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公園[祁陽中興公園]

中興公園[祁陽中興公園]
中興公園[祁陽中興公園]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位於湖南祁陽城西,又名陶鑄廣場,為紀念偉大的無產積極革命家陶鑄同志誕辰100周年而修建,2008年建成。北面正對祁陽行政中心,西臨祁陽大道,是金盆路、中興路、銀嶺路、復興路的合圍區域,面積40萬平方米,是湖南最大的街心公園,也是世界上第二大的城市廣場,僅次於北京天安門廣場(44萬平方米)。

基本信息

基本介紹

中興公園全景 中興公園全景

位於湖南祁陽城西,又名陶鑄廣場,為紀念偉大的無產積極革命家陶鑄同志誕辰100周年而修建,2008年建成。北面正對祁陽行政中心,西臨祁陽大道,是金盆路、中興路、銀嶺路、復興路的合圍區域,面積40萬平方米,是 湖南最大的街心公園,也是世界上第二大的城市廣場, 僅次於北京天安門廣場(44萬平方米)。

主題雕塑

中興公園[祁陽中興公園] 中興公園[祁陽中興公園]

祁陽中興公園主題雕塑聳立在中興公園中心的音樂噴泉中央。高21米,由日本進口的不鏽鋼製作。雕塑的造型為一邊長120厘米方形銀白色不鏽鋼彎曲成一個草書的“人”字,“人身”坐落在一個雕飾雲紋、直徑200厘米的漢白玉圓墩上,“人身”高21米,方方正正,筆筆直直,直指雲天,末梢處飾有松枝,“人腳”與漢白玉圓墩落在一直徑21米,鋪墁黑色大理石的圓形平台上,平台下有三級鋪墁白色大理石的台階,台階周圍即為碧綠的音樂噴泉。

雕塑由四川美術學院余志強、西南大學周華科共同設計並指導製作與安裝。其造型以祁陽無產階級先驅陶鑄 同志的詩句“心底無私天地寬”及《松樹的風格 》為立意,結合中國書法中草書“人”字和松樹的基本特徵,構成流暢而渾厚、清逸而莊重的形體。

中興公園 中興公園

雕塑取名“天、地、人”,寓意祁陽人象松樹一樣,正直堅韌、無私灑脫、不懼困難、毅然向上的高尚情操。“人體”下方的浮雲,即象徵著一種精神高度和為人的氣度。整個雕塑造型給人一種剛勁不阿、頂天立地之感;既體現了祁陽人民繼承了優良的**傳統,無私、寬廣的胸襟,又展示了祁陽人民偉岸於天地、激流勇進、繼往開來的精神風貌。

文化柱

詳情

豎立在公園音樂噴泉南側,成半圓形排列。總計12根,每根高12米,直徑1.5米,每根柱中心由鋼筋混凝土澆注成直徑80厘米的水泥柱,再環繞水泥柱貼以厚35厘米,寬80厘米,長105厘米的白麻石雕刻而成。

文化柱由四川美術學院城市雕塑設計院設計、雕刻並安裝。於2003年10月施工,2004年8月竣工。

12根文化柱中的典故素材首先由黃承先撰稿,之後登載於《祁陽報》,廣泛徵求社會各界人士意見。在廣泛徵求各界意見的基礎上,進行歸納、修改和提煉,縣委、縣政府集體研究達成一致意見:確定基數為12根,即表示一年中的12個月,月是組成年的時間單位,寓意祁陽文化年年月月、世世代代傳承更新,發揚光大。12根中的11根每根都雕刻了主題圖案,涵蓋了祁陽古今上下五千年11個方面有代表性的文化典故。1根未名柱即空白柱,寓意祁陽文化是一本永遠寫不完的書,看不盡的畫,留給祁陽後代子孫去雕刻最新最美的圖畫,書寫未來最驕人最亮麗的篇章。

