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舞蹈研究會

中國舞蹈研究會,又名中華舞蹈家協會(Chinese Dancers Associaton,曾名中華全國舞蹈工作者協會、中國舞蹈藝術研究會、中國舞蹈工作者協會)1949年7月在北京成立,迄今已有56年歷史。

基本信息

簡介

中國舞協是中國各民族舞蹈藝術家自願結合組成的專業性人民團體,是黨和政府聯繫舞蹈家、舞蹈工作者的橋樑和紐帶,是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的團體會員。中國舞協在全國範圍內吸收舞蹈表演、編導、理論教育編輯管理及在民眾舞蹈組織活動中卓有成就的專家委員會,在全國擁有3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舞協及產業文聯舞協團體會員,有5000餘名全國個人會員。

宗旨

中國舞協的宗旨是:促進和活躍舞蹈藝術創作,進行理論學術研究及作品評論,舉行專業舞蹈比賽,發掘培養舞蹈人才,開展民眾性舞蹈活動,豐富大眾文化生活,組織中外舞蹈文化交流,繁榮和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舞蹈藝術事業。

組織結構

中國舞協最高權利機構為全國人民會員代表大會,每五年舉行一次,選舉新的領導成員。由常務副主席和秘書長、副秘書長組成的常設領導機構主持日常工作。第七屆全國會員代表大會2000年12月召開,選舉產生了新的理事及主席團。現任名譽主席為戴愛蓮、賈作光,主席白淑湘,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馮雙白,秘書長劉春香,副秘書長李淑芬。

中國舞協下設組聯部、研究部、辦公室、 《舞蹈》雜誌社、舞蹈培訓學校及《舞蹈信息》編輯部等。另有理論、編導、表演藝術、民眾舞蹈、少兒舞蹈等11個專業學會或研究會,從事舞蹈藝術門類的研究和學術活動。

出版物有《舞蹈》月刊(國內外發行)、《舞蹈信息》半月刊(內部發行)。

中國舞協每年定期或不定期舉辦一系列全國性“荷花獎"評獎、中國舞蹈節及"小荷風采"全國少兒舞蹈比賽、全國大學生舞蹈比賽、全國中老年健身舞蹈大賽、全國舞蹈創作研討會等等。中國舞協與數十個國家和地區的舞蹈組織和舞蹈團體保持著聯繫,常年組派舞團和舞蹈家出訪或參加國際藝術節的演出,同時接待相應的外國舞蹈家訪華。

面對全國各族舞蹈家的希望,中國舞協將繼續履行"聯絡、協調、服務"的職責,為中國舞蹈藝術的美好未來而努力工作。

開展對外舞蹈藝術交流,向世界展示與傳播中華民族舞蹈藝術,把國際優秀舞蹈文化介紹到中國,從而促進我國社會主義的重要宗旨。

隨著通向世界的大門不斷敞開,中國舞蹈在國際上的影響日益擴大,中國舞協順應對外交流形勢的需要,積極組織演出團體或考察小組走出國門,宣傳中華舞蹈文化,同時,邀請國外一些舞蹈家、經紀人來華訪問、交流,多次成功地執行了政府對外交流項目,廣泛開闢了與國際民間組織的友好往來新渠道。近八年來的粗略統計:中國舞協接待外賓479人次,出訪252人次,涉及日本、美國、愛爾蘭、英國俄羅斯法國、西班牙、古巴、土耳其、突尼西亞、埃及、敘利亞、荷蘭、比利時、韓國、越南、加拿大等20餘個國家和地區。在埃及伊斯梅麗亞國際民間藝術節和敘利亞大馬士革國際民間藝術節上,中國舞協組織的中國民間舞藝術團的演員們大顯身手;在古巴舉行的國際芭蕾舞藝術節上,中國舞協派出的芭蕾舞演員的精彩表演,給當地觀眾留下深刻印象;“香港舞蹈博覽”、“澳門校際舞蹈比,賽”等活動已成為中國舞協的舞蹈家與港澳同行相互學習、研討、交流的常規項目;愛爾蘭著名踢踏舞專家柯林·唐恩的來訪,給正在風靡全國的踢踏舞送來了一場及時雨,進一步提升了中國舞協在專業領域交流的規格和檔次。中國舞蹈節的隆重舉辦,更吸引了世界許多頂級舞蹈大師的熱情關注和參與。

隨著中國與世界各國外交戰略的縱深發展,中外舞蹈文化交流的主題也將成為中國舞協的重要工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