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建築美學——風水篇

中華建築美學——風水篇

中華建築美學——風水篇由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作 者: 祁嘉華
出 版 社: 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7-12-1
字 數: 200000
版 次: 1
頁 數: 241
印刷時間: 2007-12-1
開 本: 大32開
印 次: 1
紙 張: 膠版紙
I S B N : 9787541999796
包 裝: 平裝
所屬分類: 圖書 >> 家居/休閒遊戲 >> 風水
說明風水之美的具體表現,將“詩意的生存”總結為中華傳統建築的最高美學追求。本書配1光碟。

作者簡介

祁嘉華,1983年畢業於陝西師範大學中文系,研究生學歷,現就職於西安建築科技大學,中文系主任、教授,主要從事美學的教育與研究工作,建築美學方面的研究生導師。

目錄

緒論
一、造成風水“冷”與“熱”的原因
(一)社會歷史情況
(二)風水自身的局限性
(三)深遠的民間影響
(四)西方人的熱情
二、風水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
(一)風水的基本定義
(二)風水的基本評價
三、和諧:風水的文化本質
(一)獨特的認知方式
(二)基本的歷史脈絡
(三)源頭上的中西合璧
四、解讀風水之美的態度、方法與意義
(一)對待風水問題應持的基本態度
(二)研究風水問題的基本方法
(三)研究風水的現實意義
第一章 風水:我們祖先心目中的人居環境美學
一、人類如何選擇自己的家園
(一)文學作品中的啟示
(二)適宜居住的家園環境
二、風水:中國人對家園環境的獨到感悟
(一)中西方不同的環境觀
(二)風水的基本要素
(三)中國人的風水情結及其表現
三、風水的文化品質是對生命的呼喚
(一)風水的文脈淵源
(二)中國人對生命的理解
(三)風水中的重生精神
第二章 中國人為什麼會以風水為美(上)
一、封閉而又富足的地理生態環境
(一)中國的地理生態環境
(二)中國的地理文化特徵
二、以植物為主的生活方式形成了深深的大地情結
(一)飲食與文化
(二)大地情結的具體表現
三、風水:物化之美的集中體現
(一)“人化”之美與“物化”之美
(二)風水中的物化之美
(三)物化之美的現實意義及在風水中的具體表現
(四)風水之美中的文化烙印
第三章 中國人為什麼會以風水為美(下)
一、對生存環境之美的獨到感悟
(一)指向大地的居住理念
(二)“象思維”習慣在風水上的表現
(三)原天地之大美
二、與自然平等的審美執著
(一)兩種不同的自我認定
(二)兩種不同的建築觀念
三、傳統審美心理在風水中的表現
(一)追求審美效果的整體性
(二)獲得形象具體的審美感受
(三)形象的審美本質
第四章 小生命與大生命的貫通
一、自然生命對祖先的啟迪
(一)大地給人的啟示
(二)對生命規律的發現與認識
二、風水格局中的空間表現
(一)“穴”的文化意味
(二)“穴”的美學意味
三、風水之美的哲學分析
(一)不同的審美走向
(二)“氣”——中華美學的核心
(三)“氣”在風水中的重要地位
第五章 風水思想的美學構成
一、“交感思維”在風水中的表現
(一)“交感思維”的中國表現
(二)“交感思維”與風水
二、“龍脈”中的陽剛之美
(一)“龍脈”的由來
(二)“龍脈”的美學意義
三、“水脈”中的陰柔之美
(一)“水”的文化意義
(二)“水”在風水中的美學意義
四、“砂”:理想居住地的外在形式
(一)風水中的“砂”
(二)“砂”的美學意義
五、穴:天地人合的大美之所在
(一)風水中的“穴”
(二)“穴”的美學品質
六、園林:風水之美的集大成者
第六章 帝王之都的風水之美及其啟示
一、古代都城建設中的風水烙印
(一)中國城市初創時期的風水印記
(二)城市建設確立時期的風水傾向
(三)城市建設輝煌時期的風水錶現
(四)城市建設混亂時期的風水狀況
(五)城市建設穩定時期的風水發展
二、古代都城建設留下的啟示
(一)建築是一種語言
(二)中國建築的現狀
(三)歷史給予今天的啟示
第七章 從風水看中國人詩意的生存態度
一、從自然之物到審美之物
(一)自然之物的分化
(二)審美之物的出現
二、詩意的人生態度
(一)詩意人生態度的形成
(二)詩意人生態度在建築上的表現
三、詩意人生態度的現實意義
(一)自然科學的當代變化
(二)傳統建築中的色彩與曲線
第八章 風水的當代啟示
一、對生命的思考
二、對科技的思考
三、對美學的思考
四、對風水的思考
寫在後面的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