12根文化柱按“先人遺風”、“崢嶸歲月”、“世紀新風”三個篇章構思,每柱都根據中心內容予以構圖和命名。

柱一

——舜帝巡祁

由湘江 兩岸原始風光和舜帝乘筏於江中構圖。

大約在四千多年前,上古五帝之一的 舜帝 ,禪位給禹以後,“浮湘江而溯瀟湘,登九嶷而望蒼梧”。這是歷史上舜帝“浮湘江”的最早記載。

祁人為紀念舜帝,於明嘉靖年間在縣城瀟湘門之旁右山上建舜廟 ,塑舜帝、娥皇 、女英 像以祭之,香火不斷,鐘聲悠揚,因名”湘樓鍾韻”,是為縣城八景之一。

柱二

——文昌書岩

由祁陽著名景點“萬卷書岩”、“文昌寶塔”和古今莘莘學子構圖。向傳“祁陽人愛讀書、會讀書”,因於“書岩”“寶塔”的鐘靈毓秀,故而人才輩出。

柱三

——浯溪碑林

由浯溪磨崖石刻構圖。

浯溪,縣城西南一條清溪,北流人湘處聳一石山,峰奇石怪,樹多花繁。自唐朝元結於大曆二年(767)首刻《浯溪銘》、771年刻《大唐中興頌 》後,歷代文人墨客,達官貴人題詠不絕,勒石刻碑者不知其數。據統計,現存碑刻505方,是全國最大的露天碑林之一。尤以元結文,顏真卿書的《大唐中興頌》最為珍貴,世人以文奇、字奇、石奇而譽稱“三絕碑”。浯溪現為國家文物保護單位,湖南風景名勝區。

柱四

——二陳惠民

由祁籍歷史名人陳薦、陳大受客群庶民擁戴和百姓勞作的場面構圖。

在漫長的封建社會時期,祁陽人做官的不少,官最大的當數“二陳”一陳(戶部尚書、河漕總督)、陳大受(兩廣總督、戶部尚書)。他們盡職盡責為家鄉為社會做好事,辦實事,如陳薦的“請免漕糧”“均平驛馬”和陳大受的推廣水稻良種,重建文昌寶塔等,人們至今口碑流傳,有些且載人史冊。

柱五,陶鑄松風 由松枝和陶鑄形象構圖。

柱五

——陶鑄松風

由松枝和陶鑄形象構圖。

陶鑄(1908.01.16-1969.11.30)祁陽石洞源人。1925年人黃埔軍校第五期,同年加人中國共產黨。1927年參加南昌起義和廣州起義,1933年4月,成功地組織“廈門劫獄”。曾任中央軍委秘書長兼政治部秘書長。解放戰爭時期,任遼寧、遼吉、遼北等省省委書記,東北野戰軍政治部副主任。1949年後,歷任廣西省委代書記、華南分局書記、廣東省長、廣東省委第一書記、中共中央委員、中南局第一書記、國務院副總理,1966年8月在黨的八屆十一中全會上被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常委,兼任書記處常務書記、中宣部長。他非常熱愛家鄉,關心祁陽,解放後三次回祁(1951年10月12日至13日,1961年4月30日至5月1日,1963年1 1月17日至18日),在“文革”中與林彪、“四人幫”作堅決鬥爭而被害,於1969年1 1月30日在合肥含冤去世。1979年12月中共中央為他徹底平反昭雪。其名著《松樹的風格》曾被選入中學語文課本;其名言“如煙往事俱忘卻,心底無私天地寬”等表現了一個共產黨人的坦蕩胸懷。

柱六

——名族忠魂

由英雄率眾抗戰的壯烈場面構圖。

祁陽人向來忠勇俠義,愛國愛家,英雄輩出,彪炳歷史。抗法英雄歐陽利見,抗日義士漲琦、聶貴普等,是抵抗外國入侵,不惜為國捐軀的英烈代表。抗日戰爭期間,祁陽人在本縣境內發動了搭洲截擊戰、龍王廟阻擊戰、掛榜山防禦戰及民間自發的抗日行為,戰果頗豐,而被載人史冊。

柱七

——英烈千古

由各時期英雄形象構圖。

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祁陽是全省最早創建中共組織、工農武裝、紅色政權縣之一,許多共產黨員、革命志士出生入死,為國犧牲的達200多人。

