等裝飾特徵反映了中國-黨團結工農,爭取民主,開闢革命根據地,奪取革命政權的深遠歷史意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