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斑魚蛉

中華斑魚蛉

中華斑魚蛉(拉丁名:Neochauliodes sinensis)為廣翅目齒蛉科中的一種。分布於中國各地。蒙古和印度也有記載。體中至大型,種類比較常見;頭部有三個單眼;足跗節各節形狀相似,均為圓柱狀。成蟲有趨光性,捕食蛾類等害蟲。幼蟲可入藥。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中華斑魚蛉中華斑魚蛉

體中至大型,成蟲體長20~30毫米,翅展60~80毫米;頭部有3個單眼;足跗節各節形狀相似,均為圓柱狀。頭部黃褐色,頭頂有許多小瘤突,複眼大,單眼3個,排成三角形,中單眼小而長,側單眼大,內側均有黑紋,觸角黑褐色,雄蛉櫛齒狀,雌蛉鋸齒狀;口器咀嚼式,上顎發達。前胸長方形,前緣至中央有三角形黃斑,兩側為褐色;中後胸黃褐色,備具1對大黑斑;腹部褐色。足多毛,基節和腿節黃褐,脛節和跗節黑褐色。4翅半透明,淡黃褐色,具明顯的褐斑,脈黃褐色,前緣橫脈列黑褐色,前緣有3個大黑褐色斑,翅中部的褐斑常連成斜帶;後翅與前翅相似,臀區寬大,前緣缺少基部的褐斑。

生活習性

中華斑魚蛉中華斑魚蛉

幼蟲生活於流水中,體狹長,腹部有8對氣管鰓,腹末端有1對帶鉤的尾足,可固定於水底石塊上,捕食水生昆蟲的幼蟲,成長後在水邊土中化蛹。成蟲有趨光性,捕食蛾類等害蟲。

利用價值

幼蟲可入藥。

分布

種類比較常見,分布於中國各地。蒙古印度也有記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