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祁陽人在清匪反霸、抗美援朝,援越抗美、對印和對越自衛反擊戰中,犧牲了幾百人。在各條戰線上為保衛革命政權、人民生命財產,維護社會穩定、發展經濟建設,又出了一些烈士,可歌可泣,可欽可佩

柱八

——璀璨文化

由祁劇、木偶、小調的演出場面與道具及著作、樂譜構圖。

祁劇(舊名祁陽戲、大戲)因發源於祁陽而得名,已有500多年的歷史。元末明初,弋陽腔目蓮戲自江西傳人祁陽,與祁陽方言、音樂、祭祀、風俗、民情相結合,演變為祁劇高腔。以後崑腔、彈腔相繼傳人,成為祁劇三大聲腔。祁劇流傳桂、贛、粵、黔、閩、新疆等地,故有“唱不過祁陽”、“祁陽弟子滿天下”之稱。祁劇為省四大地方劇種之一,多次赴省、上京為中央領導演出。新編歷史劇《孟麗君 》被拍成電視劇,在中央電視台播出,聲聞遐邇。

祁陽木偶戲聲名鵲起。曾分別為毛澤東 主席和西哈努克親王演出《追寶記》和《並蒂蓮》,上海電影製片廠並將《並蒂蓮》拍成電影。

祁陽小調始於明,盛於清,至今傳唱不衰,全國有名。1956年藝人楊梅生赴省演唱《鬧目五更》被拍成電影記錄片。1995年,祁劇團演員桂雪梅等8人上京演唱賀政貴創作的《夜宵歌》獲全國表演唱大賽一等獎。

歌曲《我是一個兵》創作於縣城東正街11號房內。幾十年來,這支歌由祁陽唱通全國。

柱九

——勤政清風

由古今廉吏形象構圖。

陶岳拒硯

從已查到的宋朝以來的進士名錄看,祁陽第一進士為陶岳,字舜咨,晉人陶侃後代,祁陽城郊陶家嶺人,於北宋太平興國五年(980)中進士二甲(與寇準同年)。曾任端州知州,太常博士,尚書職方員外郎。為官清廉一一端州產名硯而不取,人贊“前太守不求硯者,惟包拯與陶岳二人而己”。陶一生好學,著述頗豐。此外有受皇帝褒獎的知縣廖九有;有被百姓挽留的知縣馬成;有甘於清貧的知縣黃紋。

解放後的黨政幹部,遵循黨的宗旨,大辦實事好事,勤政清廉之風蔚然,得到人民民眾的讚許。

柱十

——古城新貌

由新舊縣城面貌構圖。

祁陽建縣已有1700多年,縣治建於浯溪(今址)也有五個多世紀,雖歷代有建設(如街道、文昌寶塔、城牆、牌坊),但城區面積小,街道狹窄,沒有高樓大廈。1949年後,特別是改革開放後,隨著經濟的發展,城鄉建設突飛猛進,面貌日新月異。

柱十

一——百里湘江圖

由湘江兩岸秀麗風光及珍希物產構圖。

逶迤湘江,自西而東橫穿祁陽縣境共100.8公里,匯祁水,納白水,是養育祁陽人的母親河。蜿蜒曲折的湘江將祁陽縣域秀美山川,豐饒物產,民俗民風,珍稀物種、工、農、交通等各行業建設成就組成一幅洋洋灑灑、百看不厭的秀麗畫卷。

柱十二

——未明柱

留一根文化柱只作裝飾不雕刻主題圖案。理由有二。其一,從辯證的角度看問題,祁陽縣中興公園的文化柱雖然綜合了廣大市民的意見,但各人看問題的角度不一樣,各個時代的觀點也會不一樣,或許還有些素材沒能提煉上柱,因此留一根未名柱聊作各方意見之包容。其二,從發展角度看問題,時代在前進,事物在發展,留一根未名柱,寓意祁陽文化是一本永遠寫不完的書,看不盡的畫。長江後浪推前浪,讓祁陽後代子孫去雕刻最新最美的圖畫,書寫未來最驕人、最亮麗的篇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